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夏秀红 《大观周刊》2012,(27):31-32
歌唱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也是声乐学与心理学的一个交叉学科。它深化和发展了传统的生理教学法,为声乐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歌唱时心理方面的理论依据,把握教学与歌唱心理的互促关系, 并为学生解决歌唱时胆怯等不良心态提供帮助。现就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怎样把握教学与歌唱心理的互促关系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欧阳晓敏 《大观周刊》2013,(11):363-363
传统的声乐教学,学生对于自己本身的歌唱器官没有一个形象、直观的了解;学生严重缺乏现场演出的机会;学生对于自己的真实的声音和台上的表现没有客观的印象等等。因此,声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那我们该如何面对现实,如何在声乐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及运用多媒体教学有何作用?本文作者就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谈谈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3.
解决歌唱的呼吸问题,是解决声乐教学的基本的问题,特别是对初学声乐者更为重要。文章从歌唱呼吸的重要性,呼、吸的生理技能和及时纠正不良的呼吸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冯伟 《大观周刊》2011,(32):197-197,191
把握好歌唱中的美感是学好歌唱的核心之一。歌唱缺乏美感必将使歌唱失去其自身应具有的审美价值.甚至于把歌唱引向歧途,文章主要阐述笔者关于获取歌唱美感的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5.
唐小强 《大观周刊》2012,(13):270-271,266
歌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音乐表现形式。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歌唱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它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培养学生唱歌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享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是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当前歌唱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的歌唱教学方法和形式过于简单化;学生缺乏变声期的引导;歌唱教学边缘化;学生的歌唱基本技能知识平乏;教师追求歌唱教学形式而失去了课堂实效;歌唱教学中不注重合唱等等。本文针对当前歌唱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结合多年的歌唱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6.
荆晶 《大观周刊》2011,(51):68-68
声乐练声曲是声乐学习者掌握歌唱技巧,系统科学的方法的手段和主要途径,是提高声音和嗓音训练学习的重要环节。练声曲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有些学生对此认识不足。仅仅认为是为置在唱歌前打开喉咙而已。然而,对学生歌唱的发声训练是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学生的基本功,它决定了未来歌唱学习者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练声曲的作用是让你养成正确的发声习惯,使它成为你的第二天性。”  相似文献   

7.
王桂英 《大观周刊》2011,(14):227-227
文章对如何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只有歌唱姿势与科学的发声方法(即保持"打哈欠"状态、歌唱的呼吸、支点的感觉)协调统一才能在声乐训练中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  相似文献   

8.
李明 《大观周刊》2013,(11):366-367
嗓音功能本身是每个人生来固有的.但是唱得动听的能力却主要是训练的结果。歌唱是通过用特殊的方法——多方法的语言来训练嗓音功能而获得的.这是因为人体的各发声器官在歌唱时运动状态和它们间的相互协调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主要是依靠声乐老师把自己歌唱发声的感受、体验、歌唱的经验和方法.通过通俗的、精炼的、准确的、形象的、生动的教学语言传递给学生并指挥他们的发声器官协调配合.让他们歌唱.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歌声。进行判断、评价、提示,再应用教学语言。引导他们逐步调节、校正发声机体,使之找到正确的歌唱方法。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好语言教好声乐课.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点自己的经验体会.这些经验也同样运用于中小学音乐教学。  相似文献   

9.
周扬 《大观周刊》2011,(45):133-133
声乐技巧学习是声乐教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从存在于技巧学习中若干认识上的误区进行学理性的分析和探讨,排除本能发声意识对歌唱技术的影响,建立正确的歌唱概念,才能进一步提高声乐演唱技巧。  相似文献   

10.
乌仁高娃 《大观周刊》2012,(38):284-284
随着歌唱艺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声乐艺术的审美有了进一步的提,蓬勃发展的声乐艺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掌握科学的发声法,也就成了我们歌唱训练中的首要任务。日常的歌唱训练中,我们除了做一些呼吸训练,共鸣训练,语言训练外,还要注重树立正确的声音形象、真假声、中高声区的统一、软腭的控制等几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张沛芳 《今传媒》2012,(3):141-142
随着歌唱艺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声乐艺术的审美有了进一步的提,蓬勃发展的声乐艺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掌握科学的发声法,也就成了我们歌唱训练中的首要任务。日常的歌唱训练中,我们除了做一些呼吸训练,共鸣训练,语言训练外,还要注重树立正确的声音形象、真假声、中高声区的统一、软腭的控制等几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2.
高渝君 《大观周刊》2010,(41):134-134
舞台表演是培养学生在演唱中舞台实践的能力。熟悉舞台及观众才能锻炼学生歌唱的心里素质,增强学生声乐演唱的技能和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3.
刘靖 《大观周刊》2012,(46):44-44
喉头问题作为歌唱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在歌唱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喉头位置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歌唱的效果。本文将结合作者在实际的演唱与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全面细致的阐述喉头的位置问题,并以男中音声部为例子,分析各种关于喉头位置的问题。试图通过分析和解决喉头位置的问题,能够更好的解决关于喉头位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王祖明先生的文章《对播音发声的声音位置的辩证认识》中的某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播音发声的声音位置只能是根据表达需要在人中至头顶的区间移动;播音发声通过声挂硬腭和声束在硬腭的前后位移来解决声音的靠前与靠后问题;“声音位置”的简称应该使用“声位”而不是“音位”;播音发声与歌唱发声是两种不同的发声方法,不同意“歌唱和播音的基本发声方法是一致的”的观点.播音发声训练和研究可以借鉴歌唱发声的某些方法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在申报图书选题时,很多人会面临这样的情况:自己精心策划的选题,往往会被总编以类似“同类书太多,没有创意”的理由否决,而被否决的可能是还不错的选题.笔者认为,很多选题被否决,不是因为选题本身有问题,而是在于选题策划书的撰写过程中,方法技巧没有把握好.“同类书太多”,说明这个选题市场竞争激烈;“没有创意”,对于图书来说就是没有市场竞争力.那么,什么样的选题策划书才能做到可信、有效,从而使自己精心策划的选题能够顺利通过呢?  相似文献   

16.
正追星族大多讨厌自己,同时也厌恶自己的生活,但却无法改变现状,于是只能藉由羡慕或崇拜另一个人,来逃脱不甘于平庸的那份焦虑感;事实上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教育没有教导人从肯定自我之中发展出实现自己的创造力。羡慕别人显然是一种缺乏创造力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追星族大多讨厌自己,同时也厌恶自己的生活,但却无法改变现状,于是只能藉由羡慕或崇拜另一个人,来逃脱不甘于平庸的那份焦虑感;事实上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教育没有教导人从肯定自我之中发展出实现自己的创造力。羡慕别人显然是一种缺乏创造力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荆晶 《大观周刊》2011,(51):63-63
在歌唱艺术中,声音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声音的灵魂。”声”与”情”的完美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在歌唱的学习与训练中,要正确处理声情关系,注意避免走进重声轻情、重声轻字、重情轻声、声情脱节等误区,使歌唱提高艺术水准,真正达到声情并茂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9.
马克 《出版广角》2015,(13):114-115
韩德森是美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最重要的歌剧批评家之一.《歌唱艺术》一书是韩德森逝世后,由友人编辑而成的纪念文集.作为一个职业批评家,韩德森的批评视角非常独特,《歌唱艺术》对于理解19世纪的美国歌剧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朱健佳 《大观周刊》2012,(14):179-179
所谓自主管理能力.就是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一种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自我教育,也就根本不可能有正常的教育。”只有“促进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能力,才是真正的教育。”如果没有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能力.教育就难发挥其效能。教育是一个从外部向内部转化,从外部的德、智、体教育内化为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过程.其目的就在于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