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基层教育教学管理中既复杂又重要的。我在几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也对现阶段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做了积极的思考。现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总结成文,希望能对基层教师们的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上海教育》2009,(21):57-57
“班主任艺术”是“当代教师”板块的一个常设栏目。主要反映班主任教师在班主任工作中发生的有价值的事件,反映班主任教师对班主任工作的思考,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件和一项项有针对性的思考,追寻做班主任的艺术。本栏目面向广大班主任教师常年征稿。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教育家.他善于把教育实践活动与教育理论探索紧密结合起来,对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和教师工作有精深的研究,不仅阐释了做好小学班主任和教师工作的意义,而且论述了做好小学班主任和教师工作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确立小学班主任和教师工作的任务;教学应以激发儿童的求知热情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为旨趣;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旅行,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童话、阅读教学,促进儿童快乐成长.这些宝贵经验值得我国教育者认真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所谓班风便是班级的风气,是指学生整体的学习氛围及学生之间的相处氛围。它是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精神风貌。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每天都在与学生打交道,在教学工作中,良好的班级风貌,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因此,班主任要带领全班学生创建良好的班风。  相似文献   

5.
小学班主任是教育者,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班主任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学生,乃至于一个班级的发展成长。多年来,在担任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中,我默默扎根于学生,苦苦思考“做好一个学生喜欢的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持之以恒,在和风细雨的工作中,伴随着孩子们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6.
小学时期,班主任是学生最先接触到的一个重要角色,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小学班主任应该顺应当前的教育发展潮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将传统的管理学生转化为服务学生。本文就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展开研究,通过多方面的探讨,提高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主要是关于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养成教育的细节探究及实践问题的思考。班主任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领,而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和引领离不开德育。一直以来,小学德育实施最直接的体现是养成教育,因此,小学班主任作为养成教育最主要的实践者、引领者需要注重细节探究及实践。  相似文献   

8.
<正>在教师发展需要专业化的今天,班主任工作更需要专业化。班主任专业化是指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学生德育过程中所需要的专业观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那么如何在日常管理中形成这些观念、知识及能力呢?笔者认为:不仅要加强自身学习的意识,还应以实践为基础展开更多理性的思考。一、做知识渊博的班主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1,(28):7-8
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负责人,不仅承担着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问题、引导学生融入集体和校园生活的职责,也肩负着一定的学科教学任务,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不可替代。班主任职业认同感指的是班主任教师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之中对职业的认可度和对自身工作的正确认识,在小学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班主任职业认同感深刻影响着班主任教师的工作质量与生活质量,需要引起广大教育管理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陈斌 《甘肃教育》2014,(12):37-37
正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在班级德育工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小学德育工作,以何种富有创造性的形式开展小学德育工作,就成为每一个小学班主任亟待解决的课题。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谈一谈本人在工作中对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法国大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在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多年来,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班主任是由学校或系科任命,这种体制已不适应学校改革与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笔者认为,可以用学校考察与学生民主评议、自主选择相结合基础上的班主任聘任制,取代现行的班主任任命制,让真正合格的班主任在其位、谋其政,当然还要相应地加强和改进班主任的培养、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2.
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做好家校沟通的桥梁,做到三勤,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班风,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本文将主要探讨班主任如何在新时期背景下有效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希望为广大一线小学班主任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益春  李广  高夯 《教师教育研究》2013,25(1):61-64,54
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在优秀教师与未来教育家培养方面肩负共同的责任与使命。东北师范大学在总结以往"校-府"合作经验基础上,以"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建设为载体,提出并实施了"校-府-校"合作(即"U-G-S")教师教育新模式。三方遵循"目标一致、责任分担、利益共享、合作发展"的原则,在师范生培养、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基础教育研究等方面协同创新,逐步形成了教师教育发展合作共同体。破解了长期困扰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中的师范生教育实习、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难题,为我国新时期的教师教育改革探索出一条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4.
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在优秀教师与未来教育家培养方面肩负共同的责任与使命。东北师范大学在总结以往“校-府”合作经验基础上,以“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建设为载体,提出并实施了“校-府-校”合作(即“U-G-S”)教师教育新模式。三方遵循“目标一致、责任分担、利益共享、合作发展”的原则,在师范生培养、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基础教育研究等方面协同创新,逐步形成了教师教育发展合作共同体。破解了长期困扰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中的师范生教育实习、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难题,为我国新时期的教师教育改革探索出一条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5.
Today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is held to b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yet there continue to be doubts about whether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graduate teachers ready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their initial years of teaching. In some jurisdictions, other agencies (Ministries of Education, school districts, and private providers) are supplementing the work of teacher education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teacher induction programs which have become favoured policy initiatives to enhance new teacher transition, retention and quality. Evidence suggests that induction and mentoring increase teacher retention and ensure more effective socialisation of new teachers into the school culture. In spite of their growing popularity, the degree to which induction programs complement teacher education and/or impact new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remains unclear.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report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data from an evaluation of the New Teacher Induction Program in Ontario, Canada to consider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of teacher education by asking: What are the challenges facing new teachers? In what ways does the induction program support new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What are the major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of teac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满意度是影响高等学校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利用回归分析对影响高校教师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定量描述,介绍了一种更为科学的建立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分析评价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教师职业的产生有一个萌芽、发育和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由长者为师、以官为师和职业教师三个阶段构成。职业教师诞生于官学和私学这两种学校教育机关之中,这一历史根据使得中国教师队伍建设具有不同于西方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虽然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培养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仍然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培养的要求。为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高师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应不断地变革:一是要确定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的课程标准;二是要立足于区域发展实际,调整课程比例,优化课程内容;三是要面向基础教育改革实际,注重教育实践体验;四是要努力实现教师教育课程与中小学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教育实践的前行,地方高师院校培养教师的重心和职前教师专业毕业生的流向发生了重大改变。一些高师院校无视现实仍然按照传统的师范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培养职前教师,导致毕业生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挑战,应破除传统师范课程旧观念,树立教师教育理念;科学调整课程设置结构,培养面向基础教育实际的教师。  相似文献   

20.
专业课教师走进工厂进行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生产设计和技术开发,能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是培养教师“双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近几年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的总体情况的总结,分析了专业教师从学校到企业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对策:职业院校要在时间、任务、科研、政策考核等方面予以支持,并且学院与教师要共同努力来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