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假想防卫     
假想防卫是正当防卫中的一个特殊问题,有四大特征,五种类型。在不具备正当防卫成立条件的多种非正当防卫行为中,哪些属于假想防卫行为,对此,我国刑法理论界目前尚未达成共识。假想防卫只能构成过失犯罪,或属于意外事件而不负刑事责任,而不能成立故意犯罪。  相似文献   

2.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和道义上的义务.但运用正当防卫必须要注意防卫的限度、正当防卫和假想防卫、正当防卫与防卫挑拨、事前防卫与事后防卫、相互斗殴行为与正当防卫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行为人防卫意图是否存在是决定行为人之行为是否为正当防卫行为以及是否给予减免处罚的关健。防卫意图具有目的的正当性、内容的广泛性、表现的隐蔽性、时效的有限性等特征。必须对一般防卫、特殊防卫和防卫过当中的防卫意图进行正确分析、认定和把握。  相似文献   

4.
特殊防卫是在特殊情况下法律对公民正当防卫权的特殊保障.正确认定特殊防卫需要从防卫对象的特定性、侵害行为的现实性、侵害手段的暴力性、侵害后果的严重性四个方面来把握.  相似文献   

5.
判定正当防卫的防卫限度,应坚持“必需说”,把握以下几个标准:(1)为了避免较轻的不法侵害,不允许防卫行为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后果;(2)对于没有明显危急人身、财产等重大利益的不法侵害行为,不允许采取造成重伤等手段对不法行为人进行防卫;(3)能够用较缓和的手段进行有效的防卫之情况下,不允许用激烈手段进行防卫。权益衡量原则,是衡量的重要依凭。  相似文献   

6.
论以防卫行为为前提,对正当防卫、防卫过当的新表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关于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表述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正当防卫为基础,讨论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问题。这种表述由于立论前提的不当,导致了研究中的一系列问题。为解决现有表述中存在的问题,正确认定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应以防卫行为为前提,展开对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新表述。  相似文献   

7.
吴亚娥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5):25-27,37
假想防卫是防卫人把实际并不存在的不法侵害误认为存在,因而对想象中的不法侵害实行了所谓的正当防卫,造成他人的无辜损害。行为人依法对其行为承担责任的依据是主观上的认识状态及防卫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  相似文献   

8.
假想防卫案件不易处理的关键在于其主观意图的认定与把握。假想防卫从概念来看,不存在真正的正当防卫,而是假定的防卫;从特征来看,不存在客观的正当防卫,而是臆想的防卫;从与相关问题的联系与区别来看,不存在正确的正当防卫,而是错误的防卫。  相似文献   

9.
关于预先防卫措施,我国刑法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不多,但这一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该文认为预先防卫措施法律定性不能一概而论,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文章对预先防卫措施的概念、特征、分类及法律定性进行了分析,并认为谨慎(严格)预先防卫措施是一种特殊的正当防卫行为,具有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中国发生的正当防卫案件,已经改变了不法侵害的内涵。通说用具体行为界定不法侵害,没有注意到防卫人首先面对的是危险的人,大大限制了公民的防卫权。扩大防卫权的财物挽回说、一体化防卫行为说等观点,均没有突破行为说的限制,很难解释我国正当防卫兼具个人自卫权和秩序维护权的双重属性。判断不法侵害应当以已然行为为基础,兼顾未然行为即人身危险性。将人身危险性引入不法侵害,可以合理拉长防卫时间,适度提高防卫限度。如果将人身危险性限制为初犯可能性与再犯可能性,既可以扩大防卫权限,又可以防止人身危险性的滥用,更不会引发秩序失控。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刑法学界对正当防卫制席有诸多论著。本文选取防卫权限度这一角度 ,通过对 1997年刑法第二十条 3款规定的依次分析 ,对我国的正当防卫制度进行了研究 ,本文揭示了 1997年刑法第二十条 3款规定之间的内部联系 ,体现了防卫权限度问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当防卫辩护是刑事辩护中最常见的辩护形式之一,但由于受我国的司法现状及公民的法律素养所决定,辩护方举证存在诸多障碍。在我国,辩护方正当防卫辩护举证责任要实现合理分担,必须坚持两个基本原则:正当防卫的举证责任应当在辩护方和辩护方关于正当防卫的证明标准只需要达到优势证据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立法机关在1997年修改刑法时,专门在正当防卫制度中增设了特殊防卫权,但是关于特殊防卫权的立法缺乏严谨性,存在诸多缺陷。因此,应该对其进行修改,从而促进我国正当防卫制度的完善,并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当防卫是刑法理论中违法性阻却事由之一,也是各国刑事立法所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作为正当防卫的可采证据,已广泛运用在西方的司法实践中,我国的正当防卫制度也遭到该理论的冲击。我们应将“受虐妇女综合症”作为专家证言引入正当防卫的可采证据,以体现司法公正和对受虐者人身权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国防教育系关国家安全和民族存亡,针对大学生国防意识淡薄、对国际形势认识不足的现状,学校应贯彻执行上级指示精神,将国防教育落到实处,加强学生忧患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的培育,开展军事体育训练,培养尚武精神。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对其进行国防教育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6.
正当防卫作为公民的一项权利,并非终生享有的。它是为保护其他合法权益而派生出来的一种辅助性而不独立的权利,是一种期待权。正当防卫只有正确、恰当地使用,才能达到刑法所规定正当防卫之目的。因此正当防卫成立之条件是制约和决定防卫行为是否符合法律之规定的标准尺度。  相似文献   

17.
正当防卫制度是刑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过去立法上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正当防卫制度的有效实施,新刑法对此做了一些必要的修改。文章在比较新旧刑法关于正当防卫制度规定上的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修改的意义,探讨了如何准确地理解新规定,并对新刑法的修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防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国家意识中具有塑造学生新的审美精神,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要通过采取国防教育与学生实践活动相结合、改革和创新军事理论课教学、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国防德育文化等措施,促进国防教育对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