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根据《广州市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协调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广州市在进行国际大都市建设进程中,确立了1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思想。近年来,广州市大力发展“三高”农业,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向基地化、企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广州市作为广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仅是工业、商业大市,同时也是农业大市。广州农村经济总收入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  相似文献   

2.
胡杰  黄水仁 《科技风》2022,(11):1-3
科技创新是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兴驱动力,广州市科技创新的协调发展对粤港澳大湾区均衡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2009—2017年广州市11个地区的空间面板数据,选取了反映科技创新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使用稳健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稳健综合得分,评价了广州市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并利用分位图直观分析了广州...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信息化水平及其与工业化融合程度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修正后的日本信息化指数法对于广州市信息化水平进行测算,并把广州市2006年的数据与美国、日本2000年的数据对比,结果发现,在总体水平上,广州市已经超过美国、日本2000年的信息化水平,但是在很多二级指标上仍落后于这两个国家,说明广州市的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提高;最后,根据国内学者提出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指标,对广州市的产业融合程度进行初步估算。  相似文献   

4.
目前广州市温室气体排放增量的主要来源已从能源活动逐步过渡到废弃物处理,其中90%以上来源于生活垃圾处理。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以填埋为主,填埋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95%左右。以广州市常住人口、人均垃圾产生量、垃圾焚烧电厂日处理能力、甲烷回收率等参数设置3种情景,预测到2035年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量及其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预测结果发现:2035年前,广州市垃圾产生量不会出现增长拐点,垃圾处理能力缺口将于2033年前后出现;2019年,由于广州市新增垃圾焚烧厂投入运营,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出现增长拐点;到2035年,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减排情景下将较政策情景下降低31%,在强化减排情景下较政策情景下降低48%;垃圾焚烧相对填埋方式具有更好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算经济与环境和谐度,发现自2005年广州市实现质的飞跃,由极不和谐转为高度和谐,这得益于产业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的努力.但广州市高碳生产和高碳消费模式,仍然严重影响到经济与环境和谐度.  相似文献   

6.
何君 《科技广场》2012,(11):183-188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为了研究如何有效提高广州市居民消费以拉动广州经济发展,并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本文首先分析了广州市人均消费结构以及与国内其他城市的横向比较;其次,从理论角度选取了影响消费的四个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实证分析众多影响因素的影响力度及次序;再次,为了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建立GM模型预测2011-2015年广州市人均消费支出;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水生态足迹变化分析与模拟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本文应用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采用水资源与水产品消耗统计数据,对广州市1949年~1998年水生态足迹变化进行时间序列建模分析。结果显示ARIMA(2,2,2)模型能较好的拟合广州市水生态足迹变化,模型误差在5%左右。广州市1949年至1998年水生态足迹变化可划分为两个时期,1978年之前为平稳期,1978年之后呈现显著的波动上升趋势;应用ARIMA(2,2,2)预测1999年~2003年的水域生态足迹,结果分别为:0.5935hm2,0.6562 hm2,0.7147 hm2,0.7790 hm2,0.8402 hm2,模拟结果表明广州市1999年~2003年期间的人均水域生态足迹仍呈较快上升趋势,城市发展、人口增加以及生活水平提高导致水产品需求与水资源消耗的增长是水生态足迹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12月26日上午,2019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峰会在广州市海珠区创投小镇召开。此次大会由工信部电子工业出版社、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广州市科技局、海珠区人民政府指导;广东财经大学、海珠区科工商信局、广州市科技进步基金会、华信研究院主办;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与数字经济协同创新研究院、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广东财经大学创业教育学院承办;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联盟、广州科技金融集团、广东省地质学会、广东省地质测绘院、广州市科技金  相似文献   

9.
一、业务需求背景 广州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数据中心系统(简称数据中心)属于公共基础平台,是广州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项目,是为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成员单位提供安全、稳定、便捷的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的公共基础性平台。数据中心贯通各业务系统,实现资源整合、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从而提升大社保整体效益;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完善,逐步扩展为广州市政府数据中心。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广州市发展低碳经济必要性的基础上,利用ExSS模型预测了低碳情景下广州市2020年的节能减排潜力,并从能源效率、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支撑、发展机制以及宣传教育七个方面提出了广州市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从1986年实施星火计划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实施“短平快”项目;第二阶段要求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第三阶段抓龙头项目,促进区域性支柱产业形成,建立科技服务体系。“八五”期间,广州市共实施星火计划项目9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0顶,总投资106792万元,正常  相似文献   

12.
《科协论坛》2013,(2):23-23
近日,广东省广州市科技类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下称"基地")正式揭牌成立。基地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成立,广州市学会学研究会、广州市科技创新联盟、广东博士俱乐部有限公司具体承办和运营管理,是一个为科技类社会组织提供综合办公、联合协作、资源整合、项目带动和网络延伸等集约化综合服务的服务平台。基地主要以实现科技类社会组织良性发展的集聚效应、经济效应和示范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6,(21)
广州市番禺区东涌镇是全国重点镇、广州市特色镇,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腹部,地缘性优势明显。在珠江三角洲经济转型的当下,广州市番禺区东涌镇应充分借助自身的地缘性优势促进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发展成为珠三角产业明日之城。本文基于当前广州市番禺东涌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现状,结合番禺东涌地缘性优势提出将番禺东涌打造成为广州总部经济产业配套新城,并为这一整体战略发展定位的实现,对番禺东涌产业发展和优化升级提出了几点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信息经济测度与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我国华南地区中心城市,广州信息经济规模的发展倍受研究者的重视.卢泰宏和王宵(1992)借助信息化指数方法,首次对包括广州市在内的珠江三角洲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1].在此基础上,张启人(1993)通过一个改进模型对包括珠江三角洲在内的广东省信息化水平进行了国际比较[2].随后,邓兆参等(1994)再次对广州市信息化指数进行测算[3],谢康(1995)借助广州市首次第三产业普查咨询和其他统计资料,应用波拉特方法对1984年广州市信息经济规模进行了测度[4],江辉煌(1997)以广州市统计局资料和波拉特方法为基础,对1990-1991年广州市信息部门规模进行了测算,并完成<广州市信息经济测度与国际比较>硕士论文[5].本文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广州市信息经济规模发展结构和特征,及广州市作为华南地区信息中心城市的地位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广州市184名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及分析,初步掌握广州市银发旅游市场的现实需求特征和状况,进而提出广州市银发旅游市场的开发策略,设计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以满足并刺激老年人的旅游需求,最终实现该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吴辉 《情报杂志》1999,18(4):14-15,18
从广东省1995-2010年开发的18项重大信息技术项目和广州市“七五”,“八五”建设的重点信息工作项目入手,分析了广州市信息技术及其制造业发展的整体状况。通过全面的调查统计及详细的比较分析,对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轨迹和存在的问题作了详尽的剖析,并对广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信息产业作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状态空间法构建的城市综合承载力模型,对广州市2002—2007年的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实际承载状况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广州市在2002—2003年处于可载状态,从2004年出现超载,近年超载愈来愈严重;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过度增长及相应资源消费量增加,是影响广州城市综合承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智能装备产业作为推动未来制造业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成为广州市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本文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方法,针对广州市智能装备产业领域,以现状调研与企业工商登记数据为基础,运用空间和地域的地理学手段,对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目前广州市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存在各区发展不均衡、分工协作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弱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等建议与对策,为广州市政府部门推动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2,(11):4
今年6月是广东省持续了20年的科技进步活动月,在活动月的"百名院士专家广州行"活动中,由广州市科信局和广州市科技进步基金会联合主办"科技进步与创新"高端讲堂,成为了广受关注的重头戏。今年也是广州市科技进步基金会成立20周年。1992年6月,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鼓舞下,在广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特别是香港爱国同胞的大力支持下,广州首次一举募集资金7000多万元,成立了广州市科技进步基金会,  相似文献   

20.
1982年11月,应广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邀请,由王绍臣、孙本传、熊本和三位同志组成的中国未来研究会预测组赴广州,为广州市开展能源预测。这是广州市能源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广州市能源调查组提供的原始资料,采用能源弹性系数法、回归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