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颖琦 《考试周刊》2013,(48):93-93
在交际中,日本人所具有的"以心传心"意识有"缓冲"功能。在这种"缓冲"之下,听话人提前有了心理准备去接受被拒绝的冲击,因而不会受到伤害,也体现出说话人照顾的心情。因此,在日语的"拒绝"表现中,经常能看到日本人的"照顾"表现。  相似文献   

2.
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学领域中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问题。人是社会性的,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个人"都是在既成的社会生产方式中,使用一定水准的、发展起来的文化,去从事各种活动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人"不仅在整体上是社会的人,在个体上也是社会的人,社会不仅是意识中的"他者"、他物,也是个人的存在方式、生存方式、发展方式,是人的"社会的生命"。一个脱离社会关系的人,其作为人的本质是不完整的,实际上是在向生物状态靠拢。  相似文献   

3.
"人的形象"是人基于对自身的观念性认知而形成的图示概括,它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理论、实践和时代意义。文章对其进行了"解构"和"建构"的完整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传统中"人的形象"主要包括"技术人","理性人"和"经济人",文章在概括它们的主要特征和揭示其理论不足的基础上,重新建构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由"文化人","游戏人"和"信息人"为主体构成的"人的形象",并就其合理性进行阐释,以期能为教育技术学研究提供更为合理的人性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人在世界中"是张爱玲持之以恒的文学主题。张爱玲洞悉了时间不断过去和人必有一死的生存本相,并选择了"向诗而在"与"向死而在"。她以"生命向空间的敞开"超越人的有限与必死,在"现在"的时间与"上海———中国"的空间选位中,与这个世界中的其他存在者展开"爱的交往",建立了人与世界和谐的一种现代范式,指出了在日常世界人的诗意栖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三支队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玲敏 《文教资料》2008,(31):143-145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已经从最初的"自然人"、"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演变到如今的"资源人",即人是一种资源,是有待挖掘和开发的能源.在学校管理中,如何更好地体现人文化,更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应成为学校主要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学生观成为国内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并且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学生本质认识的改观具体表现在:从"机器"走向生命、从"抽象人"走向"具体人"、从"预成"的人走向"生成"的人、从片面的人走向整体的人、从"独裁"走向民主.但在学生观研究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关注和改进.  相似文献   

7.
"作为人的辅导员"命题是适应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趋势,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学转向背景中提出的,高校辅导员主体性相关研究为其提供了理论视角。辅导员应该是"完整的人"、"职业化、专业化的人"、"具体个人"、"关系中自主转化的人"。辅导员作为"完整的人"是一种"生命性存在",作为"职业化、专业化的人"是一种"目的性存在",作为"具体个人"是一种"生成性存在",作为"关系中自主转化的人"是一种"关系性存在"。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在"教育与人"和"教育与社会"两大命题中,更受关注的是后者而非前者,在人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个性化"与"社会化"之间,更受重视的也是后者而非前者.在对"职业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功能"相关研究成果及重要词语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备适应和促进人的发展职业化、个性化以及持续化的功能方面有必要作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人生不仅有"求真"的认识论问题,更有"求善"、"求美"的价值与意义问题。仅在"求真"的认识论问题上,即便人是"在假设的世界中生存",但其前提和域限是"人的世界"已存在,才会有各种假设,而这无须也不容假设,人终归是"在生存的世界中假设"。并且,人的认识论假设依凭于具有一定客观性和确定性的"生存的世界",而不会随心所欲,虚无缥缈。"在假设的世界中生存"这一认识论命题,若越离"在生存的世界中假设"这一本体论前提而被推向极端,便可能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进而导向相对主义、虚无主义乃至不可知论的泥沼。  相似文献   

10.
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教育的主体也是人。针对目前历史教育中诸多忽视"人"、缺失"人"的情况,历史教师应提倡教育中"人"的回归。  相似文献   

11.
儒家的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为人、待人、治人之道三大方面,强调实际管理中关心人、爱护人,展现"仁政德治"、"和为贵"等思想,有不少可资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借鉴之处,如"为政以德",充分发挥管理职能;重视人,"仁者爱人"、"宽以待人;"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举直错枉""用人之长、人尽其材"和施行"仁政"等方面。高校辅导员可以在儒家人本思想这些原则性的教导中得到启示,并结合实践,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2.
教学设计研究中,普遍将教师视为集"全能的理性人"和"完美的社会人"于一身的"完人",这种形象与真实情境相去甚远。在总结教育学中对于"人的预设"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教师作为"复杂人"的形象预设,并认为教师角色的这种"复杂性"体现为教师是"有限的理性人"、"利益的博弈人"和"未完成的人"的综合体,最后探讨了"教师作为复杂人"这一命题对教学设计研究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运用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思想,可以寻找教育领域中压抑人发展的原因。在追求规模化效益的现时代,重视"人"的发展的教育改革,总是难免要面对压抑人发展的阻力,对价值目标的背离不可避免,理想的"人"的教育在一定程度属于大部分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美学思想直接得益于黑格尔、费尔巴哈、席勒,但他的美学摒除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理念,接过费尔巴哈和席勒的人本主义的旗帜,以政治经济学的眼光切入美学和文艺学,使他的美学拥有了独特的政治经济学色彩。黑格尔美学中的"异化"和"复归"、"对象化"和"自我观照"都在绝对理念或精神的统摄之下,而这些观念在马克思的美学中得到了彻底改造,由精神领域转向实践领域;费尔巴哈是在神学体系中观照着人,马克思则将人放置到社会关系中进一步还原,克服了费尔巴哈的抽象性;席勒的美学理想是"完美的人"、"全面的人",还是一种偏于抽象的人的理想,马克思则将席勒的人的理想扩展为一种可以在历史进程中完成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5.
在朗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做到读中有"人",即朗读中要有"人"的发展目标,有"人"的个性表现,有"人"的内心体悟,有"人"的心理情感。  相似文献   

16.
论“以人为本”的企业伦理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代伦理型企业中,人的因素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人为本"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伦理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的企业伦理价值观要求企业在内部经营管理活动中要尊重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在外部经营活动中要"取之于人"和"服务于人"."以人为本"的企业伦理价值观有利于促进企业内部的和谐发展,树立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提高企业的竞争办.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人文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自东之先秦、西之古希腊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要真正理解文本中的真理,就必须将"人与书"的关系变成"人与人"的关系,因为真理是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显现的.在书本出现之前,真理不在"写"而在"说"和"做",真理在言传身教中显见和绵延,自然而然地在人与人的语境中"传""说".然而,书本出、"大伪"现,真理由生命之动进入了生命之静,真理沉睡甚至冻结在了书本的世界里.真理须通过对话方能唤醒其灵动真实的生命之光.人之复归生命需要吸氧,真理之恢复灵气需要进入对话.  相似文献   

18.
人,是一种"不完善"且"可完善"的存在物。当人在种群意义上获得了"类的本质"之后,"不完善"的个体人便具备了"可完善"性,这种"可完善"性表征为主体性和生成性两大特质。确认人的主体性,意味着教育是一种尊重和信任;确认人的生成性,意味着真正的教育是一种唤醒和引领。然而,现代教育无视人的这种特质,把人当作容器来"灌输",当作物件来"加工",进而陷入"物的教育"的歧途。因此,教育必须从人的特质出发,在人的特质框架中进行重建,才能走出自身的悖论。  相似文献   

19.
"人的本质"问题一直是马克思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人的本质"认识过程中具有决定性地位。在批判地继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的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唯物史观,并以此为基础,在"人的本质"问题上,提出"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这既是对"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超越,也是"人的需要即是人的特性"观点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这一命题,苏轼词是按照"美的规律"的能动创造,其作为"人化的自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承载物。深入探讨"苏轼词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为我们古代文学的学习研究提供了的丰富开创空间。文学是人的本体存在的一部分,苏轼词是美的显现,我们在苏轼的词作中品味苏轼,反观自我,以提高人之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