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语言是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声音只有与语言准确的结合,才能生动而形象地体现出曲情词意,使听众产生共鸣.离开了语言,就不能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意境.歌唱的语言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2.
歌唱艺术是音乐与文学语言的巧妙结合,声乐中教学中的声音与语言的相结合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声音和语言是歌唱的基础,如果没有语言,再动听的歌声也难以构成美妙的意境;若无声音,再优雅的语言也无视枯燥无味的,因此在声乐艺术训练中,要将声音和语言有效的结合,通过优美的歌声将音乐化的文学语言形象的塑造出完美的意境,加强学生的发声训练以及语言方面的能力,进而提高声乐教学质量。本文将对声乐教学中的科学发声与技巧训练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音乐艺术的大家族中,民族声乐是极受人们欢迎和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本文拟从民族声乐教学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求同行们共同研究探讨。一、歌唱的语言歌唱中的语言即歌词,是歌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唱中语言的处理是民族声乐演唱的基础,美的声音要透过清晰而富有感情的语言来表达,清晰而富有感情的语言要通过优美的声音来润色和传达,音乐能使语言升华,语言能使音乐深化。强调歌唱中的语言问题,首先要强调吐字、咬字,掌握了吐字、咬字的技巧,才能将语言艺术话、音乐化。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区的方言不同,因此在民族声乐教学…  相似文献   

4.
声乐艺术就是歌唱的语言艺术,如果在歌唱中不注重民族语言的学习,就会失去歌唱艺术的表现力,使歌唱艺术难以传达思想感情。因此,我们在声乐艺术学习中,无论是什么风格的演唱,都应该认真学习歌唱的语言,只有通过优美动听的声音和清晰真实的语言结合起来,才能传达歌唱的真情实感,使听众在歌声中感受到声乐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声乐艺术是一门声音情感艺术,是用科学规范的发声方法,发出优美的歌声,去表现音乐化了的文学语言。本文从歌唱的姿势、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共鸣、歌唱的吐字咬字对声乐演唱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声音与旋律的充分结合是一种更高的艺术形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唱的好听"这是声乐教学与歌唱的最终目标,漂亮的声音与优美旋律完美的结合,创造出能激发人潜在的艺术激情,并达到理想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7.
声音与旋律的充分结合是一种更高的艺术形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唱的好听"这是声乐教学与歌唱的最终目标,漂亮的声音与优美旋律完美的结合,创造出能激发人潜在的艺术激情,并达到理想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8.
年轻、优美、富于感染力的声音是进行声乐训练的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不仅需要歌者在歌唱中要有一个"自然放松"的状态,而且也需要歌者歌唱通道(各共鸣腔体)的通畅.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在训练中将二者融会贯通、有机结合,才能获得富于生命力、感染力的声音和具有完整表现声乐作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声乐的艺术魅力取决于声乐的情感表现,歌唱中的情是声音的灵魂和砥柱。一个歌唱者在演唱中如果只有优美的歌喉,清晰的咬字、吐字或声乐语言造型艺术的处理技巧,而缺乏感情的生动表达,就不可能真正完成声乐艺术的创造任务。所以,以情动声要对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全文结合声乐作品实例,从“四个深入”的角度阐明了“二度创作”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歌唱,是一种艺术活动,艺术表现的目的是传达思想情感,声乐艺术创造过程中对声音美的追求仅是声乐艺术表现需要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声音表现作品的思想情感。用人声生动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以优美的声去感染人们的心灵。因此,在歌唱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歌唱时拥有扎实的声音技巧;还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声乐作品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促使他们在歌唱中,声音和情感的结合,能完美的表达声乐作品,真正赋予感情的歌唱。声音与情感同行,学生的艺术素养和高尚情操才能获得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1.
声乐艺术是音乐和文学的结合形式,任何一个国家的民族声乐艺术,都是建立在本国和本民族语言基础上的。语言是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歌曲的旋律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的,语言直接准确地传递着情感和思想感受。语言是声乐的精神部分,声音则是表达语言的手段,而艺术化的美丽的声音本身也包含了很高的文化意识。通过音乐和语言的结合,能够将声乐艺术语言准确运用到演唱中并和情感完美结合就是完美的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12.
歌唱家之所以能创造出完美动人的声乐形象,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正确的咬字、吐字和语言的特有规律,运用了科学的发声方法与熟练的歌唱技巧,以清晰、生动、优美的语言与音乐完美结合表达生活情感的结果.因此,对于歌唱教学来说,掌握咬字和吐字的技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舞台表演艺术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而在声乐艺术方面我国民族声乐的传统主张是将这种统一高度概括为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和神形兼备的舞台表演艺术。因此,声乐演员不但要有优美动人的声音、完善的声乐技巧、感人的艺术表现,还要有优美大方的舞台表演。  相似文献   

14.
民族声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表现力 ,具有演唱流畅自如 ,呼吸、声音、共鸣三者之间达到正确的配合、协调灵活运用的特点。语言是歌唱艺术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美的声音要通过清晰的语言加以表达。只有传统演唱技法与丰富的语言完美结合 ,才能使我国民族声乐在鲜明特色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5.
要想成功地演唱声乐作品,必须做到发声和吐咬字的完美结合,也就是用优美的歌喉和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歌曲的内容.由于每个人的声带长短、厚薄、大小不同,所以每个人的音质各有其特色,在歌唱中音质又因声带闭合状态的正确与否而产生不同效果的音量.歌唱中正确的呼吸关系着歌唱的成功与失败,歌唱中的“情“使音乐作品获得生命,所以“情“在演唱中又占有特殊的地位.因此,歌唱中音质与音量、字、气、情是声乐训练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朗诵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艺术,要求字正腔圆,语句熟练,表情达意;歌唱则是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综合了语言、声音和音乐于一体的声乐艺术。朗诵和歌唱虽分属于语言艺术和声乐艺术,但二者都属于声音的艺术,而且更具体地说,二者都是人声的艺术,都是以人声为载体的声音艺术。正是由于朗诵和歌唱之间存在这些相似性,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而言,二者之间就存在着迁移。  相似文献   

17.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朗诵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艺术,要求字正腔圆,语句熟练,表情达意;歌唱则是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综合了语言、声音和音乐于一体的声乐艺术。朗诵和歌唱虽分属于语言艺术和声乐艺术,但二者都属于声音的艺术.而且更具体地说.二者都是人声的艺术,都是以人声为载体的声音艺术。正是由于朗诵和歌唱之间存在这些相似性,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而言,二者之间就存在着迁移。  相似文献   

18.
解放后,高校的声乐教育以美声为主,并且用美声的方法演唱中国的音乐作品。但是,由于汉语的发音和民族文化的差异,用美声的方法演唱中国作品时,既要改变语言的元音以利于歌唱,又要以歌唱的元音清晰地去接触语言,把中国的语言艺术与音乐艺术很好地结合起来,摆正技术与内容的关系,可以真正做到声音、感情、表演、风格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9.
声乐表演是声与形体表演来体现作品思想情感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根据舞台声乐艺术的特点,就声乐表演的动作分类、情感、情境、感觉与动作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论声乐舞台表演的动作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表演是声与形体表演来体现作品思想情感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根据舞台声乐艺术的特点,就声乐表演的动作分类、情感、情境、感觉与动作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