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敏 《东南传播》2011,(6):85-87
近年来各种新媒体横空出世,"一人一媒体"成为现实.新媒体使用者在传播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但对新媒体的媒介属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引发了种种非理性现象.如何强化新媒体使用者的媒介素养,使之正确认知、理解并使用媒体,已成为无可回避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2.
张艳艳 《新闻战线》2015,(2):135-136
互联网时代带来了诸多新媒体,以智能手机为代表,新媒体的影响力逐步增强,新媒体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学习和生活必然会受到新媒体的影响。新媒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针对此进行教育对策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网络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尤其是善用网络的年轻读者群,因此我国出版企业的营销方式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我国出版企业新媒体营销模式与出版优势,分析了我国出版企业在新媒体营销运用中存在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出版企业利用新媒体开展营销活动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4.
政府公共管理中,如何把新媒体应用和政务管理融合起来,如何让新媒体在政务管理中的作用更为凸显,成为当前应该考虑的重要课题。本文在认识新媒体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新媒体时代政务管理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媒体的异军突起,企业电视台应该扩宽视野,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积极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媒体行业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如何做好新媒体时代新闻的编辑工作成为当下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该值得注意的问题。简单来说,新媒体时代就是利用大数据为主要依托的数字媒体时代,其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稿件字数少等特点。本文以新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特点为切入点,在了解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的同时,阐述了当前新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从事新闻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是一种不断发展的媒体形态,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点,与新媒体融合是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媒体的概念和主要特征;其次从受众基础、广告市场、人才分流以及媒体格局等角度详细讨论新媒体对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巨大影响,并分析总结出广播电视行业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最后就广电媒体发展与新媒体融合时应该实施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8.
"游荡者"是本雅明笔下的一个具有现代性的文化现象,游荡者在都市中游荡闲逛,从而体验现代都市带来的短暂、瞬间的震惊和惊奇体验。随着技术的进步,拱廊的消失,现代商品社会的发展,游荡者在当代社会披上了新的外衣,以阅听人的身份重新回归日常生活。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人类认识和探索世界的方式,也改变了当代阅听人经验和感受世界的方式。本文通过对"游荡者"这一文化现象在不同阶段的的表现,去探讨现代阅听人游荡世界的方式,新媒体的"使用者"的特征,从而透过"游荡者"去窥视新媒体时代"使用者"的日常经验。  相似文献   

9.
赵莹 《新闻世界》2014,(8):328-329
近年来,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新媒体广告也随之蓬勃发展,广告公司对于具有新媒体理论素养、熟悉新媒体广告实务、懂得新媒体广告经营与管理方面的人才求贤若渴。但目前由于高校教师对新媒体实践经验不足,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导致广告学科班毕业的学生并不受业界欢迎。因此,应该从提高教师队伍的实战能力、合理设置新媒体课程、利用自媒体进行专业实践等方面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现代新媒体技术在不断发展并逐渐进入广播传媒领域。新媒体对传统广播技术的影响是弊是利争论已久。在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究竟应该如何发展,是广播技术研究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特点,提出发展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图像话语权是伴随新媒体的异军突起而出现的新问题,图像(主要包括图片和视频)在新媒体传播中作为被独立使用且能达到特殊传播效果的符号。代表话语权传统力量的各类官方机构、迅速掌控新媒体话语权的互联网商业集团以及普通的、数量庞大的新媒体使用者,这三方力量都希望掌控新媒体的话语权,试图为我们重新绘制新旧媒体的话语版图。  相似文献   

12.
当下新媒体对人们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影响日趋加大,诸多的新媒体平台在带给人们即时通讯的便捷之时,也对用户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考验。本文以微信的使用为例,从传播者与受众的角度出发,主要探讨新媒体带来的传播微领域思考以及用户应该怎样促进新媒体的环境建构与治理。  相似文献   

13.
石翠琴 《今传媒》2016,(7):74-75
新媒体是一种不断发展的媒体形态,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优点,而与新媒体融合是广电媒体发展的主流趋势.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媒体的概念和其七个主要的特征,然后从受众基础、广告市场、人才分流以及媒体格局的角度详细讨论了新媒体对广电媒体发展的巨大影响,并分析总结出:广电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最后阐述了广电媒体发展与新媒体融合时应该实施的方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14.
张荷花 《今传媒》2011,19(2):94-95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新媒体"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新闻界、学术界和科技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近年来,以互联网和手机为用户终端的新媒体传播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将人们置身于信息的包围之中,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可接受的信息资源。新媒体对人们的生活越是具有正面的便利作用,越是可能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面对这些负面影响,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这些问题,真正做到扬新媒体之所长避新媒体之所短。  相似文献   

15.
王斌 《新闻传播》2013,(12):92-93
最近几年通过新媒体成功反腐的消息频频传出。本文针对此现象深入分析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进一步分析新媒体反腐败之利害,同时对比香港及发达国家反腐经验,说明新媒体反腐只是辅助手段,重点还是在于反腐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最后,就如何利用新媒体深入反腐败及新媒体应该在哪些方面建立相关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而言,新媒体具有个性化突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与传统媒介环境迥异的媒介生态环境。从媒介环境学的视角来审视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无论使用者还是规制者都应充分认识新媒体带来的媒介宏观价值与权威的消解,微观“圈子”及传播类型的聚合。要看到媒介技术的发展导致媒介环境的巨大变迁,同时媒介环境变迁带来的绝大社会变革,注重在新媒体消解与聚合的媒介冲突与演进过程中达成媒介生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张屹 《报刊之友》2013,(3):15-16
新媒体广告应该凸显体现新媒体的交互特点,即用户和新媒体广告能够互相作用。沉浸是用户潜心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是精神高度集中的一种状态。沉浸和交互看似矛盾,但在新媒体广告设计中必须做到使两者有机统一。新媒体广告应该有吁请用户介入其中,同时能够使其沉浸其中的召唤能力,从而避免用户对广告的心理抵制。沉浸与交互是新媒体广告设计的重要法则。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朱至80年代,“新媒体”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新闻界、学术界和科技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近年来,以互联网和手机为用户终端的新媒体传播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将人们置身于信息的包围之中,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可接受的信息资源。新媒体对人们的生活越是具有正面的便利作用,越是可能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面对这些负面影响,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这些问题,真正做到扬新媒体之所长避新媒体之所短。  相似文献   

20.
时空紧张感:新媒体影响生活的另一种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关注新媒体渗透日常生活后所带来的一种负面后果——时空紧张感现象,认为新媒体技术本身的传播特性和载体、功能设计,影响并加剧了时空紧张感的形成,同时指出现代社会的整体环境变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文章认为,新媒体使用者应当警惕技术的异化,并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媒介的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