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就阅读教学来说,要做到速度快、质量高,又要不增加学生负担,行之有效的办法还是要抓住“精讲、多练”这两个方面。其中精讲可以为学生课堂上多练打好基础。而课堂上多练又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点。有道是“课改更重‘精讲’,高效还需‘多练”。  相似文献   

2.
不知何故,最近我的思索总在“精讲多练”这一导向性口号上定格。它当年出台的背景教育者一般都清楚,是针对“满堂灌”的。但那么多年来,讲风有增无减,“满堂灌”宛如不倒翁依然稳占课堂。查找各种原因,我想是不是在“精讲多练”的提法上也出了问题。“精”在《现代汉...  相似文献   

3.
精讲与精练     
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形式,“精讲多练”的提法已有二十来年了。这种教学形式,对于改变五六十年代的传统语文教法,即程式化注入式等确实起到过很大作用,不可不算是我国语文教学改革史上一次重大突破。但是,“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也掺进了一些令人担心的东西。 “精讲”,已经成为部分教师掩盖其隋性的通词。他们把“精讲”片面地解释为“少讲”甚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在中小学的教学工作中经常强调要“精讲多练”。这种提法有一定道理,但也产生一些副作用。“精讲”,是针对“满堂灌”、不分主次全部细讲而言的。“精讲”,并非少讲,而是有些内容少讲,甚至不讲,重点和难点教材则要细讲,透讲,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果不理解“精讲”的含意,不顾教材和学生实际,而浓缩教材,讲得过于简单,并不是“精讲”,这样少讲是不会取得好效果的。如果把“多练”理解为让学生动脑、动手,深入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为此适当多做一些练习,熟能生巧,本来是无  相似文献   

5.
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精讲多练”是否就是启发式?不少同志把“精讲多练”已经看成为教学原则了,而赞可夫是反对“精讲多练”的。他说,因为“多练”就不能“多讲”,“我们是靠知识的广度来达到牢固性的”。他也强调培养技巧,但他反对用多次重复的方法来训练技巧。他认为只有充分理解,灵活运用,才能牢固地掌握技巧。他的这种看法很值得探讨。我认为虽然不必一概地反对精讲多练,但是却没有必要把精讲多练看成是教学过程中始终应该遵循的原则。是“精讲”还是“多讲”,是“多  相似文献   

6.
“精讲多练”这个口号,在多年以前就已提出。许多教师和专家对此也作了不少的论证和分析,肯定了这个口号的正确性。可是在实施过程中,也产生过一些误解,出现过一些偏差。有些教师把“精讲”片面地理解为“少讲”或“不讲”,把“多练”理解为“都练”,似乎多多益善。有些教师上课只讲三言两语,就让学生自己看书、做“练习”,还美其名曰“精讲多练”。可见对“精讲多练”的理解出现了一些偏差和不良倾向。为了进一步弄清“精讲多练”的含义及有关问题,我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究竟什么是“精讲多练”?一般来说,“精讲”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要“精讲多练”是现代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要求。体育教学尤其如此,那么,在体育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精讲多练”呢?一、多练贵在“精讲”。体育教学多练,那么教师就必须做到精讲。讲解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减教材中抽象性很强的动作术语。同时,可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在不改变动作结构、技术规格的条件下,采用“学生语”、“准术语”或以“口诀”的形式进行讲解。例如在新授“原地双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最后用力  相似文献   

8.
“精讲多练”是重要的教学原则。多年的专业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技能训练中,“精讲”确实值碍提倡,但“多练”则不宜过份强调。一方面,不讲究方法的盲目多练,很容易使学生疲劳,降低训练效率;另一方面。多练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练习工具、材料。这在当前职校办学条件普遍较差、财力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是不适宜的。所以,我认力提倡“精讲巧练”或“精讲善练”更为恰当。 那么,所谓“巧练”应该“巧”在哪呢?我认为应该——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强调:“学习应当是‘接受’和‘探究’的和谐统一。不能忽视对必要的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其中的“接受”应理解为是在“精讲”基础上的“接受”,“传授”应理解为是在“精讲”基础上的“传授”,这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问题。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说:“精讲的‘精’,是质量概念,不是数量概念。精讲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教白话文才产生的。……当老师应当会‘言传’,就是说给学生一点启发,让他们体味得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10.
牛颖慧 《考试周刊》2011,(63):215-216
“精讲多练”已成为新课程改革后促进教育质量与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理念。在实践操作与评价中,不少教师对“精讲”产生困惑、迷惘或存在认识上的误解:“精讲”就是“少讲”甚至“不讲”。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练习的次数;“精讲”就能“多练”.“一堂课的时间是一定的,讲得少了,当然练得就多了。”。这两种观念很具代表性。影响着广大一线教师正确处理“讲”和“练”之间的关系.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为高教改革指导原则质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些年来,“以人为本”是一个频繁见诸媒体的提法,诸如“教育改革要‘以人为本’”、“企业管理应‘以人为本’”、“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等等。然而,在我们看来,由于“以人为本”的提法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和不确定性,因而是不科学的,它容易使人在思想上产生混乱,在实践中发生偏差。 “以人为本”的提法源自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为了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权统治,采取了用“人本主义”反对“神本主义”的思想斗争形式,以此为资本主义发展和新兴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鸣锣开道。费尔巴哈继承…  相似文献   

12.
面对学生学习制图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应如何开展机械制图教学?本文提出新的教学突破点,如把‘绪论’教学搬到工厂,把‘培养学生空间想像力’具体化、实践化,充分用好‘讨论式’教学,重视‘分层教学’,精讲多练,把练习变成实习等,使制图教学的质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是在一九五八年总结辽宁黑山北关小学的教学改革经验时提出来的。以后逐渐为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掌握运用,对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近几年来,一些同志更著文论述“精讲多练”的涵义及其实践经验。有的同志认为:“精讲多练”是针对偏重教师讲授,忽视学生技能训练的旧教法提出的,旨在克服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弊病。还有同志认为:“精讲多练”应该是教学的指  相似文献   

14.
要搞好化学教学中的“精讲多练”,我认为要充分认识“双基”教学的重要性,才能提高“精讲多练”的自觉性。用精讲多练的方法,才能保证掌握“双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掌握了“双基”,就能适应题目的千变万化,就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精讲巧练”析陈馗“精讲巧练”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的要求。“精讲”侧重于对教师语言的要求,“巧练”侧重于对教师作业布置的要求。上课时如将两者处理恰当,就能使课堂教学气氛积极活跃、师生配合默契、教与学轻松自然,从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精讲”包含三...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教学课堂练习的优化钱秀英教学过程是一个整体动态过程。练习是整体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必须经过严格而科学的训练,才能牢固地保持并能运用自如。我们常说数学课要“精讲多练”,“多练”不仅指要有必要的有益重复,更重要的是还要有变式、迁移水平上...  相似文献   

17.
很多人都认为,“精讲多练”是数理化教学的规律。殊不知,“精讲多练”在语文教学中也同样适用,并且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难以估算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精讲多练”这一口号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针对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满堂灌,注入式”这一教学现象而提出的,这一口号的提出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精讲多练”这条教学原则受到强烈冲击,因为似乎一提到“讲”,就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提到“多练”,就是在搞“题海战术”,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于是,这个被我们数学教师运用了半个世纪的教学原则被“无情”地“淘汰”了。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到底该不该“精讲多练”?该如何理解“精讲多练”?笔者从“教学三要…  相似文献   

19.
“勤学苦练”这是众人皆知的学习方法,“精讲多练”则是地理教学中的好方法。“精讲”,就是紧扣教材、精心设计、精心取材、讲在关节点上。这个“点”,即是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特点或关键。“多练”,可以调动学生全部精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音乐教学中的弊端,笔者提出在现代音乐教学中要坚持精讲多练的思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阐述在音乐教学中坚持精讲多练的重要的意义,强调在音乐实践中要把握好“精讲”与“多练”的尺度、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详尽地论证了精讲多练在音乐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