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在中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队伍中,李白可谓是无冕之王,独树一帜。他以出神入化的浪漫主义诗歌艺术,其傲岸不屈、蔑视权贵、渴望自由的精神,使其浪漫主义诗歌充满无限魅力,充分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汇成了中国古代诗史上格外富有朝气、惊天动地的歌唱。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在盛唐诗人中,李白是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的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李白的诗歌感情充沛,率真豪放,偏重于内心感受的抒写,他的诗歌无论何种题材都具有浓厚的主观抒情色彩,这种色彩使诗歌呈现出山呼海啸的气势,有先声夺人的力量,也使感情的表达喷薄而出,一泻千里;李白的诗歌雄奇奔放,善于运用丰富而奇瑰的想象,创造出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意蕴和精神境界的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李白的诗歌内容丰富多彩,体现的风格多种多样,既豪迈奔放,又清  相似文献   

2.
苏轼和李白     
苏轼对唐代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等许多诗人都有所学习、借鉴,其中以李、杜为最。苏诗的基本艺术风格,与汪洋恣肆、豪放雄奇的李白诗歌十分接近。苏轼对李白及其诗歌,作出过许多高度评价。在苏轼的诗词作品里,有不少地方受到李白的影响。苏轼还好以李白自喻。苏轼与李白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苏轼的写景诗多理性思考,白诗则多主观激情;苏轼诗歌在句式上比李白更散体化。就人物性格言,苏轼在身处逆境时比李白更为豁达、开朗。  相似文献   

3.
苏轼和李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对唐代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等许多诗人都有所学习、借鉴,其中以李、杜为最。苏诗的风格,与汪洋恣肆、豪放雄奇的李白诗风十分接近。苏轼对李白及其诗歌,作出过许多高度评价。李白诗歌对苏轼诗词有不少影响。苏轼还好以李白自喻。苏诗与白诗的主要差异表现在:苏轼的写景诗多理性思考,白诗多主观激情;苏诗在句式上比白诗更散体化  相似文献   

4.
在开明开放的盛唐时期 ,李白诗歌体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个性 ,我们可以从豪放、豪爽、豪勇、豪杰这四个方面来展开欣赏。一、李白诗歌中豪放和豪爽的艺术个性在李白的诗歌中 ,最能够体现李白豪放和豪爽性格的 ,是他的《将进酒》。你看诗的第一句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一诗句写黄河之浩荡水势的铺天盖地 ,一下子犹如暴雨倾盆泻地 ,汇成巨流直奔东海 ,气势宏伟。在这里 ,李白借黄河之壮景抒诗人之豪情 ,所抒发的豪放之情感是 :一个真正的人 ,他生活在这个复杂的社会 ,就应该像那奔涌的黄河之水一样 ,在人世间尽心而…  相似文献   

5.
李白诗歌的风格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白诗歌的风格有多维度的呈现,但以雄奇飘逸、真率自然为主。具体说来,又具有雄壮豪放、神奇瑰丽、飘逸洒脱、天真率直、清新自然等特点。李白受儒、道、侠思想和盛唐气象的熏染,又一生怀才不遇,这对其诗风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开明开放的盛唐时期,李白诗歌体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个性,我们可以从豪放、豪爽、豪勇、豪杰这四个方面来展开欣赏。  相似文献   

7.
冯凌云 《中学文科》2007,(6):100-100
从《诗经》开始,我国古典诗歌成就辉煌,优秀诗人浩若繁星,诗人由于各自的生活时代不同,经历各异,因而在创作中就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形成了各自诗歌的不同风格,例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苏轼的豪迈、清照的婉约……可以说,成熟的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了解古典诗歌常见的艺术风格,对我们鉴赏古诗有重要意义。古典诗歌常见的风格有以下10类:  相似文献   

8.
李白是盛唐时期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其非凡的自信和自负,狂然傲立的人格,豪放洒脱的所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盛唐诗歌的气,情,神在诗歌中被李白发挥得淋漓尽致.是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  相似文献   

9.
苏轼与辛弃疾的人品与词品均属上乘,他们有着良好的操行和创作声望,其词对同期和后世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苏轼开拓了豪放词风,辛弃疾创立"稼轩体",确立了豪放词派。苏词词风超然旷达,充分显示苏轼疏狂不羁、潇洒飘逸、坦诚旷达的情怀。辛词承其词风,并多有创新,情感雄浑壮阔、沉郁悲壮,在豪放中更多的凸现悲壮意味。两者词风在继承与发展关系上表现出最大的不同为,苏词"旷达",辛词"豪壮",这在两人词作的选材内容、表现手法、后世影响上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0.
真放与旷达--李白苏轼人生态度和诗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和苏轼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中最突出的是个性气质、人生态度等的不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诗风之异。同时从“士文化”的角度而言,李白、苏轼各自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士文化符号,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类型。李白和苏轼,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这一个”,这就是中国文化史上唯一的真放的李白和旷达的苏轼。  相似文献   

11.
苏轼的诗歌创作在继承我国诗歌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创新,形成了独具个性的"东坡体"。他的诗,既有豪放恣肆的一面,又有着平淡质朴的一面。而他"转益多师,不主一家",程度不同地影响到其豪放与平淡这两类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苏轼与辛弃疾的人品与词品均属上品中的上品,他们有着良好的操行和创作声望,其词对同期和后世词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苏轼开拓了豪放词风,辛弃疾独创“稼轩体”,确立了豪放词派。苏词词风超然旷达的豪放,充分显示苏轼坦诚旷达的胸怀。辛词情感雄浑壮阔,沉郁悲壮,在豪放中更多地凸现悲壮意味。两者词风最大的差异是“旷”与“壮”,这在两人词作的选材内容、表现手法、对后世的影响上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3.
苏轼的诗歌创作在继承我国诗歌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创新。形成了独具个性的“东坡体”。他的诗,既有豪放恣肆的一面。又有着平淡质朴的一面。而他“转益多师,不主一家”,程度不同地影响到其豪放与平淡这两类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盛唐社会的人生是诗化的;诗化的人生最具有哲学的意蕴,尤其像李白这样的伟大诗人就诗化地哲学地“栖息”在这样的国度里,并且创造了中国诗歌的时代高度,后世无以复制。李白的人生是诗化的,也是哲学的。哲学所关注的人生、宇宙和社会,在李白的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张扬个性的超越自我,宗法自然的物我同一,批判现实的挥斥幽愤,追求理想的豪迈奔放。  相似文献   

15.
李白、苏轼同属中国诗词史上的豪放派代表,但因时代、文化及个体性格因素,二者之豪放又有本质的不同。李白近于在豪放中显示悲怆,苏轼却是在豪放中归于平静。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李白看作是豪放诗人的代表,认为豪放是其诗歌的主导风格。其实,李白是痛苦的诗人。忧郁、软弱是他性格中的主导方面,悲怆是他诗歌的主导风格。豪爽旷达是李白个性中的非主导方面,豪放是其诗歌的次要风格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瀚海中,并立着两座光焰万丈的高峰——李白与杜甫。这两位天才,不仅代表着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盛唐的高度艺术成就,也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在风格上,二人各有其鲜明的特色,李白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杜甫沉郁悲  相似文献   

18.
1 绪论 1)唐诗发展概况 初唐诗歌:"初唐四杰"诗歌的新风貌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和创作实践 "沈宋体"的确立、特点和影响 盛唐诗歌:总体风貌:盛唐气象两大诗歌流派:以王孟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以高岑为代表的边塞诗歌两大诗人:李白、杜甫.李白的乐观进取精神、豪放飘逸风格;杜甫博大壮丽的胸怀、沉郁顿挫的风格  相似文献   

19.
盛唐诗人李白的诗歌在当时及对后世都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影响。政治家兼诗人毛泽东是20世纪诗人中受其影响最大的一个。本文从诗风的继承与创新、意象的类似与差异、语言的借用与点化三方面阐述李白诗歌对毛泽东诗歌的影响以及毛泽东对李白诗歌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20.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他的诗歌充满了豪迈浪漫之激情,既有气势浩瀚,变幻莫测的壮观奇景,又有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但李白这种人生理想过于高傲自负,过于理想化,在实现中是很难实现的,浪漫与严峻的现实矛盾也常使他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之中。颓废行乐的消极情绪构成了《将进酒》的主要思想倾向,其中讲到人生短暂,应痛饮尽欢等思想,也是当时士大夫普遍存在的一种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