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炼钢为绕指柔”出自“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西晋刘琨《重赠卢谌》)。意思大概是:谁能料想一柄钢剑经过千锤百炼,竟然柔软到可以缠在手指上。百炼钢成绕指柔喻义广泛,现在我把它用在一年级小学生指读能力的培养方面,是有一番道理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刘琨与卢谌的赠答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引刘琨的诗,现存者只有《扶风歌》、《答卢谌诗》和所谓《重赠卢谌》三首,但历来得到很高的评价,刘勰称为“雅壮而多风(《文心雕龙·才略》),钟嵘称为“有清拔之气”(《诗品》),刘熙载以为高于建安时代的刘、王与太康时代的潘、左;可是历来对他的研究其实很不够,即如赠卢谌的那一首五言诗(“握中有悬璧”),自从《文选》(卷25)选入该诗并题作《重赠卢谌》以来,人们一向都这么称呼该诗,其实这是很不恰当的。《晋书·刘琨传)云: ……(琨)竟为段匹磾所拘,自知必死,神色怡如也。为五言诗赠其别驾卢谌:“握中有悬璧……”琨诗托意非常,憩畅幽愤,远想张、陈,感鸿门、白登之事,用以激谌。谌素无奇略,以常词酬和,殊乖琨心,重以诗赠之。乃谓琨曰“前篇帝王大略,非人臣所言矣。”然琨既忠于晋室,素有重望,被拘经月,远近愤叹……会王敦密使匹磾杀琨,匹磾又惧众反已,遂称有诏收琨。初, 琨闻敦使至,谓其子曰:“处仲使来而不告我,是杀我也。死生有命,但恨仇耻不雪,无以下见二亲耳。”因从歔欷能自胜。匹磾遂缢之,时年四十八。子侄四人俱被害。可见刘琨去世前不久曾先后赠给卢谌两首诗,前一首即“握中有悬壁”;稍后“重以诗赠之”。卢谌对刘琨  相似文献   

3.
读“hái”,还是读“huán”?编辑同志:我们有几位老师在上课当中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泌园春·雪》毛泽东)和“等到重阳日,还来看菊花”(《过故人庄》孟浩然)这两个句子中的“还”字,到底读作“hái”好还是读作“hu...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第二册陶铸的《崇高的理想》中,有“衣锦还乡”这个成语。课未注“衣”的读音。这里的“衣”作动词用,当“穿”讲,查《汉语成语词典》,“衣”读yi音。但《现代汉语词典》将“衣锦还乡”的“衣”放在第一声,读yi。“衣锦还乡”的“衣”到底该怎么读?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古诗两首》中的《山行》,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写的。诗中“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字,在教材生字表中标读“Xié”。依我愚见,该字在这里应该读“Xiá”才正确。  相似文献   

6.
陈燕香 《福建教育》2005,(10A):50-51
吴亚萍老师的《“读”学生和“读”教材》(刊于本刊2005.2—3)对课堂教学如何做出整体性的策划与设计,给予我们专业的引领和理论的启迪,也引发我对如何“读”教材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读“闲书”     
小孩子最愿过春节,有好东西吃,有新衣穿。春节来临的标示是父亲在书房写春联,印象最深的是,他常写:“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父亲三十多岁之前已长髯(rán)齐胸。他秉(bǐnɡ)烛夜读时,不像小说中的美髯公关云长那样读兵书,而是读《尔雅》《伤寒论》和带插图的《本草纲目》等。用现在的话说,这都是父亲的“专业”书。喜欢看闲书(当时对小说的通称)的是母亲。她幼年读过私塾(shú),做姑娘时手不释卷,出嫁时,诸般嫁妆齐全后,曾外祖父又让人专门制作一个大楸(qiū)木书箱,分成两格,将诗词小说尽排其内。母亲深信世…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六·三制《生物》第一册的“课外读”,充分体现了新教材的灵活性和创新意识.它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精神.笔者就“课外读”的特点和作用进行了分析.一、“课外读”的特点《生物》第一册共有“课外读”40篇.上册29篇、下册11篇,大都是寓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性文章,其特点可分两个方面:1.形式灵活,符合认识规律在40篇“课外读”中,连环画式的有4篇、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汉语词典》上,长有两种读音:“chang”、“zhang”在句中或词中该读何种音,必须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确定。初中《语文》第三册教材中,《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人物“阿长”的“长”该读哪一种音,教师们众说纷纭。那么我们该如何称呼这位对鲁迅先生影响极大,令他念念不忘的乳母“阿长”呢? 笔者曾注意到,在《语文天地》杂  相似文献   

10.
“澎”字读音小议五年制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第10册《穷人》一课中有一词“汹涌澎(peng)湃”,找认为“澎”了读“”是错误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注解:“澎”(png),只用于我国台湾海峡中的群岛名──“澎(png)湖列岛”,而无其他注解。“澎”(png...  相似文献   

11.
思考之一:要走进文本。切莫“雾里看花” [反例]《赠汪伦》一课的教学 第一步,读诗歌《赠汪伦》。 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 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1)凭想像分组表演多种赠别的情境;(2)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赠别的画;(3)喜欢音乐的小朋友到电脑前点击适合表现赠别的乐曲,并配乐朗读。  相似文献   

12.
目前,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生物学科的课外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大量的“课外读”则为生物课外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素材。以1995“年人教新版初中《生物》第二册为例,在38个章、节中,有25个章、节安排了一课外读”的内容。在使用新教材一年来,我们围绕课本中的“课外读”,在部分学校开展了一些,课外实践活动,现将做法和一点体会简要介绍如下。一、结合“课外读”开展课外活动,要把活动放在第一位对课外活动,不能片面地理解成课堂教学的延续。在课外活动中,指导教师的一个非常主要的工作就是设计实践活动。在这方面,“课外读”为…  相似文献   

13.
杨顺仪 《学语文》2011,(3):61-61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选了李白的《蜀道难》一诗。其中有一句“琳崖转石万壑雷”,搜索网上的朗诵带子,不少朗读者读的多是“冰崖zhuan(转)石万壑雷”,就是一听学生。他们也是这样想当然地读作“zhuan石”。我们认为此句该读为“琳崖zhuan(转)石万壑雷”。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一定要在多读课文的基础上备课,这一点几乎所有语文老师都从思想上认同了,但观察发现,真正能践行者却为数不多。笔者最近以反复读书的方式备《望月》(苏教版第十册)这篇课文,体验十分深刻,教学之后,感悟更深,遂称这样的备课为“读备”。现将“读备”《望月》的过程略述如下,以期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拜读了2000年《小学语文教学》第2期刘伦斌、支玉恒二位老师的《反思“带着问题读”》一文(以下简称《思》文),又拜读了第5期袁斌等老师对《思》文提出的异议(以下简称《文》文)。笔者愿直陈己见,与袁老师等商讨。 一、搞清《思》文文题和内容的确切含义 1.从文题看,(反思“带着问题读”),就没有全部否定“带着问题读”的意思,而是探索怎样提出问题,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2.从内容看,《思》文开头就说:“带着问题读”是指阅读课上学生阅读课文时,教师先布置几个思考题,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这些问题。这里的“问…  相似文献   

16.
《桂林山水》中“啊”的变读朗读是一种口头的语言艺术,它是利用语音的多种手段传情达意的。小学五年制语文教材第九册《桂林山水》一文中,“啊”在全文中共出现六次,每次出现该怎么读呢?我认为这六个“啊”应该有四种读音,而这四种读音中,竟没有一次是读“8”的。...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2008,(10):54-55
问: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25课《古诗两首》)中“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字,有人主张读shuāi,也有人主张读cuī,说这样读才押韵。到底应当怎么读?  相似文献   

18.
我有一名学生叫余颖,读高一,她能全背诵高中语(人教版)第一册第二单元的四篇课(《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我与地坛》《花未眠》),她理应成为“名人”,所以别的班级也邀请她“巡回背诵”。我跟她说:“也许,全中国的学生中,只有你能做到……”  相似文献   

19.
浅谈“看图读拼音识字”的教学江苏戴成锦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在刚入学儿童学习了汉语拼音之后,在识字之初,看图学词学句之前安排了“看图读拼音识字”的教学内容。这部分教材的内容分为两组,每组6课共12课,识字66个,学会17种笔画名称和生字的...  相似文献   

20.
在“读”中理解课文──“九义”教材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1课《回声》教例评析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史思之(教例)教学要求:1.读懂每个自然段,理解内容。知道什么是回声及回声是怎样产生的。2.理解词句。掌握5个生字和有关词语,会按课文内容填空并读句子。3.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