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玫 《新闻与写作》2003,(11):20-22
2003年7月,北京晚报将原本一个版的《热线新闻》扩展到两个版面,并将其放置在新闻版面的“中心”位置:周一至周五固定为第8、9版(新闻版面共16版),周六、日为第6版(新闻版面共12版)。据笔者调查,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羊城晚报、今晚报、深圳晚报的热线新闻版,版面位置没有北京晚报重要,所占比例也不及北京晚报大。北京晚报独树一帜地将《热线新闻》版提  相似文献   

2.
栏目背景为加强与读者的互动,着力反映百姓的呼声,闽西日报近年加强群众工作部的人员配备,并确定由群工部直接编辑读者热线、社会新闻两个新闻版块,每周4个版。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两个版块都取得了读者的认同,一些栏目受到广泛的欢迎。读者热线版的《登高  相似文献   

3.
《为您服务报》是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下属的一份文化生活类报纸。它以“我们与读者共同营造生活”为宗旨,将为普通百姓服务放在新闻报道的首要位置。该报开辟了“百姓”版,设有《百姓故事》、《百姓热线》、《凡人琐事》三个各具特色的栏目。《百姓故事》栏目中,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可亲可感可近;《百姓热线》栏目,反映普通城市居民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如马路变成污水河、谁来清扫马路垃圾等问题,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凡人琐事》栏目,反映普通人在教育子女、赡养老人、逛街购物、业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正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前景的期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媒体如何作为?作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民生新闻专栏,黑龙江省《生活报》的“王帮办热线”对此作了积极的探索。人本:为百姓办实事“王帮办热线”专栏曾得到省委书记的赞扬,得到中宣部的充分肯定,得到万千读者的认同,原因在哪儿?读者给了回答:“能给老百姓办事”。“王帮办热线”将自己定位为报道民生新闻,新闻来自群众日常生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仅仅一年多的时间,“王帮办热线”就接听热线电话3.2万多个。专栏用语“有难事儿,找…  相似文献   

5.
热线新闻,可以说是目前中国发展最为快速的一种新闻类型.过去人们对热线新闻有一种误读,总觉得热线新闻就是报道火灾、车祸这样的突发事件.而作为都市报的北京青年报始终重视新闻热线和热线新闻的发展,因为报社早就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读者的需求的不断提升,热线新闻的题材延伸到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事小情,它承载了很多百姓需求,反映了百姓心声,成为了政府、媒体和百姓之间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6.
何立  蔡文耀 《视听纵横》2009,(4):105-106
《小周热线》是金华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一档重要的民生新闻栏目,从2006年开办以来,《小周热线》以其平民化的视角,亲民化的姿态,公共化的立场,为党委政府“传声”,为百姓代言,为大众服务,架起了政府和百姓的一座沟通桥梁,成为观众喜爱、专家认可、  相似文献   

7.
本书作者司马小萌是北京晚报高级记者、北京市政协常委。四年前,她在北京晚报开办“萌姐支招”栏目,吸引了无数眼球,不但成为读者的知心朋友,而且这个栏目也成了北京晚报的名栏目。读者通过这个栏目,向萌姐倾述情感危机、求教解脱困境的良方,萌姐都能一一支招。这些  相似文献   

8.
报纸“体育新闻娱乐化趋势”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传本 《新闻界》2005,(3):101-101,98
纵观近十几年来报纸文体新闻的发展和变化,“娱乐化”的趋势已显而易见,只不过,“文化新闻”的这一趋势更为明显。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各报对文化新闻的报道,均直接放在“文化新闻”专版或“文化新闻”栏目中,但到了90年代中期前后,许多报纸、特别是都市类的报纸,已把这样的专版或专栏改名为“娱乐新闻”。老牌的都市晚报,诸如《北京晚报》则在文化新闻的报道上同时用“娱乐新闻”和“文化新闻”两种版栏统之。这种外在形式上的变化已足以看到“文化新闻”娱乐化的趋势,本文主要探讨“体育新闻”的娱乐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个个滚烫的电话打进市政府便民热线12345,“我们日夜在聆听”栏目的采写人员一次次急赴现场深入采访,掷地有声的新闻报道一篇篇刊登在北京晚报上,一件件棘手难办的百姓难题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努力下逐步解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新闻故事”这一生动活泼、富有魅力的新闻文体在近年来的报纸上日渐多见,深受读者的欢迎。众多的日报或晚报、大报和小报都经常运用这一文体。如《北京晚报》就开辟了“新闻故事”栏目,《新民晚报》有“社会故事”,《苏州报》三版也开辟了“社会故事”栏目,《人民日报》一版上开辟的“凡人新事”专栏,其中也有相当多稿件是属于新闻故事。在近年来的全国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报业界,关注民生,迅速连接新闻信息的“热线报道”成了很多媒体夺取竞争高地的重要手段。几乎各家报纸都开设了“热线新闻”报道或“报料新闻”专栏、专版,以此架起一座与读者联系的重要桥梁。几年前,《汕头特区晚报》也开辟了“读者来电”专栏。这一改革措施,一下子拉近了报社与读者的距离。有力地推动了办报人与广大读者的互动,使报道在社会的影响更迅速、更广泛。  相似文献   

12.
当你拨打电话027—86791644 时,对方会告诉你,这里就是楚天都 市报《风雨同行》热线。一项读者调查 显示,这一栏目,目前已成为该报最 受读者欢迎的栏目之一。 两年来,《风雨同行》以其新颖、 活泼、贴近生活、战斗力强的特色,吸 引了众多读者,也得到了部分办报同 行的认可。作为本栏目一段时间的编 者,我们认为,《风雨同行》的强烈生 命力,来源于新闻上的创新。 嫁接热线:专“弹”百姓话题 从1997年9月起,每逢周一至 周五的下午,《风雨同行》的大门就向 广大读者敞开。一名专职记者静候在 投诉电话前,耐心倾…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媒体间新闻竞争的加剧,以“新闻热线”、“报料热线”、“读者热线”等为代表的互动性新闻栏目频繁见诸各地报端,大大提高了报纸新闻的时效性和竞争力,实现了报纸与受众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的有效转型,报纸与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在互动传播手段上的比较劣势得到根本扭转。《威海日报》作为一家地市级党报,在探索互动性新闻栏目的创建与经营过程中,充分吸收了各报社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响亮提出了“让平面媒体动起来”的办报理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互动性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14.
《平顶山晚报》百姓热线版是一个服务功能极强的版面。而热线电话栏目,则是基于服务百姓这个鲜明的目的而推出,并最终发展成百姓热线版常设的标志性栏目之一。长期以来,这个栏目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并被评为2010年平顶山市新闻十佳栏目。  相似文献   

15.
刘畅 《当代传播》2005,(6):105-106
在近年不少的财经新闻报道中,投资理财类新闻已然成为了其中的一个重头戏,也是最受读者关注的内容之一。究其原因就在于过去有太多的财经类新闻陷入了“外行看不懂,内行不爱看”的尴尬境地,因而追求投资理财类新闻的平实与实用成为媒体吸引受众的手段何目标。广州日报的投资理财版创刊于2002年,其周末版分为名人理财、理财档案、小本创富、收藏大观园、三人行、第一桶金、理财学校等栏目,基本上囊括了百姓所关心的诸如投资方向、理财指导、投资可行性分析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可以说是这类版面中创办较早、质量较好、百姓也比较喜欢的一个版面。仔细分析其成功的原因,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报道内容、报道角度还是表现手法,它追求的都是最平实、实用的平民化新闻,整个报道采用平民化的视角、平民化的写作手法,既贯彻了“三贴近”的原则, 又摒弃了以往党报重理论、说教,轻指导、引导的报道方式,因此能牢牢抓住读者,尤其是其鲜明的地域性更是吸引了广州市民。  相似文献   

16.
新闻空间是湖北卫视每晚10:00推出的一档以社会新闻为主的新闻栏目,它以深度报道的形式,“说新闻事件,讲百姓故事,评社会热点”,栏目收视率长期名列湖北电视台自办栏目的前列,在全国评比中也获得了优秀制片组称号。作为一个常设的新闻栏目,能够在次黄金时间创下黄金收视率,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认同。主要是基于在栏目动作上我们强化了三种意识: 第一是板块意识: 晚间新闻节目强手如林,竞争激烈,要想脱颖而出,只有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用特色吸引观众锁住频道。在30分钟的节目里,我们设置了空间头条、观众热线、珍闻趣…  相似文献   

17.
发轫于报纸、滥觞于近年来的电视和广播等新闻媒体的“民生新闻”,如今正呈现“蓬勃”之势。什么《民生热线》、《今日一线》、《民生大参考》、《行风热线》、《民生关注》之类的栏目可谓是层出不穷!各媒体纷纷追求“民生新闻”,群众百姓谈论关  相似文献   

18.
企业报动态     
《宁夏煤炭报》近来新辟了《百姓热线》栏目。一张企业报也需要这样的面时社会公众、贴近日常生活的栏目吗?回答是肯定的。首先,在目前企业报普遍存在“面孔呆板,三句话不离本行工作安排”的状况下,建立《百姓热线》本身就是对“企业思维”、“行业定势”局限的一种突破。  相似文献   

19.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她,我想应该是天蓝色,就是清晨天边的那一抹浅浅的蓝——淡泊、清澈、温暖……每天,迎接着朝阳的升起。她,就是河北电台首席主持、《阳光热线》节目主持人赵晓蔚。她主持的《阳光热线》节目心系百姓,解决实际问题,连续四年分别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优秀广播栏目”、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十佳新闻栏目”、首届中国广播电视“十佳新闻栏目”等多项全国性大奖。  相似文献   

20.
1999年5月30日,武汉晚报在鲜明地提出“为百姓谋利益”的办报理念之后,开通了湖北省第一家“新闻110”热线,全天候24小时接收来自读者、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拉近了报社同读者的距离。经过两年多努力,武汉晚报“新闻110”在荆楚大地,甚至在鄂、豫、湘、赣四省都赢得了广泛赞誉。“新闻110”专栏获武汉新闻奖一等奖。新闻110部获省委宣传部、省人事厅命名的“湖北省新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武汉市副市长涂勇批示,将武汉晚报“新闻110”纳入市政府110联动单位。为何原来设立的热线热不起来?为何许多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