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欧·亨利是美国二十世纪初期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本文通过对政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树叶>中的主人公苏和约翰西友情及老贝尔曼舍己救人的奉献精神的分析,揭示了人性美与人情美的芳香,歌颂了平凡人之间的爱.  相似文献   

2.
王亦萌 《科教文汇》2014,(11):55-56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虽然与同时代马克·吐温的小说具有相似性,但他的叙事语言独到,结局安排巧妙,处处透露出幽默诙谐,读者在捧腹的同时又陷入深深思考中。本文仅以他的短篇小说《财神与爱神》为例,从语言和情节安排角度来探析欧·亨利式的幽默。  相似文献   

3.
张美琴 《科教文汇》2008,(2):164-165
欧·亨利是美国享有盛誉的短篇小说大师,他与法国的莫伯桑,俄国的契诃夫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供应家具的房间》(以下简称《供》)是欧·亨利爱情小说中的名篇。本文通过对《供》中社会环境和居住环境描写的分析,揭示了年轻房客心理变化的历程,展现了欧·亨利运用虚中求实,实中求虚,虚实结合的环境渲染去刻画人物心理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4.
欧.亨利是美国享有盛誉的短篇小说大师,他与法国的莫伯桑,俄国的契诃夫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供应家具的房间》(以下简称《供》)是欧.亨利爱情小说中的名篇。本文通过对《供》中社会环境和居住环境描写的分析,揭示了年轻房客心理变化的历程,展现了欧.亨利运用虚中求实,实中求虚,虚实结合的环境渲染去刻画人物心理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5.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欧·亨利一直以他的独特而超凡的创作技巧享誉文坛.本文将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来阐释他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6.
王晶红 《科教文汇》2007,(9S):186-186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欧·亨利一直以他的独特而超凡的创作技巧享誉文坛。本文将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来阐释他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7.
浅译《最后一片叶子》中的“空白”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节空白是短篇小说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段,有助于读者建立想象和联想.分析了美国小说家欧·亨利的名篇<最后一片叶子>中"情节空白"的技法,试图探究此技法对于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欧·亨利是十九世纪美国伟大的短篇小说家,他主要以看似幽默实则辛酸的写作手法为我们讲述居住在纽约平民区普通人民的生活,他的作品以出人意料的结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一片叶子》是他的一篇代表作,虽然它不像欧·亨利其他作品那样诙谐幽默,但却更深刻地向我们揭示了纽约底层人民生活的辛酸。本文将从该文的情节组织、词汇选择、句式运用以及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文体学的分析,以便对欧·亨利及他的小说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马国云 《科教文汇》2008,(36):91-91
高中语文第二模块“珍爱生命”单元选了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经典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其实,原先的老教材也选过此文,很多教师对此篇的教学方式也了然于胸。但是,面对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的形势,我们仍然停留在原先的教法上显然是不合时宜,甚至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10.
汉语和英语篇章连接性词语的使用与各自语言特征密切相关。汉语是语义型,较少采用连接性词语;英语为"形态型",连接性词语是篇章组织的重要手段。汉、英篇章各自的连接方式存在异同。本文分别从《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和《鲁迅短篇小说选》中选取五篇中英文对照的文章作为语料进行对比研究,揭示英汉两种语言在篇章中连接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着重探讨其对连接性词语的不同运用和侧重,从而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共性和差异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