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六课工农业齐飞跃教学目的:使儿童了解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工业和农业必须同时并举的道理. 教学时间:一教时要点:在优先发展重工类的条件下,工业和农业必须同时并举。内容提要:1.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呢?因为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力量,没有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我国就不能摆脱穷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根本改善人民生活,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特别工业中的重工业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只有重工业发展了,才能供给发展轻工业所需要的机器和装备;才能供给使农业迅速发展所需的各种农业机械、化学肥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宁波市北仑区在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临港型大工业的同时,切实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以五星村个案为调研和分析样本,提出了在临港型大工业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条独特路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等教育的发展,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初、高中、共大和农业中学的毕业生回到农村去。在农村,这一批批知识青年,到底是建设农村的力量,还是家庭、社会的包袱?他们在想些什么,在干些什么?人们是怎样看待他们的?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去东里乡进行了一次调查。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个时期,我国高校掀起了联合热。联台的主要理由是学科互补、资源共享.可以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科更快地发展。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我国高校到底应该建设怎样的学科结构模式?从现行状态向什么模式结构发展比较有利?目前进行学科结构优化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等等。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建设新型办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在“一天等于二十年”的飞跃发展的伟大时代。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掀起了多快好省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工业和农业正以惊人的规模和速度向前发展。为了适应生产大发展的需要,全党全民正在大办教育,因而教育事业也开始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教育、教学的大改革,各地学校也正在着手开展。在教学改革运动中,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必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决不要安于中游,更不可甘居下游。中学历史教学根据什么去改革?改革什么?如何改革?这些根本性问题的解决,有待于大家在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列宁、邓小平在推进和指导各自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对管理问题的研究。比较他们在研究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笔者发现,两者有着许多的共同点。 一、都强调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究竟起什么作用?对于这个问题,列宁有着明确的回答。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建立在机器大工业的基础上,机器大工业要求有“精确、诚实、细密、  相似文献   

7.
如何看待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采取何种政策以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这对于工人阶级政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方面,列宁做了开拓性的工作,并有着系统的论述。今天,我们重温列宁的教导,仍能得到莫大的教益。一列宁一贯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把他们看成是同工人、农民一样的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在社会生产方式条件下,生产力要有大的发展,除了革命政党的正确路线而外,主要的是靠科学技术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党的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确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这条总路线是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发展,它集中地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它的实质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地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尽快地把我国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革命已开始走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那就是在继续完成经济战线、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逐步实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条件下,工业和农业并举;在集中领导、全面规划、分工协作的条件下,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这三个“并举”,是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基本内容的一部分,是举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全国地方工业遍地开花,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个中小型企业出现;原有工厂的生产任务也是直线上升,有的翻一番,有的翻好几番。在工业生产大发展的情况下,就发生了劳力不足这样一个关系到跃进速度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二:一是增加劳动力;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目前工农业生产同时大发展、劳动力资源不是很富裕的情况下,不可能完全或主要依靠增加劳动力来解决问题,而且过份的强调增人也不符合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精神。解决办法,根据中央的指示,只能是“增产、增事、不增人”,换句话说,就是尽量在原有人力的基础上完成大跃进的生产任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大批文学新人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在文艺园地里,给文艺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使文苑充满了蓬勃的生机,这是十年动乱后文坛上出现的一件令人振奋的大喜事,也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一个显著标志。从皖南山乡大步走来的严啸建同志,便是这文学生力军中的值得称道的一员.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发展,促进了全国文化的大普及。特别是近年来报纸、杂志、书籍的出版量与日俱增,一批优秀文章相继问世,形成一种文化的繁荣景象。不过,某些方面也带来了文章写作水平的相对下降。文理不通、文体不正、文采不足、以及错字病句等毛病,屡见于报刊文章和事务文件之中,影响其经世济用功能的发挥。这既是文化大普及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也暴露出语文教学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果不注意提高读写教学质量,就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指出,在当今由工业社  相似文献   

12.
一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国人民以冲天的革命干劲,掀起了一个规模宏伟波澜壮阔的全面大跃进的高潮。全国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为发展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对工业的多种要求,迫使全国城乡必须大搞工业,加速实现人民公社的工业化。公社工业化是客现实际发展的要求,也是客观实际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民族工业正面临巨大的外部挑战。如何越过这道道难关?党的十五大开出了一剂良方——“国有企业集团化”。这不仅是国有企业走出困境,民族工业壮大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的政治决策,其重大的现实及战略意义即将并正在得到实践的证明。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创新空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特别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作了专门论述,强调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并号召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我国大学,特别是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定要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历史贡献。大学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发挥好独特作用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正>如何处理社会主义与商品、交换、货币、价值规律之间的火系?如何处理关于未来社会的经济设想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他国经济发展模式与本国经济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些问题,贯穿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全过程。梳理这一历史过程,对于正确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6.
第四章“十七年”时期的小说大重点:林道静的形象;《红旗谱》的民族风格和朱老忠的形象。一、这时期短篇小说创作的简况1.题材特点:革命历史题材占有重要地位;农村题材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工业题材相对来说比较逊色。2.成绩和问题:与其它文学样式相比,短篇创作受到充分的注意,不仅数量多,而且也出现了一批好作品;一批新人崭露头角,不但带来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也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大课题。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在深化,逐步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的现实。 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形势,设  相似文献   

18.
抗战爆发后,作为大后方之一的黔北地区,一批近代工业兴办起来,城区商店林立,工商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是在抗日战争这一特定背景下受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黔北工商业在抗战时期的发展,无论是对于当时的抗战形势,还是对黔北当时及以后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第四章 “十七年”时期的小说 大重点:林道静的形象;《红旗谱》的民族风格和朱老忠的形象。 一、这时期短篇小说创作的简况 1.题材特点:革命历史题材占有重要地位;农村题材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工业题材相对来说比较逊色。 2.成绩和问题:与其它文学样式相比,短篇创作受到充分的注意,不仅势最多,而且也出现了一批好作品;一批新人崭露头角,不但带来  相似文献   

20.
股份制度是近些年来所提出的一种改革措施,并且在少数地区已经出现。但是,作为筹集资金和组织企业的一种形式的股份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生产不断发展,信用制度日益扩大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那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推行股份制度,对所有制有什么影响?对集体企业的管理有什么影响?对按劳分配有什么影响?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会不会改变?本文就这一系列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