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必隐教授在《阅读心理学》中指出:"阅读是读者从书面材料中提取意义并影响其非智力因素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从文字符号中获取和提炼"道""技""情"是阅读的目的和功能所在。所以,阅读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  相似文献   

2.
接受美学是源于西方的文学理论,它强调重视读者的阅读主体地位,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不仅是体现于作者的文学创作,还需通过读者将其升华和再创造以其更加丰满。接受美学还提出文学作品"空白点""未定性"以及读者的期待视野等观点,为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改革开启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相较于过去的语文教材,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特别强调整本书阅读。每一册教材都设置了一个"快乐读书吧"板块,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整本的书。这样,将整本书阅读纳入教材中,纳入课堂教学中。因此,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改变过去浅表阅读、知识点阅读等现象,引领学生的整本书阅读,使学生学会凝视、融合生活、学会运用,逐渐形成"读得明""想得开""用得上"这三种关键能力。这样,能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吕叔湘说过":语文教学是人们学会一种语文的过程。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真正的阅读教学必须突破"教课文"的层次,提升到用课文"教语文""教阅读""教表达"的层面,引导学生能从课文中习得写作方法,以达到"不教"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当下基于"核心素养"的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比较阅读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阅读方法。进行比较阅读的关键是选准"比较点",有效整合教材。通过从"同一文本""同一组文本""同一作者不同作品""同一题材不同作品""同一作品改编前后"等途径进行比较阅读,为学生启一双慧眼,拓一片全新的阅读天地。  相似文献   

6.
整本书阅读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趋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由此可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独立思考、发展阅读思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文章阅读,实质上是建立"文本""作者""读者"之间的和谐关系.阅读教学强化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批判性,需要依凭理性思维,建立文章阅读的基本思维框架,将"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收获何在"的阅读思维工具化、结构化、自动化.《秋天的怀念》教学案例,揭示了建立这种文章阅读基本思维框架的可行性和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就阅读教学的功能提出"智瞻""理畅""德新""术纯"的思想,涵盖了阅读教学所应具有的谋求学生思维发展、语言提升、道德完善、方法掌握等方面的功能。时至今日,很多阅读教学还没有实现以功能化为导向的过程构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常停留在"有一说一"的局面。怎样打破阅读教学中的"窄视",使学生能够逐步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地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亟待回答的一个问题。2014年10月,北京市教委颁布了《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月22日,由合肥八中语文组承担的全国中语会阅读推广中心课题"教师对高中学生阅读指导的研究"开题会在合肥八中举行。课题负责人叶守义和汪允介绍了总课题开题报告。为了切实解决高中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基于全国中语会阅读推广中心提出的"为中国未来而读""把阅读从文学延伸到历史、科学、哲学、社科、艺术、博物等领域""为培养阅读趣味和阅读习惯而读"的阅读理念,将课题实施依托于合肥八中的课程体系建设,在不同阶段将完成不同的研究任务,主要有:通过开设基  相似文献   

10.
卜金玉 《文教资料》2009,(17):78-79
阅读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读者通过阅读文本把握文本内容并对它有深层次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产生自己独特的感悟."品读文本"是达到这个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品语""品情""品人"是教学实践过程的途径,对于教学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如果给语文阅读下定义,答案定然是各不相同,但"对话"则是广大专家和教师较为认可,即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作者、情境对话的过程。由此可见,阅读是一种由外在文字向内在思想转变的过程,其中的主体则是素材与读者。换言之,任何人的阅读只是一定的知识背景或生活阅历中负载自己主观投射的"看"。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方法的传授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进行阅读""以学会思考为主方向进行阅读""以文本特质为突破口进行阅读"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靳长影 《语文天地》2011,(22):27-28
阅读在语文学习中有特殊地位,应引起语文教学者的重视。《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这样给阅读下定义:"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活动"。很显然,读者是阅读的主体,汇集了众多语言符号的作品是客体,当主体从客体的一系列"语言符号"中"取得了意义",阅读就得以完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阅读的主体———学生,应该让学生充分发  相似文献   

14.
<正>一、栏目设置2014年《新小读者》经过调整,将开设下列栏目:1.一缕阳光2.悦读故事3.书香校园4.瞭望窗外5.聆听心声6.学会感恩7.经典共赏8.史海泛舟9.哲理小径10.走进绘本11.读写向导12.开心语文13.同步阅读14.良师美文15.优生佳作16.思维体操17.科技王国18.艺术殿堂19.读编频道20.仰望文化巨人二、征稿启事2014年向教师征稿的栏目主要有"读写向导""开心语文""良师美文",向学生征稿的栏目主要有"优生佳作""读编频道"。1."读写向导"稿件要求:千字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指导学生阅读,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15.
纵观多年阅读教学,比对高考学生解题现状,两者没较好衔接,失分较多,这引起我的教学反思.阅读是什么?"读"是种阅读活动,由"读者、作者、作品"三者构成的"三边"活动.作者潜藏作品中,读者与作者通过作品发生心灵碰撞和情感交流.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阅读源于社会生活,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社会生活,也就丧失了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在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诗文试题,一般分为两大板块:侧重"积累"兼顾"感悟""理解"的古诗文默写,侧重"感悟""理解"兼顾"积累"的古诗文阅读.默写一般在"语文知识"板块中考查,阅读则和现代文一起,在阅读板块中考查.  相似文献   

17.
2010年以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蓬勃开展,由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举办的,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越办越红火,作者通过参与及观摩,发现了语文教学好的方面,即语文教学信息化,运用载体形式多样化;教师说课由"背"转为"说";教学设计不断创新及与专业相结合等。同时,作者也通过思考,对闭幕式上专家点评的"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走形式"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这种现象的本质其实是:没有注重语文教学的"规律性""实效性""真实性",并希望各位语文教师能引以为戒,共同将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到一种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写字是写作的基础,它们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程提出"认识""学会"两种需求,在第一阶段(1-2年级)明确提出应该"多认少写"。"多认"孩子就能自己提前进行浅显、简单的阅读,而这对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获得信息的能力都十分重要,这也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要求:如何去把握教材,钻研教材,找到最适合自己班孩子们的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是白话文运动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的一代宗师.从1912年开始任教至1988年去世,在长达76年的教育工作中,他立足社会生活实际,通过教学、创作、编辑、研究、考察等诸多途径,对语文教学做了持久深入的实践,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思考,提出了有关"听"说""读""写"和"语言""思维""课内课外"等方面的语文教学原则,建立了涵盖"写作""阅读""听说"书法""教材""学生""教师"等较为完备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系,凝结成以"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为核心的一系列重要的语文教育思想.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叶圣陶对语文教学的诸多操作细节也进行了系统而卓有识见的探究总结,其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语委重大课题"面向基础教育的阅读行动研究"课题组将与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中国教师》杂志社、《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山东城市出版传媒集团联合举办"教师阅读与基础教育"研讨会。研讨会将于2017年4月2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主题为"教师阅读与基础教育",下设四个分论题:"教师阅读与教师素养""教师阅读与专业发展""教师阅读与语文教育""教师阅读与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