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常有理学艺     
常有理干了一辈子木匠活,方圆几十里的人见了他,年纪大的叫他常鲁班,年纪轻的叫他师傅,这除了他的年龄大之外,关键是他的木匠活做的好。 他有个儿子叫常小兵,已近二十。儿子早年丧母,他们父子俩相依为命,他既当爹又当娘把小兵拉扯大,总算供儿子读完了高中。可是小兵升学考试只差二分没把户口转到城里。他对儿子说:  相似文献   

2.
悔悟的儿子     
俺社区的老张,退休前是市群众艺术馆创作组组长,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得省、市的创作奖。在“文革”中,他被打成“资产阶级的吹鼓手”,妻子和他离了婚,把刚满9岁的儿子扔给了他。老张为了养活儿子,多年来利用业余时间到闹市区卖冰糕,费心巴力地将儿子供到大学毕业,又东拼西凑帮儿子办起了一座獭兔养殖场。近几年,养殖场从小到大,成了全市颇有名气的企业。  相似文献   

3.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晚年喜得贵子,但不像有些人那样,把儿子宠爱到天上去。儿子6岁时,他就让儿子学洗碗,必须洗干净。儿子10岁时,他又叫儿子用小水桶挑水,天冷天热水缸都要挑满。同时,还教导儿子勤奋学习,要求每天背诵诗文等。郑板桥临终前,有意要儿子亲手做几个馒头端到床前,对儿子笑了笑,点了点头,与世长辞了。  相似文献   

4.
收集阳光     
在芝加哥,有位叫麦克的小伙子,他11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了,母亲扔下他,和一个他不认识的男人去了纽约,她说,麦克的父亲是个不配有家庭的人。而父亲却说麦克不是他的儿子,要送他去社会福利院,这时,祖母把他领回了她的家。麦克成了没有妈妈的孩子,而父亲又总是酗酒,难得回去看祖母。麦克13岁那年,他父亲因为伤人进了监狱,当他跟着祖母去探望父亲时,父亲瞪着凶恶的眼睛对他说:你不是我儿子,不要让我再见到你。从那以后,他再没有想过要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5.
站起来     
李家贵有个儿子 ,可儿子不让他省心 ,十五六岁了 ,结结巴巴把初中混毕业。你说弱智吧 ,也不是 ,大家都说他是二姨娘型 ,太妹气 ,一天说不上三句响话 ,声音都在嗓门下边打哼哼。碰上好笑的 ,也笑 ,笑起来 ,先扭头后弯腰 ,叫人感到难受。其实 ,李家贵没少在儿子身上下功夫。上小学三年级 ,就让他参加少年宫少儿拳击训练 ,一次次被人家打得鼻青脸肿 ,也不知道还手。李家贵心里又气又疼 ,就不叫他去了。后来又把他送到乡下姥姥那里 ,想让他在农村经一些风雨。没呆两月 ,姥姥说 :“家贵 ,赶快把你儿子还带到城里去吧 ,这么大的男子汉 ,总爱跟邻居…  相似文献   

6.
11岁的倪鹏飞,长得眉清目秀,而且满脸的稚气,很是可爱。但你要是在训练场上看到他,就又会发现,他的手臂、大腿远比同龄人壮实、有力,真是一个棒小子。别看鹏飞小,可他已经有7年的运动生涯了。那还是在上幼儿园中班时,不满4岁的小鹏飞就被教练选中,  相似文献   

7.
老张同志     
李琦 《考试》2005,(12)
老张同志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因为他平时很平易近人,同学们都很喜欢他,背地里都亲切叫他“老张同志”。他虽然三十出头,但对教育事业有火一般的热情。他的个子很高,走路也十分沉稳,真的有一种班老大的威严,但他从不对同学们凶。老张同志的视力不佳,一副茶色小眼镜从未离眼。最令人佩服的,还是老张的尊口,平时见其紧闭,不苟言笑,一打开便不可收,妙语连珠。我每次看到老张同志。  相似文献   

8.
6月19日晴 邻居老张的儿子高考一结束就“万事大吉”了,几个同学整天在一起玩。可老张却心事重重仍不轻松,他说,不等儿子的录取通知到手悬着的心都放不下来,高考是考孩子,但高考过后也是考我们这些家长。此话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9.
老张     
老张头秃,但他并不像其他秃头那样无论冬夏一律戴顶帽子遮丑,老张说这叫“曝光”。老张人随和,即便我们这帮小他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拿他的秃头开玩笑,他也不恼。他自诩是理发店里最受欢迎的人,他说:“替我理发划得来呀。”老张说这话时一脸的幽默和得意。老张的幽默在...  相似文献   

10.
儿子的大学     
老张天还没亮就背着一袋干粮和衣服出了门。老张是昨晚才决定出门的。老张出门是去看看儿子的大学。昨晚吃饭的时候,老张的儿子告诉他说他报考了省城的一所大学。老张听了就问儿子那所大学好不好,儿子告诉他还可以,说他是从网上看到的。  相似文献   

11.
棕色的马     
正Part 1很久以前,王宫里有一位很有才智而又干练的大臣,叫格尔姆昌德。王族的每一个人,甚至连国王都对他非常敬重。有一次,国王的四位王子和格尔姆昌德的三个儿子之间发生争执,动了拳头,结果大王子丧命。国王知道后,马上把格尔姆昌德叫进宫。国王气得简直要发疯了,不容分说,就把格尔姆昌德和他的三个儿子判处  相似文献   

12.
他叫吴金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孩子,二岁半的时候,母亲就病故了。父亲吴玉奎既当爹又当娘,含辛茹苦地抚养着金良。很多好心的人劝他再成一个家,可他都婉言拒绝了,他把自己对生活的全部追求和希望都倾注在金良身上。  相似文献   

13.
又是春来时     
老张终究还是退休了,老张退休前是文化局副局长。很多人怀着种种目的在老张将退未退的时候许诺:一退下来,马上重金聘请。可老张心里明白得很,他婉言谢绝了一切,真心真意。可谁也没想到,刚在家退休没几天,老张却又闲不住了。忙了半个来月,一家简单的书店出现在弄堂口。  相似文献   

14.
勇敢的选择     
有个小男孩叫勇敢,名字真好,可惜他不是个幸运的小孩,他没有妈妈,爸爸整日在外面闲逛看不见影儿,只有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奶奶。当祖孙一人被一个叫崔铁民的好心人发现时,他们正趴在士炕上披着满身豆秆当被子。寒冬腊月,这个家却没有火,缸里的水部结了冰。这一年他七八岁的样子,无依无靠,一贫如洗,可他有一双震撼人心的眼睛,这双充满期盼的眼睛令崔铁民既心动又心酸,难以割舍。  相似文献   

15.
十行俱下     
<正>1.南朝梁武帝的第三个儿子萧纲,从小聪明绝顶,记忆力特别好。他刚满四岁,就被封为晋安王,太傅(辅导太子的官)教他读书识字,他能够过目不忘。到了六岁的时候,就已经会写文章了。2.梁武帝听到这个情况,不太相信,有一次特地派人把萧纲叫到跟前,准备当面试他一试。  相似文献   

16.
想起来了     
程远 《老年教育》2014,(12):36-36
<正>老张从年轻就是个头脑精明的生意人,经过几十年打拼,积累了亿万家产,现有企业四家、别墅四座、豪车四辆,为啥都是四个数呢?他有三个儿子呀!老张想趁着身子骨还硬朗,再踏踏实实地干上他几年。可"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他突然得了脑溢血,虽经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却留下了后遗症——"偏瘫",左半拉身子不能动,连话都不能说了,与人交流只能借助纸笔。  相似文献   

17.
两兄弟     
胡晓晴 《红蜻蜓》2023,(15):10-11
<正>一个村庄里住着夫妻二人,他们有两个儿子,孩子们逐年长大,父母也越来越老。长子叫常茂,年满二十岁时就结了婚。常茂作为长子,责无旁贷地侍奉年老的父母,但为了让父母晚年不分心费力,一家人仍然住在一起。小儿子叫常苏,不久也结了婚。常苏在村庄的另一头东拼西凑地建了房子,开始自己独立过日子。但他处境艰难,置备了耕地的用具后,  相似文献   

18.
儿子班上有45个同学,有一次,老师让大家写作文"我最喜欢的同学",有32个人写"我最喜欢潘小非"。潘小非就是我9岁的儿子。很多家长问我:你怎么教儿子的?他怎么有那么好的人缘?我想,同学们喜欢他无非是因为他善良、有爱心、很细心,会关心人,他将每个人都当朋友,别  相似文献   

19.
南北朝时期,魏朝东清河太守叫房景伯,字长晖。他的母亲崔氏,出身于书香门第,精通各种经书,在景伯很小的时候,就亲自教他读书。因此,房景伯从小就知情达理,孝敬父母。房景伯在任清河太守时,有一位叫贝邱的母亲,她有个儿子,很不孝敬她。贝邱忍无可忍,就到官府控告他的儿子。房景伯听了那位母亲的诉说,又气愤又难过。他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了母亲崔氏,问怎样才能教育好这个不孝敬老人的儿子。崔氏想了想,对房景伯说:“你不要太难过,你不是从小就很孝敬我吗?你去把他母子请到家里来,让那儿子亲眼看看你是怎样孝敬我的,他会…  相似文献   

20.
名菜     
大款老张和他的宝贝儿子坐在一家高级餐厅里等候服务员上来。 儿子问老张:“那边桌旁两人谈得那么热闹,说的都是什么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