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摔跤     
《体育博览》2011,(7X):191-191
<正>摔跤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竞技体育运动,希腊、埃及、中国以及日本等国家的古代文明中都有摔跤的文字记载。古代奥运会在公元前776年诞生之时,摔跤就是其中的一项比赛,而且一直是历届奥运会的比赛项目。现代摔跤运动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非常崇尚摔跤运动。相传,神话中的英雄捷谢伊——雅典民主奠基人,从雅典女神那里学来了摔跤规则,从而发展了摔跤运动。当时有人这样说:"摔跤是最完善、最全面、最协调的一项运动,它是全部体育运动的结晶。"当时希腊有许多著名的哲学家、诗人和军事将  相似文献   

2.
赵敬源 《拳击与格斗》2020,(4):145-145,147
中国式摔跤是中国最古老的摔跤项目之一,古代被称为摔跤、相扑等。中国式摔跤的素质训练主要是以力量素质训练为主,速度素质为辅,力量素质是指人的整个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肌肉群的工作(收缩和放松)和克服内部和外部阻力的能力。现代培训研究表明力量素质训练是各项素质训练的基础,对大多数运动项目而言,持续开展力量素质训练对运动成绩的快速提高,尤其是中式摔跤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摔跤是中国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古称为角力、角抵、相扑等,有着丰富的摔跤手段和技巧,对运动员瞬间近身的反应及技术动作要求较高。当前英式七人制橄榄球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中国橄榄球运动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技术动作尚未形成专业体系。橄榄球运动员技术动作方面一直处于模仿学习欧美国家阶段。本研究将英式橄榄球这一舶来运动与中国传统项目——中国式摔跤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据其结果建议:发挥中国式摔跤优势,针对中国橄榄球运动员特点,努力提高比赛中的扑搂成功率,以此夯实竞技能力水平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诸多体育运动与竞赛项目当中,摔跤是较为特殊的一种.摔跤的种类有自由式和古典式,二者都被称为国际式摔跤.而国际自由式摔跤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竞技体育运动之一,在奥运会竞赛项目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运动对于运动员有着极高的要求,要求运动员不仅要有极强的体能,同时还要有战术与技术.国际自由式摔跤,是一项有着极强对抗性的运动...  相似文献   

5.
贵刊1994年第三期上刊登的《谁最早使用‘钓车’一词》一文把最早使用“钓车”一词提前了一个多世纪。此前一般认为,“钓车”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陆龟蒙的《钓车篇》(诗)。陆龟蒙的去世时间是公元881年,也就是说,该诗成于公元9世纪,“钓车”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9世纪。该文作者引述公元756年前后在世的唐代张志和于大历九年(公元774年)所做(填)的《渔歌子》词五首(阕)中的第五首提到“钓车子”:  相似文献   

6.
摔跤是最古老的体育竞赛项目,在促进人类进步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总结和探讨世界奥林匹克摔跤运动以及中国式摔跤的发展,认为中国式摔跤墓础广,形式多样,是群众喜爱的一项运动,经过几千年来不断发展,已形成了独具特色摔跤技术,是中华民族体育之瑰宝,应在发展国际式摔跤运动的同时,积极推广中国式摔跤。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摔跤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式摔跤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民族体育运动项目,本研究通过对中国式摔跤的发展历史、中国式摔跤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式摔跤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等方面的阐述,为继承和弘扬中国式摔跤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进行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高尔夫球是苏格兰人发明的吗?当然!但是,根据中国某大学体育系教授梁洪林(音译)在澳大利亚运动历史学会会刊上发表文章认为,高尔夫运动起源于中国。梁认为,中国人发明的这种古老的比赛几乎与现代高尔夫有着相同的内容。中国最早的有文献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943年,这将大大领先于苏格兰历史所记载的1457年。而后者自称这项有益健康的运动是他们发明的。  相似文献   

9.
摔跤运动员属技能类格斗对抗性项目。由于对抗性强、竞争激烈、动作变化迅速和运动强度大。其运动创伤的发生率较高。为加强我省摔跤运功创伤的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摔跤运动的竞训水平。我们调查了1985年1月至1988年10月浙江国际式摔跤(包括柔道)的创伤情况。现将资料予以分析、供运动员、教练员和运动医学者参考。对象和方法一、对象:30名浙江国际式摔跤运动员,其中古典式8人,自由式12人,柔道8  相似文献   

10.
角力     
人与人比谁的力气大?于是,产生了最早的角力比赛。公元前3000年的艺术作品,描绘过巴比伦和埃及的摔跤运动;公元前1500年,印度产生了随意式摔跤的比赛;公元前700年的中国献,对角力赛作了生动的描述;公元前1世纪的日本献,也记载了类似较量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郝新艳 《体育科技》2007,28(4):19-22
运用逻辑推理和唯物辩证方法,归纳总结出中国式摔跤运动国际化发展的文化和传播特征;分析了中国式摔跤运动国际化发展面临的"竞赛制度与国际社会认同度、技术实践与理论研究、网络信息化与时代先进性"等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建设性提出"包容性、科学性、时尚性"是中国式摔跤运动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运动生物力学与摔跤技术动作的教学与训练原有密切的关系。因为摔跤技术动作的顺利运用,都与正确地运用了运动生物力学条件有关。因此,根据人体平衡稳定性、杠杆理、转动力学等原理,了解摔跤动作中的运动生物力学,使技术动作合理而有力。  相似文献   

13.
王佳琦 《精武》2012,(23):27-28
自由式摔跤是世界上最早的竞技体育运动,在中国、埃及、希腊、日本等国家的古代文明中都有记载。本文从分析转动力的基本形式及摔跤中常用的转动动作入手,具体阐述了囱由式摔跤技术中转动大小和转动方向、转动支点,最后简略探析了自由式摔跤中转动力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柔道在我国是一项新的体育项目,自1979年开展以来,仅有几年的时间。然而柔道运动发展之快是令人可喜的,不仅居亚洲第二位,而且在世界比赛中也取得较好的成绩,与此同时中国式摔跤在一段时间曾止步不前。其原因是柔道被列为国际比赛项目,许多省市就先后把它列为重点项目,绝大多数中国式摔跤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都转向柔道。在一段时间里对于中国式摔跤几乎无人问津。我院自1981年开设柔道选修课以来,也停开了中国式摔跤。  相似文献   

15.
钱跃明 《健与美》2022,(9):125-127
摔跤不仅是最古老的格斗技术之一,同时也是人们喜欢的一项运动,其中包括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两种摔跤方式,其中自由式摔跤技术动作包括抱臂类技术动作、抱腿类技术动作、转移类技术动作、搂肩颈类技术动作、跪撑技术动作等。文章在对自由式摔跤技术动作进行具体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技术动作在摔跤中的重要作用,并且提出了自由式摔跤中连贯技术动作训练提升的具体措施,以期为中国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技艺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中国摔跤运动史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摔跤(中国式)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项民族形式体育运动,也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体育项目。我国历史上摔跤活动,从轩辕、秦汉、隋唐、五代……直到满清,其风历史不衰。在不同历史时期,摔跤有不同的名称,如:角抵(角觝)、角力、相扑、掼跤、撩跤、争交等。近代叫摔跤。“角抵”这一称谓出现最早,是我国秦汉时就巳流行的一类体育运动。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角者,角技也;抵者,相抵触也。”这种“角抵”是一种包括摔跤在内的习武形式的戏乐。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中国式摔跤这一运动项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中国摔跤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是以竞技传承的方式为主,开设该项目的院校具有局限性。中国式摔跤在学校的开展能提升现在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并且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最后提出培养能胜任中国式摔跤教学的教师与加快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责任认定的立法是中国式摔跤在学校体育推广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安徽体育科技》2005,26(5):11-12
为认真贯彻总局和中心搞好全运会工作的总体要求,确保十运会摔跤决赛干净、公正、文明,依据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裁判员管理等有关事宜的通知>(体竞字[2004]53号)、<体育竞赛裁判员管理办法(试行)>(体竞字[1999]153号)及<摔跤裁判员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国摔跤竞赛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9.
“国际摔跤”早已列入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1999年1月1日国际摔跤联合会(FILA)推出并开始正式启用新规则。我国于1999年春季首次启动新规则在天津举办了全国古典式摔跤邀请赛和自由式摔跤亚洲锦标赛选拔赛两大赛事,为了探讨新规则的实施对摔跤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体能的要求,我们对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血乳酸、心率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试与分析,以期为今后摔跤训练的科学化及提高摔跤运动的竞技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的前身是山西省体育工作队,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机构的改革,2002年更名为山西省摔跤柔道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再到2005年又更名为现用名称山西省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2010年更名为山西省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隶属于山西省体育局。2010年通过省直工委文明委检查验收,被评为2010年省直文明和谐单位。山西省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分摔跤、柔道、举重三大项目,五个运动队。摔跤、柔道是山西省的优势项目,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先后培养了薄建伟、王建明、崔补和、张泽田、韩玉伟、梁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