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忆往事,依然那么温馨甜蜜,像深埋于老窑里的老酒,久而弥香。十五年前,我在农村的一所普通高中教书,因收留了一位父母离异形同孤儿的男孩而引起了一场发生于我头上的“政治风波”。  相似文献   

2.
男孩的14岁     
男孩终于鼓起勇气向父亲坦白:“我要退学,我一天都不想在教室里待了,我一进学校就烦!” 男孩以为,父亲会揍他一顿,至少会把他骂个狗血喷头。奇怪的是,父亲什么也没说,只是靠着门框蹲着抽烟,一支接一支,弄得满屋烟雾弥漫,如同战争结束后硝烟弥漫的战场,宁静而可怕。  相似文献   

3.
国外幼儿教育的五个典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从小培养责任感 教育典范:1920年,有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索赔12.50美元。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我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  相似文献   

4.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儿子苦恼,都已经十六七岁了,却一点男子汉气概都没有。毫无办法之际,他去拜访一位拳师,请求这位武术大师帮助他训练他的儿子,重塑男子汉的气概。拳师说:“把你的男孩留在我这里半年,这半年里你不要见他,半年后,我一定把你的孩子训练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半年后,男孩的父亲来接回男孩,拳师安排了一场拳击比赛来向这位父亲展示这半年来的训练成果,被安排与男孩对打的是一名拳击教练。教练一出手,这男孩便应声倒地,但是,男孩才刚刚倒地便立即站起来接受挑战。倒下去又站了起来……如此来来回回总共二十多次。拳师问这个父亲:…  相似文献   

5.
教育典范:1920年。有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索赔12.50美元。闯了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有钱赔人家。”父亲说:“这12.50美元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在他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相似文献   

6.
教室里,家长会正在进行,有一位很特殊的家长不是听老师讲,而是看着坐在他旁边的儿子,原来儿子一直在用手语向父亲传递着老师的话语——这是一位聋哑父亲。家长会结束了,大家怀着深深的感动和敬佩把父子俩拥到台上,报以雷鸣般的掌声。每一位老师、家长、同学,都记住了这个懂事倔强的儿子和这位自豪幸福的残疾父亲,他们成了老师激励学生、父母教育子女的最好榜样。家长会前,老师曾告诉男孩,他的父亲可以不参加家长会,但男孩却像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他生气地说:“我有父亲选”是啊,他有父亲,他要让自己的父亲同其他人的父亲平等而自豪地站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培养儿童的责任感教育典范:1920年,有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索赔12.50美元,闯了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这12.50美元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点评:家长要教育孩子从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只要是孩子的独立行为的结果,就要鼓励孩…  相似文献   

8.
我的父亲李文,曾经是大安电大的老站长。他为电大的建造洒下过无数的汗水。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不平凡的一生。如今,他去了。但他的光辉业绩却时时刻刻铭记在每一位电大人的心中。父亲是86年调入电大接任站长工作,当时的电大可以说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被人戏称为“四无学校”。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父亲从没有叫  相似文献   

9.
父亲的眼睛     
有一个男孩,他与父亲相依为命,父子感情特别深。男孩喜欢橄榄球,虽然在球场上常常是板凳队员。但他的父亲仍然场场不落地前来观看,每次比赛都在看台上为儿子加油。整个中学时期,男孩没有误过一场训练或者比赛,但他仍然是一个板凳队员。而他的父亲也一直在鼓励着他。当男孩进了大学,他参加了学校橄榄球队的选拔赛。能进入球队,哪怕是跑龙套他也愿意。人们都以为他不行,可这次他成功了,教练挑选了他是因为他永远都那么用心地训练,同时还不断给别的同伴打气。但男孩在大学的球队里,还是一直没有上场的机会。转眼就快毕业了,这是男孩在学校球队…  相似文献   

10.
父亲的眼睛     
有一个男孩,他与父亲相依为命,父子感情特别深。男孩喜欢橄榄球,虽然在球场上常常是板凳队员,但他的父亲仍然场场不落地前来观看,每次比赛都在看台上为儿子加油。整个中学时期,男孩没有误过一场训练或者比赛,但他仍然是一个板凳队员,而他的父亲也一直在鼓励着他。当男孩进了大学,他参加了学校橄榄球队的选拔赛。能进入球队,哪怕是跑龙套他也愿意。人们都以为他不行,可这次他成功了,教练挑选了他是因为他永远都那么用心地训练,同时还不断给别的同伴打气。但男孩在大学的球队里,还是一直没有上场的机会。转眼就快毕业了,这是男孩在学校球队的…  相似文献   

11.
楼上正读高二的男孩,近来郁郁寡欢。在楼道里和我相遇,平日青春热情的问候变成了点头而过。我好一阵疑惑,莫非他恋爱了?学习跟不上?要么父母闹矛盾?一天傍晚,男孩的父母一脸惶恐地走进我家,他们推诿着,几次欲言又止,最终男孩的父亲跟我讲了男孩近来情绪的变化,而母亲在一旁流着泪。男孩自上了高二,情绪变得十分烦躁,甚至有几次午夜才归。男孩在父母的眼中是个十分听话懂事的孩子,可父母对他突然的变化,一时不知所措,父母怕伤及他的自尊,给他写留言条,想试探他心中所想,可男孩对纸条无动于衷,这可急坏了父母。有几次,男孩的父亲偷偷去学校跟…  相似文献   

12.
据有关资料记载,1920年有位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美元。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这12.5美元先借给你,(?)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美国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农夫在田里耕作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带传来呼救声,他迅速跑过去,发现有一个男孩掉进了粪池里,他急忙将这个男孩救起来,使男孩脱离了生命危险。两天以后,一位绅士来到农舍彬彬有礼地自我介绍说,他就是被救男孩的父亲,特地前来以优厚的财礼予以报答。农夫却一再申明:“我不要报答,我不能因为做了一点事情就接受酬金。这是我应该做的。”正在互相推让之际,一个少年突然从外面走进屋里,绅士问道:“这是你的儿子吗?”农夫很高兴地点点头说:“正是。”“他上学了吗?”  相似文献   

14.
晏红 《家庭教育》2007,(3S):16-16
有一位农夫在田里耕作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带传来呼救声。他迅速跑过去,发现有一个男孩掉进了粪池里.他急忙将这个男孩救起来.使男孩脱离了生命危险。两天以后.一位绅士来到农舍彬彬有礼地自我介绍说.他就是被救男孩的父亲.特地前来以优厚的财礼予以报答。农夫却一再申明:“我不要报答.我不能因为做了一点事情就接受酬金。这是我应该做的。”正在互相推让之际.一个少年突然从外面走进屋里.绅士问道:“这是你的儿子吗?”农夫很高兴地点点头说:“正是。”“他上学了吗?”“没有。”“那好,你既然救了我的孩子.那就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让我们订个协议吧,请允许我提供条件让你的儿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假如这个孩子也像他父亲一样善良.那么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感到骄傲的人。”鉴于绅士的诚心诚意.农夫只好答应了他的提议。绅士非常讲信誉.重承诺.不但把农夫的孩子送到学校读书,而且还供他到医学院上了大学。这个农夫的孩子不是别人.他就是后来英国名的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他于1928年首次发明了举世闻名的青霉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一)从小培养责任感【教育典范】1920年,有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0美元。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我先借给你,一  相似文献   

16.
《青年教师》2008,(1):30
从小培养责任感教育典范:1920年,有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0美元。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我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相似文献   

17.
6月8日 晴 今天,我回寝室拿书,看着左腿上绑着绷带的父亲和父亲放在我的床头的几斤梨子。我埋怨他为什么不在家好好休息,跑来送什么梨子。父亲颇为自信地说:自家的梨子没有污染,是纯绿色食品。要你回家吃梨你没时间,这不,我就帮你送来了。因为梨子老挂在树上不久就会烂的。我无语,急忙打电话告诉母亲,叫她去镇上车站接他,后把父亲"送"上了车。送走父亲,回学校的路上,最近发生的事情涌上心头:6天前父亲打来电话,要我星期天回家。  相似文献   

18.
分寸的力量     
一位叫迈克的男孩长得又高又壮,他的母亲害怕他会成为学校的"小霸王",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叫他与人为善,学会忍耐。结果很多孩子欺负他,推他,甚至打他。迈克对父亲说:"我真想狠狠地揍他们,但我知  相似文献   

19.
班长送来本周的班务日志,我翻开一看,在迟到、早退、吵事等栏中,段进同学的名字出现次数又是最多。   他是我班一位自我约束能力极差的学生。学校领导和老师们谈起他都很头疼。作为班主任,我不知多少次与他谈心,对他又是“威逼”又是“利诱”,还多次找来他的父母共同对他进行教育。可他均是短暂的口服、长久的心不服。难道所有的教育方法对他都失效了吗 ?我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他并不是没有一点长处,他为人正直仗义,性格豪爽。那次他参与打群架是因我班有位同学被外校学生欺侮而引起的;还有一次,学校男生寝室一夜之间丢了…  相似文献   

20.
诗人李夏普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他小时候跟父亲到一位老人的铁匠铺修理耙子和锄头,他父亲付给老人报酬时,老人说:“不用了,这一类小活我从不收费的。”但他父亲执意要付给老人维修费。“年轻人,”老铁匠对他父亲说,“难道你就不能让一位老人,时不时舒展一下他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