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阳明哲学构建了一个意义世界,此意义世界涵涉多个领域。阳明之"心"具有本体之心和主体之心两个层面的含义,作为本体之心,它可以向内,向外两个方向展开,作为主体之心则含有个体之心和类心两方面的意义;阳明之"物"指客观事物,但更多指向"意向客体",二者属于不同的范畴,后者包含事物和事实两个层面的含义;阳明之意义世界的第三向度是关系——心物关系,具体呈现为意向性。心、物及二者关系的特点决定了心物在不同向度的合一,即意义世界的多向度构建。  相似文献   

2.
从语言的运用看,王阳明的"物"有三种意义:一是"外物"的物,即把物当作客观本然的"外物",这种纯粹的认识论视角阻断了存在与"心"的意义关系;二是"意之所之即为物"的物,它可以从意义世界的建构来理解,指明了心与物可以交感循环;三是"与天地万物一体"的一体之物,它关涉心学的基本感性论,阐明了心物交感的最终依据。第二层义与第三层义内在统一,而与第一层含义相对。  相似文献   

3.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和"庄周梦蝶"是我们哲学教学中经常引用的两个典故,但我们不少教师往往只作简单化的处理.说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意识作为万物的本原,认为客观的现实世界只是人的感觉的产物;而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认为世界万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产物,因而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大哲学家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问自己:是庄子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庄子?这是相对主义的表现.而相对主义最终必然会滑向不可知论,庄子是中国哲学史上不可知论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4.
王阳明用寂和感表示世界的两种存在方式,寂即是指自在存在,感相当于自为存在,这与萨特的存在理论具有一定的共通性。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思想与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思想具有很大区别。主客之间相互联系的哲学基础是寂,这对雅斯贝尔斯也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5.
王阳明的"心即理"包含了两大核心,即"心外无物"和"心外无理"。"心即理"我们可以理解为"人心"主导人所有的感官。与教育结合起来,即告诉我们"心"是培育重点,教育应该注重于培养学生德、美,发展认知之心,才能培养出理想人格,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因此"心即理"思想有很多值得我们去重视和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心外无物”是王阳明心学体系的重要命题。在阳明那里,“心”即“良知”,一种绝对的生成的道德自觉准则。与此“心”相应,“意”非意识,而是“良知”之“致”,进而“物”则为“良知”所直贯而来的具体的道德性行为。所以,“心外无物”展示的是:具体的道德性行为离不开主体的“良知”。阳明、儒家通过具体的道德性行为把“他者”纳入到主体的“良知”中来。这是一种道德关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感物"是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其涵义主要是创作主体之"心"受"物"之感发而动,成为文艺创作的动因."感物"说源远流长,从先秦直到清代形成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脉络,其发端在于《礼记·乐记》的"凡音之起,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的论述。之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论中达到了高峰。"感物"之"物",不同于西方哲学中的物质概念,亦非某个具体事物的指称,而是一个高度抽象、具有普遍意义的范畴。在很大程度上,"物"非并指事物的内质,而侧重于指事物的外在形式、样态,也即"物色"。它有着很强的动态性和生命感,同时使艺术创作有了不得不发的自然风貌.  相似文献   

8.
贝克莱有关“观念只能和观念相似”、不能“设想您的思想的对象可以在心外存在”等论述所引起的哲学“疑难”。曾被新实在论称为“自我中心困境”。本从语义分析等角度。说明因贝克莱所起的“疑难”大多是因语义解读不当而引起的。并阐述了判定观念是否同外界事物“相似”、相符的认识途径和实践途径。本认为,外物存在是可以被设想的。而被设想的“外物存在”所指向、所表达的正是思想之外有物存在。  相似文献   

9.
这里的讨论围绕着"物"而展开。王阳明所说的"物"就是"意之所在";在"心"或"良知"之外无所谓"物"。良知发用流行,物才作为其本身而显现;良知发用流行,万物才是一体的。其中的启示是:时时刻刻都可以是本心当下醒悟的契机,即每时每刻都可能是"永恒的当下"!知和行在人之"绽出的"生存之中合一。  相似文献   

10.
从广义上来讲,王阳明"以心说理"的工夫仍然没有跳出理学的论域,但在具体的路径、内涵上他的"心即理"命题却有效地化解了程朱理学与陆九渊心学的内在矛盾,其心学成功地解决了儒家内圣与外王的紧张关系.本文拟从王阳明"心即理"命题的内涵入手,从内在逻辑上比较其与程朱理学以及与陆九渊心学的异同,并指出王阳明"心即理"命题的两重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庄子对"知"之问题有着特别的关注与思考。庄子认为,"知"的对象应由"物"转而为"道","知"的主体应从"形"、"智"转而为"心神"。经由"知止"与"心斋"的工夫,在心灵"向道而思"的过程中,"知"升化而至"心与道合"的"真知"之境。"真知"实际上是对个体之生命意义的守护与生存价值的开启,生命之意义落实于"心",生存之价值维系于"道"。庄子的"真知",正是一种"生命觉解"或"存在智慧"。  相似文献   

12.
"物"是《老子》书中的一个高频词,但其丰富的含义及重要性还未得到充分揭示。对比研究郭店楚简本《老子》和王弼本《老子》可以发现,"物",在"楚简本"中基本指"一切自然存在者",其含义比较单一、明确;而在"王弼本"中,其含义则比较复杂,"物"或意指"道"。由此可以推断王弼本对郭店楚简本《老子》之文义存在继承与发展。另外,只有建立在"道"、"物"、"器"三个层次相区分的基础上,《老子》中的"有"、"无"之含义才能更明晰。  相似文献   

13.
一提到王阳明,首先想到的是他晚年的论学宗旨"致良知",进而人们会自然而然地给他贴上"唯心主义"的标签。虽然王阳明立论"心外无物",但他也重视"致"的实践性,强调格物以致知,以及知行合一的实践观。而且从王阳明论述的致良知工夫中,不难看出其所体现的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王阳明从来不提倡悬空去谈论良知与致良知,而是时时刻刻从外部世界的坐卧立行中体悟良知,在行动上磨练以致良知。  相似文献   

14.
王阳明认为传统儒家所言“聪明睿智”实为契合与体现人类科学精神的真正理性智慧,学者唯有做心学修养工夫、祛除心灵因迷己逐物而昏愦壅塞的遮蔽状态,方能切实达致良知心体圆满本具之至上理性智慧。此一基于心性工夫证成的良知理性智慧,实源自个体对宇宙本体与人生本真的深层彻悟与内在觉解,故其不仅可超越体认形上本体世界的宇宙时空之维,更能融贯点化于形下现实的社会生活与人文世界,即引领知识技能之学,超越体认宇宙时空之维,发用于日用伦常与举业事功等社会活动。王阳明的良知心体智慧论对当代人类文明发展和文化建设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艺道合一"是王阳明艺术美论的中心思想和价值诉求,"以心释艺"是其诠释方法、心学立场的体现。目标、方法、立场的辩证统一使阳明的道艺观富于辩证性:心的本体性在某种意义上强化了艺的精神附属性,取消了艺的自在独立性;心(道)作为游于艺的内在价值依据,使艺成为道的承载者或呈显为道的外化形态;由此,艺不但是对道的把握方式之一,而且透显出主体的生命意识,最终又和道圆融为一。王阳明的艺术美论既有对中国传统艺术美论的继承,也有对宋代"道"抑制"艺"的理论的突破,并因生命意识、情感的参与而具有浓郁的审美意趣。王阳明的音乐美论和书画美论集中体现了上述思想,并在心学衍化史的观照下而呈现出开新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孟子·告子上》中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一观点是基于其人性本善说而提出来的。我们姑且不论人性本善说的对错,单就孟子提出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四心,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认为人的心理结构或人格结构是"本我""自我""超我"之三"我"的结合体,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力比多"。  相似文献   

17.
王阳明心学的逻辑架构,是由本体与工夫两个词语来统摄的,其内容围绕着心、意、物的关系而展开,其中意的作用尤为重要,它不仅是本体的发动,也是工夫的实行过程。心、意、物三者的性质规定着工夫的着重之处。心、知、良知是本体的存在状态,是至善的,心、知、良知一旦发动,便是意,意又必着于物,意是有善有恶的,意的善恶维度决定着行的善恶维度,行须合乎意的善性才算符合了道德要求,因此,意上好善恶恶的工夫至关重要,实现意上好善恶恶的工夫需采用静坐和事上磨炼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慎独"是儒家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观念。以郑玄、孔颖达、朱熹等为代表的经学传统解"慎独"为"谨慎独处",而今人多据简帛《五行》篇解"慎独"之"慎"为"诚"或珍重之意,"独"则是指作为本体的心,"慎独"即指内心的专一或珍重自己的内心,这样对"慎独"的解释就由强调外在行为的"谨慎独处"论转为强调内心的专注专一。但必须注意先秦时代的思想家对心的理解与今天有着重大的差别,心的情感意义与认知意义在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慎独"观念的真精神就在于合外内之道。  相似文献   

19.
理念与实践     
中原 《开放教育研究》2003,(4):F002-F002
理念一词系旧哲学之名词。理念的含义与观念同一。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中,观念是永恒不变而为现实世界之根源的独立存在的非物质的实体,是人思维活动的一种结果,比如人对认知对象的感觉或知觉。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派认为,理念不是永恒不变的,是可以随客观世界变化而改变原有感觉或知觉的。  相似文献   

20.
宇宙是充满生命的"活"的世界,道是生命的本原.道有"无物"和"有物"两种状态,有"无物"之道和"有物"之道两种形态.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是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的"根"或"母".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生出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生出天地和万物.在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生出天地万物时,是先生出天地,然后在天地的协助下再生出万物.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是最初的生命,并且,其生命是无限的,而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所生出的天地和万物,其生命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