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唐宋“以禅入诗”、“以禅喻诗”之风蔚为大观,且几乎波及绘画、音乐、雕塑等所有艺术门类,在中国诗歌史、文学史、艺术史产生了深远而深刻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禅宗对中国诗学、文学、艺术的影响不亚于其宗教价值,探究禅与唐宋诗学之间的因缘也因而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学术意义。近些年来,论及这方面的专著和文章为数不少,然而,张晶先生的新作《禅与唐宋诗学》,却为  相似文献   

2.
从逻辑上说,以诗明禅和以禅喻诗,是相互并行不悖的——前者是为了禅而借用诗的形式,后者是为了诗而引申禅的思想。正是这样两个方面,构成了禅与诗学的双向运动。所以,皎然所以要作《诗式》的意义,就需要我们的追问了。 皎然为什么要写《诗式》?或者说,他说《诗式》的动机是什么?唐释福琳《唐湖州杼山皎然传》记御史中丞李洪移官湖州:  相似文献   

3.
禅,是梵语“禅那”的简你,意指“思维修”式“静虑”即“静其思虑”,“静中思虑”。禅,作为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起源于古印度的瑜伽,是人与宇宙冥合的智慧,曾对我国的文学艺术产生过重大影响。以诗谈禅、以禅趣入诗,自六朝以来就有很多尝试,支遁、慧远、谢灵运等人作出了一定  相似文献   

4.
禅诗是一种高品位的哲理诗。它既具备诗歌的美学特征,有诗趣美,又包蕴禅宗的哲理内含,有禅趣美。唐宋以后,佛教中衰,禅诗不现于世久矣。散存于卷帙浩繁的佛学典籍之中的禅诗,虽有逾万之数,但如断线之珠,尘封泥垢,幽光难显,鲜为人知。台湾学者杜松柏先生潜心内典,遍览禅籍,于禅诗情有独钟,不忍心这些禅苑花锦彩散色凋,集得禅门开悟诗二百首,用慧心妙笔,详加析论。禅诗高境,复现于兹。一册在手,犹如睹古锦一段,五彩逼目,诚研习禅学诗学之大助也。 全书分为四十一章,每章都是一篇或长或短的论文,围绕一个专题,先介绍禅宗人物,禅门公案以及其他背景材料,再引出一首或一组与之有关的禅诗予以解说,以帮助一般读者理解和欣赏禅诗。论文涉及禅宗的特征、禅宗的五宗二派的大师级人物、三十多则著名公案以及禅与诗词的关系等方面,合而观之,严然是一部自成一体的禅宗史。 禅诗常以比兴为体,曲喻多方,举凡山川风物、花鸟虫鱼、世情百态均无不可纳之入诗。这与禅宗悟道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禅师讲究绕路说禅,最忌一语道破,所谓“言语道断”是也。初入禅门的僧众,往往不谙此理,动辄刨根问底,想弄明白什么是佛,结果总是碰壁。禅师不是以拳脚相赠,便是答非所问,什么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禅宗茶道悟的是“中国禅”,突出直觉智慧,落脚到肯定生命(道)和肯定人生(儒),释、道、儒统一于茶道正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日本茶道流派虽多。本质上仍属禅宗茶道,但悟的是“日本禅”.其思想特征是追求空寂、轻生喜天、以死为关和“物之哀”等。仅就“禅”而言.中国禅传入日本已经形成了日本禅.日本禅比中国禅更地道.就“禅宗茶道”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阅读文艺作品时会发现,古代一些诗歌往往以“无题”作题目。对此一些青年读者感到不好理解,不知“无题”始于何时,是何意思。说起“无题”诗,不能不提及李商隐。张采田云:“无题诗格,创自玉溪(即李商隐,他字义山,号玉溪生),且此体只能施之七律,方可婉转动情。”对“无题”的另外一些解释是,诗人对内容有所忌讳,或有难言之隐,不便于直接揭示题旨,便以“无题”名之。另一种看法认为“无题”诗乃诗人别有寄托,“托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朱鹤龄《李义山诗注》序)。  相似文献   

7.
“临时抱佛脚”是民间流行的一句俗谚,流传已久。明代张谊对此俗谚的来源做过解释,他在《宦游纪闻·抱佛免罪》中说:“云南之南一番国,其俗尚释教。人有犯罪应诛者,其国主捕之。其人恐,急奔往某寺中抱佛脚,知悔过,愿削发为憎,不敢蹈前非。主许之,竟贳其罪,遂髡发环耳,披禅衣,守禅教。故其国人为僧者多。常有人入中国,皆自称番僧,而莫知其故。俗谚云:‘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盖本诸此。”张谊认为这一俗谚起源于“云南之南一番国”,不可信。其实,早在唐代就已经有了“抱佛脚”的说法,如盂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  相似文献   

8.
钱钟书以山水绘画与美人装束喻含蓄,拈出古今中外文家的有关论述,对文艺创作规律中这一审美趋向作了深入精微的探索。王士桢《香祖笔记》云:“余尝观荆浩论山水而悟诗家三昧。其言曰:远人无目,远水无波,远山无皴。”谢茂秦《诗家直说》:“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妙在含胡,方见作手。”这是以山水淡远比文词含蓄之美。  相似文献   

9.
从屈原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对君王都有一种单恋情结。无论走到哪里,不论受到什么样的虐待,心之所系,情之所钟还是魏阙之上那个君主,简直是朝思暮想,生死以之。《离骚》中“香草美人”之喻不是凭空想出来的,那心情与失恋差不多。李白有诗为证:“却望长安道,空怀恋主情”,够直露的了。贾谊先见宠,后见疏,到了长沙整天痛哭流涕,情同弃妇。杜牧的《阿房宫赋》所描述的情景:“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说的是宫女望幸,用之于历代怀才不遇的士子渴望见召的心情也很…  相似文献   

10.
柳亚子《论诗六绝句》中,论及晚清倡变法维新之先进、创“新派诗”的著名诗人黄遵宪时,用“时流竞说黄公度”一语,盛赞其诗。何为“新派诗”?因晚清弥漫诗坛皆仿古之气,无关社会现实。有感于此,黄遵宪“以为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今之世异于古,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遂摒旧时文人叹老嗟卑之小我,国事、天下事,事事入诗,并自命“新派诗”。  相似文献   

11.
<正>以“怨”言诗是中国诗学中一个重要传统。古人对作为诗学批评概念的“怨”的重视由来已久。孔子提出“诗可以怨”,被汉儒解释为怨刺上政,说明那时的诗教观;屈原以芳草美人自况,以自慰失意,他可说是“哀怨起骚人”的典型;处于文学自觉时代的陆机提出“诗缘情”的纯文学主张,而这“情”自然包括了怨情。于是诗歌创作渐渐离开儒家诗教,摆脱对政治的依附而独立发展。刘勰亦有“蚌病成珠”的说法,认为好的诗歌是郁结和发愤的结晶。齐梁时期最为杰出的诗歌批评家钟嵘在其素有“百代诗话之祖”之称的著作《诗品》中,极大地拓展古来诗“怨”的传统。孔子认为诗歌可以“兴观群怨”,四者排列中“怨”只是排列在最末位的作用,而钟嵘重视诗可以排解怨情作用,把怨诗置于较高品位;且发展“怨”的内涵及其外延。钟嵘发挥了诗“怨”的观点,强调诗歌要抒发怨情,并把它贯彻到具体的作家批评之中。本文我们试以《诗品》以“凄怨”批评的各家作品为例,体会钟嵘以“怨”评诗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2.
舒兹《蚱蜢:游戏、生命与乌托邦》是游戏哲学经典之作,它在写作风格上也独具一格,甚而可谓以“游戏”方法探究“游戏”定义。其以戏剧和寓言的形式书写哲学,实质上延续了古老的诗与哲学之争。对之进行批判性考察,旨在提示“哲学风格”对于哲学研究之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读《六一诗话》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宋文坛巨率欧阳修以诗、词、文及史学著称于世,而于诗论诗话亦颇有建树。其中尤可道者乃其熙宁四─—五年(1071-1072)间退居汝阴时所作的《六一诗话》。虽然这是一本如著者所自称的“集以资闲谈”的诗话,并非作者特别经意用心之作,但今读此书,甚感于治诗话、诗论及史学颇有助益与启发,尚有可注意与议论者。兹略抒鄙见一二,以就教于同好。我国古代是个以诗闻名的国家,说诗论诗之事早已有之,并非自宋代始。但以“诗话”标明的说诗之著作则始于欧阳修的这部(六一诗话)。受(六一诗话)影响,此后以“诗话”命名的说诗之作纷纷而…  相似文献   

14.
蒲向明  焦福维 《档案》2024,(2):49-57
陇南诗碑与题壁诗,在文学风教方面表现为明显的文化辐辏状况,其中心在伦理教化,有丰富的地域内涵和鲜明的民间性特征,文学风教特性主要表现在:题咏讲究“翰藻”,以美启志,以诗化育;倡扬“慕贤”,以先贤遗风,释怀古之幽;以诗养德,品有华美,信守“安道苦节”;崇儒风雅,颂挽乡贤,嘉美“义善之举”。能区分“文”“笔”并注重二者之间的依存关系,通过情感激发与调节,熏陶后人,以契合社会规范。  相似文献   

15.
情系燕園     
回想人到中年时,踌躇满志,我在业余之暇最喜欢“床前明月枕边书”。如今自我感觉还好,毕竟渐入桑榆,老之将至矣。一样的明月光,一样的枕边书,可我却爱“醇醪薄醉思旧时”。特别是四年的大学生活,像是关不紧的闸门,不绝如缕地渗出难忘的记忆。我是“解放牌”大学生,建国初从香港回来,随即跨上北京那风景如画的燕园。——清新自由的空气一洗殖民地市尘的污浊,顿觉换了人间。如果清华园像散文,那么燕园像诗。——这是朱自清先生的妙喻,萦系脑际几十年了;不仅是它的形象化,而且还道出了燕京人的思念。像诗,内蕴太丰富了。湖光塔影的抒情,自然别有一种诗味;然而令人难以忘怀的,却是当年未名湖畔诗般的学习生活,和同窗好友的那种耳鬓厮磨。燕园情系诗,岂止“像”而已?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儒家的“诗教”和“乐教”为阐述重心,通过阐发其思想义涵和理论渊源,彰显其寓教于乐的道德内蕴,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借鉴儒家“诗乐之教”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历代诗家对“白俗”一词褒贬不一。本文试从白居易的思想方面分析与“白俗”之联系。白居易的思想集儒、道、释三家为一体 ,他又是一个以“中人”、世俗人自居的中唐士人的典型 ,其诗歌语言通俗易懂 ,题材丰富 ,擅长描绘人类普通的“七情六欲”。白居易的“俗”是与古代文人的“雅”相对应的接近普通人生活的“俗”。也正是“白俗”才使白居易的诗令人喜爱 ,流传甚广甚远  相似文献   

18.
提起书评,大概没几个人会想到它还有别的什么模样,人们大多只注意到它风格上的多样性或应该有的多样性,而忽略了一个平凡的问题:其形式是否也该多样?如果以人为喻的话,风格只能是其气度,而体裁才是模样。人有模样之别,书评呢,无疑应有体裁之分,要改变书评“千人一面”的沉闷状况,除风格多样外,“模样”的多样和更新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IntePDM是武汉天喻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天喻 CAD系列产品中的一员,作为一个企业级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 IntePDM是“ 863/CIMS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发展项目”招标的唯一中标产品。其最新版本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一个独立于应用的 PDM系统, IntePDM能够以多种方式集成各种基于 Windows平台的应用系统。通过与 CAX工具软件及其它应用系统的集成, IntePDM实现了对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应用系统的协调与控制,使之与 IntePDM成为统一的整体,从而达到提高产品开发效率的目的。 IntePDM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和客户机 /服…  相似文献   

20.
李沛 《湖北档案》2022,(9):28-30
<正>随州历史悠久,曾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及其父亲杨忠的封爵之地。公元581年,杨坚以“受禅”的名义代周称帝,并以其曾经的封爵地——随州为新王朝命名,取国号为“隋”。可以说,随州乃杨坚建国的滥觞之地。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极其少有的以地名“随”(今湖北省随州市)命名的王朝。在历史上,一个地名、一个爵号、一个朝代的国号,三者能够相同,实属罕见。随州与杨坚、隋朝有着怎样的联系?笔者结合史料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