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军 《大观周刊》2013,(8):189-189
新课标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时间的紧密结合。”我们研究小组进行了共同探讨,明确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是一个整体的活动,听、说、读、写、搜集、分析、整理都一定要落到实处.这样才能是学生真正活动起来,学生的语文的素质才能真正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教育形态中,在教学课堂上更为注意的是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高效性,我们在日常语文科目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了解、掌握学生的学情,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并加强对学生自学方法的引导,借以实现语文学科高效课堂的构成。  相似文献   

3.
仁青先 《大观周刊》2011,(10):150-150
虽然语文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但语文教育中的德育并不能自行实现,因而教师必须积极开展师生互动的探究式学习。寓思想教育于语文训练,使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成为自觉。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的人文精神得以提升,生活品味和道德得以提高。语文教师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悉心关注学生人性、个性、情感和道德,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音乐,才能使语文教学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使语文教学淋漓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  相似文献   

4.
拉毛措 《大观周刊》2012,(34):305-305
语文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百科之首,只有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完美结合,才能让我们悠久的千年文化体现他博大精深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这是我们新时代教师、语文工作者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学习语文.课堂是体现学生主体的主要阵地.也是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所。只有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真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把课堂交还给学生的教学思想,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参与、主动学习的主体意识。为此.创设灵活多变的语文课堂应是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质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文杰 《大观周刊》2012,(34):300-300
语文是一门应用广泛,接近生活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与凸显,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成长。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这就要更新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羊着措 《大观周刊》2011,(20):58-58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学生虽然从牙牙学语就开始使用它,但是要想真正把语文学好,却并非易事。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总会感到一些困难,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越须潜心设计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怎样去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创造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孙凡 《大观周刊》2012,(10):174-174
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尊重教育规律的体现,也是我们对过去的传统语文教学做了深刻反思之后的必然选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也是教学的根本目的。那么怎么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呢?我认为要达到这个“理想境界”,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靳春慧 《大观周刊》2011,(40):148-14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不断推进,如何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新课标教学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主要问题。因此语文课堂必须呈现出新变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这一任务。  相似文献   

10.
石蕊 《大观周刊》2011,(33):205-205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应牢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把学生看作是发展中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学习的潜能,我们要走近学生,让学生多体验、多感悟,引领学生去发现、去创造,这样才能对这些有障碍的孩子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补偿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缺陷,使他们在德、智、体各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1.
魏海云 《大观周刊》2012,(31):257-257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使他们成为语文教学的主体,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其个人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语文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李芳 《大观周刊》2011,(20):50-50
新课程要求教师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语文素养形成的重要一环。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的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范秋云 《大观周刊》2011,(23):198-198
本文从高中语文审美能力的重要性谈起,强调语文教学成为发现、审视、鉴赏、品味、升华、创造美的过程,我们教师才能真正担当起为了学生的一生负责这一责任,而学生的自主性才能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4.
巴金文 《大观周刊》2012,(24):273-274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我们的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缺乏一种把教学理念转化成为鲜活的教学行为的勇气与努力。我们要不断探析初中语文新课标,转变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切实融入新课程改革,与新课程同行。因此,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和强制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5.
汤建 《大观周刊》2011,(48):152-152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我们语文教师对自己角色不断有新的认识,不管自己扮演什么角色,我们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师,千万不要让考试控制了我们的思想,别让“八股”式课文分析束缚我们的教学,在教改深入的今天,把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良好语文习惯培养起来吧,这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6.
王亚青 《大观周刊》2013,(5):166-166
《新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里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中所处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师要真正发挥导的作用,就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把自主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语文实践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李学冬 《大观周刊》2011,(27):150-150
纵观语文教学,教师在教语文上尽管倾注了不少的情感,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但往往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不浓,收获不大,成绩总是提高不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费时费工,而收获颇少的情况呢?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没有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只是一味地重视给学生灌输知识,不重视学生的内在潜能的发掘。在课堂上,教师把自己扮演成主角,学生始终都是配角,没有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的地位。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语文课堂才会显得生机勃勃,从而真正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实效。  相似文献   

18.
高焱 《大观周刊》2012,(23):154-154
新课改中的中学语文教育意在形成教学相长的教学环境,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之中陶冶学生的心性,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蕾 《大观周刊》2012,(35):229-229
我们都知道,语文课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  相似文献   

20.
语文可以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我们要把握好课堂教学,展示在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才能打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情趣盎然。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从课堂人手,课堂是实施学生创新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