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课本第98页:《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一节中,将俄国同英法相提并论,共同称为资本主义列强,欠妥。因为,俄国在欧洲的扩张主要在18世纪;在中亚扩张开始于19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才吞并该地区。对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占领则是通过1858年《中俄爱珲条约》和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课本第100页“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争夺”一目中的克里米亚战争时间则是1853年至1856年初。由此可见,俄国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主要在1861年前。而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前,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课本第83页“俄国1861年改革”第一、第…  相似文献   

2.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试验修订本·选修)介绍有关俄国1861年改革背景时写到:“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的国家,社会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19世纪50年代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更加剧了俄国的社会经济危机。”教材由于篇幅  相似文献   

3.
课本第100页“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争夺”一目中有这样一段话:“19世纪中期,为了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欧洲霸权,资本主义列强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导致了一些局部性的国际战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克里米亚战争。”在这里不论是在题目中,或是在正文叙述中,都把克里米亚战争定性为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争夺,甚至在第98页这一节的题目就是“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这是非常不合适的。略微懂得历史的人就会清楚,克里米亚战争时俄国是一个封建大帝国,根本不能算资本主义国家。正是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了俄国农奴制的腐败,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推…  相似文献   

4.
线索农奴制度的废除和 1861年改革。原因外因: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内因:俄国资本主义有缓慢的发展,农奴制度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俄国农奴制度已经危机四伏(农奴的处境日益恶化,生活极端困苦,农民运动发展起来)。方式: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农奴制的废除时间: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的人,但对地主的经济依附关系依然存在。农民要交付高额赎金,才能得到少量份地。  相似文献   

5.
图说世界     
王眉 《历史学习》2007,(3):F0002-F0002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并为革命形势所迫,自上而下地进行了一次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即俄国历史上的废除农奴制改革。这是俄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改革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俄国资产阶级势力增强,沙皇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扩大了。尽管还保存着封建农奴制的残余,但俄国的历史毕竟进入了资本主义时期。  相似文献   

6.
1861年沙皇政府宣布废除农奴制,标志着俄国正式步入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由于此次改革很不彻底,俄国农村存在着资本主义与半封建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地主经济,在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地主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农业化的进程,本文旨在通过分析1861~1917年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揭示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课本第1页:“20世纪初,俄国的工业生产已占世界第五位。”第2页又说“俄国在十月革命前只是一个资本主义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俄国处于什么水平?$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相似文献   

8.
俄国批评家派勒威尔哲夫指出:“陀思退夫斯基(即陀思妥耶夫斯基——引者注)是在阶级的农奴制的崩溃和资本主义抬头的情况下,由都市的小市民创造出来的文学样式的天才代表者。”(《论陀思退夫斯基》,文光书店印行,一九五○年版,第19页)十九世纪中叶,正是封建农奴制俄国的一切基础急剧土崩瓦解的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广大人民群众遭受了无穷的灾难。生活在都市的小市民深深地陷入阶级的无权力和资本主义势力  相似文献   

9.
课本第1页:“20世纪初,俄国的工业生产已占世界第五位。”第2页又说“俄国在十月革命前只是一个资本主义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列宁把俄国帝国主义称作军事封建帝国主义,这是众所周知的.为什么俄国帝国主义是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呢?本文将对此作一初步分析.一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俄国还是一个典型的宗法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农奴制国家,资本主义虽有初步发展,但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六十年代以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极为缓慢和十分落后的.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在克里米亚战  相似文献   

11.
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由17个文件构成的《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宣布废除俄国的农奴制,给农奴以人身自由。对俄国历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1956~2000年的我国初、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多称之为“1861年改革”.仅偶尔用“废除农奴制”来概括和反映。  相似文献   

12.
课本第98页的《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一节,第一目是《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其中说,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而日甚一日,并重点讲述了俄国的扩张。俄国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开始工业革命的(课本第67页),而课文所述事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19世纪中期(即工业革命开始)之前。“在北方,从瑞典手中夺得芬兰”,发生在19世纪初;“在西方,攫取了波兰大部分地区和罗马尼亚部分地区”,这是在19世纪早期的维也纳会议上确定的;“在南方,相继侵占了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许多地区……并割占了伊朗的外高加索地区”,发生在19世纪…  相似文献   

13.
斯拉夫派产生和活动的19世纪前半期是俄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从封建农奴制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初始时期。斯拉夫派表现出来的对俄国社会现实的不满实际上反映的是他们对封建农奴制度所代表的那个落后时代的不满,他们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反映的实际上是他们对已经完成工业化或正在进行工业化的西方国家所代表的那个资本主义时代的追求。斯拉夫派的资产阶级思想和活动——要求废除农奴制度、发展资本工业、对沙皇专制制度进行某些改革的愿望——表达了俄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代表了俄国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势。  相似文献   

14.
课本第110页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这一目里这样写道:“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是,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发展非常快,而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的发展相对缓慢。”在这一段里,为了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出现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两个概念。这里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应该是指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德国和日本就属这一类;而老牌资本主义国…  相似文献   

15.
课本第139页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其中有这样的叙述:“这次大战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垮台。”旧课本对此有类似的说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摧垮了俄、德、奥匈、土耳其四个大帝国。”两者不同的是:新课本给“四个大帝国”加上了社会性质,即“帝国主义”。这种定性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都是帝国主义国家,而奥斯曼帝国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奥斯曼帝国原是军事封建帝国。19世纪70年代的俄土战争以后,它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1908年至1909年土耳其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6.
专题导学俄国原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资本主义发展较晚,而且其资产阶级革命很不彻底,农奴制残余的大量存在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致使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仍是一个经济、技术都很落后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无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都是很落后的。俄国的农奴制开始形成于十五世纪,存在了四百多年,社会生活充满了中世纪的宗教愚昧。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彼得一世比较注意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开始筹建科学院,创办专门学校,等等。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俄国开始了一次由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到八十年代基本完成工业革命,逐步发展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但在经济上,在科学、教育上仍比其它资本主义国家落后。  相似文献   

18.
一、历史基本线索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资产阶级革命是在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要求当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以推翻封建制度为目的的革命。主要史事有:17—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德、意统一。1640—1689年的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法国通过1789—1794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美…  相似文献   

19.
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了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但是从2月到10月短短8个月,临时政府意三度陷于危机,三次改组,很快被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革命推翻。俄国历史上真正的资产阶级政府如晏花一现。70多年后的今天,对于临时政府,诅咒、惋惜、怀念的都有,就是不明白它为什么夭折。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奴制改革使俄国尽管缓慢但毕竟不可阻挡地由一个农奴制国家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仅两次复措烧余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沙皇专出制度阻碍了社会民主化进…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的一、讲述1861年改革的原因和内容,使学生了解19世纪中期农奴制度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认识这次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民进行的一场掠夺。二、讲述19世纪沙皇俄国侵略扩张的情况,使学生认识沙皇俄国在历史上是一个侵略成性的殖民大帝国,也是俄国各族人民的大监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