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尿素包合法提纯花椒籽油中α-亚麻酸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研究了脂肪酸与尿素及溶剂的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等条件对提纯花椒籽油中α-亚麻酸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肪酸:尿素=1:5,尿素:95%乙醇=1:2.5,包合温度-20℃,包合时间为14h,α-亚麻酸的浓度百分比可达66.29%。  相似文献   

2.
以内蒙古武川县燕麦为原料提取β-葡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15、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h、pH9.0。  相似文献   

3.
吴敬华 《大众科技》2012,(7):138-139
为了提高干冰膨胀烟丝质量,针对浸渍-升华工序对膨胀后烟丝质量的影响,文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与综合平衡法对升华温度、蒸汽流量、塔内风速、浸渍时间4个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升华温度320℃,蒸汽流量800-1000 kg/h、塔内风速34 m/s,浸渍时间30秒,为最佳工艺参数,按此参数生产的膨胀烟丝综合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玉米胚芽油中α-生育酚,研究了提取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实验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4,浸提温度为70℃,浸提时间为120min时,提取效果最好,提取出的α-生育酚浓度为73.83μg/mL,酸价为3.08mg KOH/g。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在茜草中提取茜草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茜草多糖的含量为指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为因素,利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实验设计,对提取茜草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茜草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5h,提取温度100℃,料液比1:10。结论 :本实验为大规模工业生产中用提取茜草多糖的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论文以黑京砖为原料分别研究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茶水比对茶汤的感官品质、光密度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黑茶浸提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时间变长,茶水比变大,茶汤的感官品质越好,但在一定程度后变化较小;黑茶浸提最佳工艺为85℃、茶水比1:50浸提2次,每次20min。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五味子、酸枣仁、天麻、灵芝为原料,以阈下值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入睡率为考核目标,通过单因素筛选及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温度60℃,提取次数为2次,提取料液比为1:12,提取时间为6h时,具有安神功效成分的提取率最高,可用于企业产品前期中试。  相似文献   

8.
青海地处高原高寒干燥地区,其农作物生产加工较内地仍为匮乏,尤其是农产品深加工环节仍较为薄弱。为拓宽生产渠道,扩大青海高原特色农产品——藜麦、青稞的社会、经济和市场效益,为藜麦青稞作物再加工和青海酸乳的发展开辟新的空间。本研究以开发高品质藜麦-青稞酸奶工艺为主要目的,通过研究藜麦-青稞料液比、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藜麦复合酸奶品质的影响,由单因素试验获得了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的藜麦复合型酸乳,通过正交分析方法获得了最优工艺参数,并进行了定性定量评价。研究表明:随着料液比、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的增加或升高,在一定条件下,藜麦复合型酸乳的感官评分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最适添加量藜麦15%、青稞5%,最适发酵温度40℃,最适发酵时间6h;结合正交试验最后得出该藜麦复合型酸乳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添加量藜麦10%、青稞5%,接种量3%,发酵时间6h,发酵温度40℃下制备的酸奶具有藜麦酸乳特有的风味,白色或微带浅黄色、光滑细腻、组织状态、滋味俱佳。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对七叶皂苷钠冻干粉针的工艺进行优化。按照L9(34)正交设计表条件进行试验,得到最佳工艺为预冻温度零下三十六摄氏度,预冻温度时间为7小时,升华干燥时间6小时,升华温度为二十五摄氏度,解析干燥温度三十摄氏度,解析干燥时间为6小时。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七叶皂苷钠冻干粉针的含量测定;本工艺稳定、可行、收率高。  相似文献   

10.
以落叶松锯末浸提剩余物为原料,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在采用氯化锌法制活性炭,通过正交设计法对活性炭性能影响比较大的氯化锌溶液质量分数、活化时间、活化温度进行了优化。得到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工艺条件:氯化锌溶液质量分数20%、活化时间90min、活化温度600℃,利用此条件制的活性炭产品的碘吸附值959.3mg/g;亚甲基蓝吸附值12.6ml/0.1g;得率为54.6%。  相似文献   

11.
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红蓝草多糖的含量,用正交设计法筛选和优化红蓝草多糖的提取工艺。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溶液的p H值、提取温度作为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各因素对提取红蓝草水溶性多糖的影响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溶剂p H值提取时间。确定较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40(m:v),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为2h,提取溶剂p H值4.5,在该工艺条件下,红蓝草多糖的得率为8.018%,说明红蓝草除了主成分紫蓝素类、黄酮类外,其多糖的含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12.
研究沙棘果实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选择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用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温度为75℃,料液比为1∶8(W/V)。结论:该提取工艺为沙棘果实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对白根独活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按照L9(34)正交设计表条件进行试验,各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加水倍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我们确定最佳工艺为:加水量8倍、提取时间为30小时、提取温度70摄氏度,提取次数为2次,超声功率为60W。本方法可靠、简单,可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4.
李乃柱  赵波 《科技广场》2009,(11):18-20
针对柱塞泵转子生产工艺不足,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双金属挤压铸挂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用procast软件进行挤压铸挂模拟仿真,得到一组最优的工艺参数:充型温度1150℃、充型速度0.2m/s、充型压力80MPa、保压时闻是3s、模具温度600℃.在该工艺参数下,挤压铸挂成形的转子缩孔及缩松最少,实验证明这种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吕斯思  陈有亮  金鸟君 《科技通报》2012,(1):122-128,132
为了探求软质干酪的最佳酶凝乳工艺,采用L9(34)和L16(45)正交试验,研究了皱胃酶、木瓜酶、米黑毛霉酶三种单酶的最佳工艺以及复配酶最佳工艺,确定了皱胃酶添加量0.0125%,凝乳温度32℃,时间45 min;木瓜酶添加量0.01%,凝乳温度33℃,时间35min;米黑毛霉酶添加量0.0035%,凝乳温度32℃,时间40 min;复配酶最佳工艺参数为皱胃酶用量0.004%,木瓜酶用量0.006%,米黑毛霉酶用量0.0023%,温度32℃,凝乳时间30 min。结果表明,单酶复配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有效优化干酪酶凝乳工艺。  相似文献   

16.
在普通Ni-P-SiC化学镀工艺基础上,添加纳米尺寸的SiC粒子,采用超声波工艺分散纳米微粒,进行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探索最佳试验参数(镀液PH为6,温度为86±1℃,镀液中纳米SiC浓度为3g/L)的复合镀层在不同温度的热处理时对硬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正交设计法优选青霉素钾盐萃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以青霉素钾盐萃取收率为指标对萃取工艺参数进行筛选。分别从温度、pH值和破乳剂用量三个方面,优选出青霉素钾盐萃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A2、B2、C3,即温度在14-16℃,pH在1.7-2.0,破乳剂的量在3ml。通过实验证明的萃取的收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以硬脂酸丁酯为芯材,吐温80、司班80为乳化分散剂,以单体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1,6已二胺反应为壳体,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微胶囊相变材料。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并进行了FT-IP及DSC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胶囊相变温度为20.1℃,相变潜热为70.5J/g。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正交试验法优选新康松乳膏的制备工艺,总结其制备经验。方法:选取新康松乳膏的样品,采取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法,对其不同的制备工艺进行评价及筛选,观察记录筛选结果。结果:先溶于水相后,在90℃下进行混合乳化并采用吐温-80进行分散制备获得的乳膏质量为最优。结论:采取正交试验法进行新康松乳膏制备工艺的优选方法具有简单、准确的优点,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研究采用吉林省特有的北冰红山葡萄来进行冰酒发酵工艺的研究,在发酵工艺研究过程中,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发酵温度为12℃,酵母添加量为0.12%,SO2添加量为8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