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包囊虫外囊摘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对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外一科36例肝包囊虫外囊摘除术患者的护理资料,术前及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结果 36例病人均顺利完成肝包囊虫外囊摘除术。术后1例患者出现胆瘘,遵医嘱给予抗炎、穿刺引流等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肝包囊虫外囊摘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包虫破裂合并胆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阐述我院收治的的肝包虫合并胆漏病人,对术前、术中、术后处理情况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例病例容易误诊,主要原因为肝包虫本身常无症状,不易发现,破裂后所致的过敏性休克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与急性阑尾炎、消化道穿孔容易混淆,基层医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结论在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里,肝包虫内囊摘除、胆瘘修补术、残腔引流术并用带蒂大网膜填塞残腔不失为治疗肝包虫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配合肺包虫内囊摘除术的方法和总结。方法对46例肺包虫病患者内囊摘除术的手术配合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46例手术效果满意,无死亡。充分的准备和良好的手术配合保证了手术的成功。结论准备好各种仪器和物品,正确摆放患者体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配合此类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腹腔镜微创术治疗肝包虫的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本院外一科肝包囊虫病18例回顾分析,通过腹腔镜完成肝包虫微创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3例因重度粘连转开放手术。结论 1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术前充分准备、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1614例肝外胆道手术出现的36例胆漏的临床资料分析,对胆漏的发生率、原因、预防、诊断及处理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提出手术者应对胆漏有所警惕,在手术中能准确地认清正常的、变异的及病理性解剖结构避免粗疏所致的手术损伤,即能降低胆漏的发生率,使胆漏不易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成人Ⅰ型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5例成人Ⅰ型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5例,全组一次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21例(其中外院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后再次手术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3例)。4例患者由于全身情况差,急性重症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等原因采用分期手术即:急性期行胆总管囊肿切开引流,3~4月后急性期表现缓解,全身情况改善,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全组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胆漏3例,胰瘘1例,均经非手术处理治愈。全组病理结果呈炎性改变,无癌变情况。随访6个月~2年,平均15个月,无不良反应。结论成人Ⅰ型胆总管囊肿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B超、CT、MRI、ERCP等影象学检查可以确诊。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彻底,疗效肯定,是首选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察隅县人民医院1989~1999年间病历资料,对82例肝包虫病诊断、手术治疗进行探索,本组病例均来自牧业发达的地区,行特异性检查Casoni实验阳性率高达98%,IHA实验阳性率90%,白细胞分类计数嗜酸性细胞>6%者占50%.线摄片提示有隔形态改变占78%,病程长者有蛋壳样钙化影,本组肝包虫病均实行肝包虫内囊摘除,强调严格隔下,肝周围放置厚盐纱垫保护,残腔采用折叠充填内翻缝合、外囊壁组织不做切除,残腔不放置引流管外引流,手术愈后好,未出现并发症,减少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8.
姚新南 《科技通报》1998,14(2):132-134
颌骨囊肿是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疾病.本文就116例颌骨囊肿的发病特点、误诊因素、手术切口选择、术后创腔处理及复发等问题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对颌骨囊肿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9.
20例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3年1月~2008年8月诊治的20例胰腺囊性肿瘤进行治疗方法及效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征性.B超和CT捡查能发现囊肿但不能确定类型.胰腺肿块为囊性、囊实性或不规则分叶状.胰腺囊腺瘤12例均完整切除,术后无复发.胰腺囊腺癌8例,6例完整切除,3年生存率66%.结论: B超和CT是诊断胰腺囊性肿瘤的有效方法.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导向下用活检枪经皮肝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MSCT引导下用自动活检枪对60例肝脏占位部患者进行穿刺,穿刺成功率100%以手术病理为标准,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100%。60例其中,恶性病变(肝癌56例,转移瘤2),良性病变2(肝脏结核2例)。结论:采用MSCT引导结合活检枪经皮肝穿活检具有定位准确,安全可靠,穿刺成功率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肝囊型包虫病内囊摘除手术治疗的效果,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临床上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将60例患者分别分成A组(传统组)和B组(快速康复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情况。结果两组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和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而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术后首次进食时间(h)、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h)、术后住院时间(天)、住院费用(元)方面的比较,两组比较(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肝囊型包虫病内囊摘除手术治疗中,可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上的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手术方式及治疗经验。方法:对9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进行检查,根据术中情况进行囊肿剥除,附件切除或中转进腹手术,术后根据患者有无生育要求及病灶严重程度分别加用GnRHa、孕三烯酮及米非司酮药物治疗,术后定期随访。结果92例中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成功剥除70例,单侧43例、双侧27例,附件切除18例,4例因盆腔粘连非常严重,操作困难中转进腹。无其他术时、术后并发症。按AFS分期法:Ⅲ期65例(70.65%),Ⅳ期27例(29.35%)。术后病理均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随访6~48个月。Ⅲ期复发率4.60%(3/65),Ⅳ期复发率14.81%(4/27),总复发率7.6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一种理想方法,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规范操作,术后及时辅助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扭转手术方法选择和技巧、要点以及手术并发症防止等。方法对2011~2014年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肠扭转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103例治愈95例占92.2%,术后肠瘘1例,其他并发症37.8%,病死率7.8%,术后随访一年内无扭转复发者。结论加强术前诊断,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在单纯扭转或绞窄早期得到手术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及降低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第四脑室室管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运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采用后颅窝正中人路,切除肿瘤l1例。结果肿瘤全切8例,近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l例。l例死于术后脑干损伤。另1例2年后复发死亡。术后出现脑积水2例,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第四脑室肿瘤,手术成功率高。熟悉第四脑室的显微解剖,注意保护脑干功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骶骨囊肿的诊断和抽出积液注射护固莱士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1例接受抽出积液注射护固莱士的骶骨囊肿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及疗效分析,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囊肿的大小、临床症状进行了探讨。结果:术后一周,14例患者腰痛症状明显好转,4例缓解。8例患者大小便功能障碍缓解,1例无明显变化,7例患者双下肢无力明显改善,6例患者间歇性跛行明显好转,3例患者会阴部疼痛缓解,1例无明显变化。结论:95%的病例术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骶骨囊肿局麻穿刺抽出液体注射护固莱士,填充囊腔,凝固血管,减少渗出的外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原因、骨缺损的处理、假体的选择及相关翻修技术。方法: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2003年1月-2013年12月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25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其翻修假体的类型:全生物型臼和柄12例,全骨水泥型臼和柄3例,只用骨水泥臼4例,只用骨水泥柄2例,混合型假体2例,用原假体2例。需要植骨8例。结果:疗效参考Harris评分:优19髋(90分以上)、良4髋(80-89分)、可2髋(70-79分),优良率为92%。翻修的原因:假体松动9例,假体沉陷4例,假体脱位4例,感染2例,假体松动并周围骨折2例,假体周围骨折2例,假体松动并脱位1例,假体断裂1例。结论:找出初次置换失败的原因,针对性的制定翻修方案,合理的选择翻修假体,具备一定的翻修技术及经验是髋关节翻修术获得成功最基本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经尿道气化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对1998年10月-2000年11月间26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采用经尿道气化术进行治疗。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操作,手术平均时间40min,术中均未输血,未发生膀胱穿孔及大出血。术后随访2-18个月,3例复发。结果表明,经尿道膀胱肿瘤气化术(TVBT)具有快速、出血少、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是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的前驱病变,患者常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总体准确率不高,与我院所在地域高发腹腔巨大包虫病鉴别存在困难。患者总体预后较好,手术范围选择存在争议,现结合我院收治1例巨大卵巢浆液性囊腺性瘤临床资料、手术及病理,对其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超声检测对比分析藏汉族肝脾大小,脾静脉血流,探讨引起移居汉族肝脾肿大的相关因素、与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藏汉族健康成年人各50例,使用HD I3000型超声仪。结果:移居汉族肝脏肿大者52%(26/50),脾脏肿大者92%(46/50),世居藏族肝脏肿大者36%(18/50),脾脏肿大者4%(2/50)。结论:1拉萨地区海拔平均3700米长期缺氧,引起汉族成年人红细胞、血红蛋白代偿性增高,以及免疫应答增多,是引起肝脾肿大的主要原因,2藏族世居者对缺氧环境的耐受性及代偿功能明显优于移居汉族,与遗传因素有直接关系,3单纯肝脾肿大以及脾静脉血流改变与肝功能表现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高原地区体外循环(CPB)下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1年11月在海拔3700m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患者45例,其中藏族19例,世居西藏地区的汉族26例。继发孔型房间隔(ASD)17例、室间隔缺损(VSD)22例、VSD合并ASD6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2例、动脉导管未闭(PDA)4例、先天性三尖瓣穿孔1例、中度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26例。术前肺动脉平均压18-51mmHg,轻度肺动脉高压15例,中度肺动脉高压17例,严重肺动脉高压11例。均在浅低温中度血液稀释CPB下施行手术。结果:无早期死亡。除1全术前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3h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外,其他患者均未出现心、肺和神经等系统严重的并发症;术后6-15d痊愈出院。结论:高原地区施行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心内直视修补手术,术后应避免肺动脉高压危象和低氧血症的发生、积极纠下在酸中毒,可取得满意的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