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钓是近几年广大垂钓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它的先进性是无可争议的。这种先进的垂钓方法(台湾钓手称之为“悬锤底钓术”)是台湾钓鱼界的精英们在和日本等国进行的漫长的钓鱼争霸赛中不断改进完善的结果。 台钓的一切手段都是围绕在相同水体时间内钓上更多的鱼这一宗旨而制定的,所以它的每招每式  相似文献   

2.
《钓鱼》2011,(16):68-68
7月24日,由青岛市城阳区钓鱼协会主办、青岛浩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承办的山东青岛“浩涛杯”淡钓大奖赛圆满收竿。比赛于城阳钓协淡钓基地一和谐桃源生态园举行,共分为两个项目四场比赛,分别是两场6米手竿池钓对象鱼和两场4.5米手竿池钓混养鱼。  相似文献   

3.
邹思全 《钓鱼》2009,(11):26-27
2009年5月上期《钓鱼》杂志上,介绍了河南省钓友刘汉初老师的文章《“钓鲢子”常见的问题与思考》,读后感觉刘老师用海竿钓鲢上有独到的见解,剖析问题一目了然,使笔者又学到不少新的钓鱼知识。的确,在盛行悬坠钓法的今天,出现了很多用手竿钓鲢鳙鱼的钓友。用手竿钓鲢鳙鱼,最大享受就是中鱼时的感觉,手感好,刺激大,深得钓友们青睐和喜爱。  相似文献   

4.
为迎接香港回归,北京市钓鱼协会和香港业余钓鱼会于6月6日至9日在首都举行了97京港“华灯北京醇杯”钓鱼邀请赛。比赛分手竿钓鲫、手竿钓罗非鱼和手竿钓混合鱼三场。比赛结果:北京郭树辰获钓鲫鱼冠军;北京丛杰获钓罗非鱼冠  相似文献   

5.
赵丹 《垂钓》2008,8(2):I0008-I0008
2007年12月23日,由武汉天元刚舟渔具有限公司主办,创新渔具、威海宝飞龙渔具、黄石千川渔具、武汉荣东渔具协办的“天元杯”湖北省钓鱼友谊赛在黄石市“南妮园”山庄竞技垂钓场举行,150余位钓手参加了角逐。比赛共进行三场:3.6m手竿钓对象鱼(小鲫鱼)、4.5m手竿钓对象鱼(大卿鱼)、4.5m手竿钓混合鱼。前两场以尾数计分,后一场以重量计分,每场比赛90分钟,分别在六个赛区循环进行。  相似文献   

6.
《钓鱼》2012,(11):67-67
2012年第三届《钓鱼》杂志“读者杯”全国巡回赛湖北分站赛将于2012年6月10日在鄂州市蒲团田湖农庄竞技垂钓基地举办,本比赛由《钓鱼》杂志社主办,鄂州市钓鱼协会承办。湖北分站赛一天4场,分为两场3.6米手竿钓对象鱼尾数和两场4.5米手竿钓混合鱼重量,每场70分钟,冠军奖金5000元。  相似文献   

7.
超长竿     
张炎冰 《钓鱼》2011,(6):12-13
鱼竿的常用规格在2.7~7.2米之间,间隔90厘米,其中用于池钓的手竿一般不超过6.3米。“台钓”之后由于坐着钓和抛钩方式的改变,钓竿就不需要那么长了。可是传统钓鱼,包括接受“台钓”后在水库湖泊钓鱼,短竿钓近就不如长竿钓远那么爽了。特别是浅水湖泊,传统钓用6.3米竿系齐竿线抛钩,如果水深2米,能够钓到10米远已是极限了,而鱼却在离岸11~12米位置上。  相似文献   

8.
郅辽 《钓鱼》2013,(8):61
手竿钓鱼其实就两类:传统钓、悬坠钓;野钓、池钓;休闲钓、竞技钓;钓慢鱼、钓快鱼。然而,不同方法、不同目的、不同形式的钓鱼却在鱼饵上趋于一致了。以鲤鱼、鲫鱼为主要目标鱼,鱼多用拉,鱼少用搓,味分腥、香、腥香三类。至于饵的松黏、大小、软硬、轻重等等则由个人习惯和鱼情、鱼口而定。不过尽管如此,钓手的认识、见解不同,即使是同一款鱼饵,也会因不同的炼饵过程和用法而效  相似文献   

9.
郅辽 《钓鱼》2012,(19):13-15
20多年了,以池钓为主要内容的钓鱼运动影响了中国的钓鱼技术。无论水库湖泊、河道池塘,凡手竿钓鱼都是围绕着鲫鱼展开,与传统意义上的钓鱼已不是一回事了。竞技钓鱼手竿两个项目:以重量计分钓混合鱼;以尾数计成绩钓对象鱼。然而受时间限制,不管钓混合鱼还是钓对象鱼都是“快”字当头,快诱、快刺、快提,即使慢也是迫不得已,于是有快鱼慢钓,有择鱼而钓。  相似文献   

10.
风云悬坠钓     
不知从何时起,某个东瀛哥儿为钓琵琶鲫,即我们所说的高背鲫,因此鲫习性似鲢,居半水而泳层不定,故悬坠双钩索钓之,此乃悬坠钓法之雏形。尔后传至台湾,又经诸多玩家改进完善,得以演化成今日之悬坠钓法,主要是悬坠钓底层鱼,并规范其动作,装备及配组力求精致,特别是在垂钓理论上大有突破,一改过去静态守鱼为动态引钓,以此钓鱼技法施于淡水手竿垂钓,即大显霸王征兆,所向披靡。80年代末,又由台湾钓人引人推广,悬坠钓法在大陆迅速发展(故俗称为“台湾钓法”),普及之广,传播之快,一如江浪,更似春潮,一时间,中华钓坛沸沸扬…  相似文献   

11.
吴芜 《钓鱼》2010,(14):10-11
钓鱼比赛有一个怪现象——单项成绩名列前茅的钓手很少在总成绩榜上占据前列。解释是池钓以鲫鱼为主.钓快鱼。休闲以综合鱼为主,钓慢鱼。虽然从抛钩、扬竿上看钓快鱼和钓慢鱼没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一、全能精微调钓法之解析全能钓法是从笔者所创的“精微调、超精微调。全天候精微调钓法”所研发,内有“钓术专业化”。“钓具科学化”、“钓饵精炼化”、“钓技艺术化”等四大系统。而以钓术专业化为主构含括①悬锤底钓术、②宇宙必钓术、③飘游必钓术、④零浮必钓术。⑤幽灵必钓术、③全能必钓术等六大方法。由静流的池、湖、库而至流水的江、川、小溪河流及海洋礁岩矶钓,皆能以同一原理与方法适用于各种对象鱼。因将固式方法创新为活性化,而取得在结构、组合、形状、功效等具有实用、新颖、科学、便利、简易、快速变术而不受限制的全…  相似文献   

13.
张莉 《钓鱼》2005,(23):6-8
11月22日~24日,“好日子杯”2005全国钓鱼锦标赛(深圳站)在深圳市海上田园钓鱼俱乐部举行。作为今年全国钓鱼锦标赛的“末班车”,吸引了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25个省市和地区的73支代表队的220名钓鱼高手来“过把瘾”。高手们同池竞技,龙争虎斗,在手竿钓对象鱼、手竿钓混合鱼、手竿钓罗非鱼三个赛项上展开了钓技大比拼——  相似文献   

14.
一、主办单位: 《中国钓鱼》杂志、光威渔具集团 二、承办单位: 光威钓鱼俱乐部 三、比赛项目: 手竿池塘钓对象鱼、手竿池塘钓混养鱼。比赛共2天8场,每场实钓70分钟。 四、比赛时间:  相似文献   

15.
初冬钓串钩     
徐坚 《中国钓鱼》2006,(12):10-11
通常,人们钓鲫大多以手竿为主,一来携带使用轻巧方便;二来钓点移来转去自由,受环境影响较小;第三,手竿柔软,钓鲫鱼这类小型鱼便可充分享受钓趣。而海竿则相反,因而,许多钓鱼爱好者是不屑用海竿钓像鲫鱼这类小型鱼的,觉得没劲。其实不然,海竿钓鲫鱼也是极具趣味性的,尤其是钓串钩。  相似文献   

16.
张莉 《钓鱼》2005,(16)
28岁的山东青岛钓手朱继东真是个“福”星小子!8月5日 ̄7日,他在高手如林的2005全国钓鱼锦标赛银川站“老鬼杯”钓鱼比赛上鸿运高照,一路“过关斩将”,不显山、不露水,顺顺当当地将个人总成绩冠军“拿下”,获得了3万元奖金!朱继东真的是有福气!这不,318名钓手参加比赛,三个赛项即手竿钓鲫鱼、手竿钓混养鱼、抛竿钓混养鱼共10场比赛,抽签决定钓位时他幸运地抽了4场大边,还有一场虽然抽了中间钓位,可一旁的钓手当了“逃兵”,钓位空着!你瞧瞧这运气好的!特别是第二天早晨,朱继东参加手竿钓鲫鱼赛,因为当天气压低,造成鱼翻塘,不上鱼,大赛组委会…  相似文献   

17.
《钓鱼》2014,(1):67-67
10月27日,东区钓具连锁连云港渔家傲“心匠杯”钓鱼比赛在连云港市艺盛生态园举行。共有来自山东、江苏两省八市的131名钓手参加此次比赛。比赛包括3.6米手竿钓鲫鱼尾数和4.5米手竿钓混合鱼重量比赛,整个赛事时长280分钟。下午15:30,随着总裁判长全场结束的一声枪响比赛结束。  相似文献   

18.
范宁 《钓鱼》2012,(1):10-11
悬坠钓法——也称“台钓”,是“台湾钓法”的简称,属手竿淡水垂钓技术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从我国台湾传入大陆,经过20多年的岁月变迁以及大陆千万钓鱼爱好者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其在适用水域、可钓鱼种、钓术变化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大提升了垂钓效率,拓展了应用范围,成为了当今淡水垂钓领域的主流钓法.  相似文献   

19.
何继友 《钓鱼》2005,(8):30-30
天津地区“打站漂”钓法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几乎和悬坠钓同步兴起。此前,天津地区除手竿传统钓法外,海竿打爆炸钩钓法风头已衰,因为天津钓鱼人喜欢根据直立鱼漂的动作变化钓鱼,而且海竿竿梢动作确实不如鱼漂动作灵敏可靠。这就出现了钓法不能针对水情的问题。由于天津地区的水情复杂,许多坑塘湖库普遍水浅清澈,较大的鱼群往往不敢靠边而栖息于离岸较远的深水区,即使钓手使用再长的手竿也够不着有鱼的区域。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6月7日~8日,秦皇岛垂钓训练基地全国钓鱼邀请赛将诚邀全国各地钓鱼爱好者如期参赛,为各地钓手交流钓技提供一个平台。本次比赛是由秦皇岛市体育总局主办,秦皇岛市钓鱼协会承办,秦皇岛垂钓训练基地协办。比赛在三个赛池打6场大循环,每场90分钟。分为3.6米手竿钓小鲫鱼,以尾数计分;4.5米手竿钓鲫鱼,以尾数重量双项计分;5.4米手竿钓混合鱼,以重量计分。比赛奖励:团体取前6名,颁发奖金、奖杯;个人奖励前15名,颁发奖金、证书。现报名工作已经开始,限报40个代表队(每队4人,其中1人兼领队),额满为止。报名热线:0335-5160555,联系人:门建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