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异乡与故乡     
离乡有多愁?思乡有多苦? 美丽的新疆,雪山巍巍,草原广阔,蜿蜒的大路被数不清的绵羊占据。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经常见到羊群后面跟着牧羊人,手拿皮鞭抽打公路,皮鞭反弹网来,在空中发出“啪”的声响。  相似文献   

2.
<正>【文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农夫养了一群羊。放牧时,他总是放声高唱:"我雪白的羊群啊,多么可爱……"可是,他的羊群里有一只黑羊。农夫为此感到遗憾,盘算着要卖掉黑羊:"这样我的羊群里就都是可爱的白羊了。"一天,在一场暴风雪中,农夫与羊群走散了。当暴风雪停息的时候,漫山遍野银装素裹,哪里还有羊群的影子?这时,四处寻找的农夫看到远处有一个晃动的小黑点,跑过去,果然  相似文献   

3.
迈着沉重的步子,我又登上了长城,登上了历史的台阶。是赢政的皮鞭抚摸秦人肌肤之声?是胡骑嘶鸣之声?——撩人心魄。我且循阶,叩石而问  相似文献   

4.
<正>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安睡在嘹亮的歌声里,饮着温热的羊奶,蹒跚走在柔软的草甸上,一个个蒙古少年,就这样成长起来了。他们手拿皮鞭悠长地吆喝着回家的牛羊群,他们有力的双手握紧缰绳驾驭着飞奔的骏马,他们捧起驱灾避祸的银碗向长辈恭敬地祝酒,他们相互拥抱大笑,一切城市的虚与委蛇不存在于这辽阔天地之间。像喝着狼奶长大的孩子一样勇敢坚强的蒙古孩子们有  相似文献   

5.
佟希仁 《少年月刊》2010,(12):17-18
蚕茧 我是一只过冬的蚕茧,深秋,藏进这小黑屋里是为了躲避严冬风雪的皮鞭。可我总不能在这里呼呼睡觉,我也有自己金色的理想与期盼。  相似文献   

6.
干部心事     
唉!91分!一个鲜红的分数映入我的眼帘,我震惊了。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打击呀!听着同学们相互询问的声音,那一句句“你多少分?”“98+10……”“你呢?”“比你高一分呢!”这些话像皮鞭一样抽打着我的心,我感到天地都在旋转。天  相似文献   

7.
读《海蒂》     
第一次读《海蒂》时,我哭了,真不知是为什么,合上书本,手指很轻地抚了抚书脊,泪就再也忍不住地落下来。我什么都有!电脑、CD、电视、游戏机……但我惟独忘了,我真正想要的不是这些,不是嘈杂声音中的茫然,不是绚丽画面后的迷惑,而仅仅是一个,我可以回想起来的童年。我的童年究竟是如何度过的?有没有站在树叶下被阳光触碰的温存?有没有在草堆里和羊群亲昵的过去?有没有爬到树上,很高很高地俯视这个世界?没有,没有!只是很优雅地坐在屋里,很优雅地坐在桌边,很优雅地一动不动,很优雅地消磨童年。阳光?对不起,那会把我的皮肤晒黑,羊群?对不起,那…  相似文献   

8.
陈宁 《留学生》2013,(5):43-43
“啪!啪!”在一个方形的舞台上,一名男子挥舞着手中的皮鞭,抽打出清脆响声。也许是为了表现得更有刺激性,这名男子手中的皮鞭忽然打到了自己的身上,顿时,从台下传来了众多年轻人的惊呼声。或许,你会认为这是场杂技表演,但我要告诉你,我所讲述的,是一场英国大学开学典礼中的一幕。  相似文献   

9.
教室里弥漫着《可爱的羊群》的音乐,学生们听着歌曲走进教室。一、导入1.师:同学们,听了刚才这首《可爱的羊群》,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了可爱的羊群在大草原上吃草。师:那么请你找一找在这首歌曲旋律中  相似文献   

10.
<正>"小心,你差点撞上旁边那辆车!你怎么什么事都做不好?"爸爸大声地斥责我。爸爸的话宛如皮鞭抽打在我身上。我扭头对他怒目而视,却不敢和他顶牛。我感到喉咙一阵阵发紧,赶紧转移视线,我实在不想和他争吵。"老爸,我已经看到那辆车了,我开车的时候你不要对我大喊大叫。"我语调平缓,听起来似乎很冷静。  相似文献   

11.
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农夫汤姆养了一群羊。放牧时,他总是放声高唱:"我雪白的羊群啊,多么可爱……"可是有件事让他感到有些遗憾——他的羊群里还有一只黑羊。汤姆盘算着要卖掉黑羊:"这样我的羊群里就都是可爱的白羊了。"  相似文献   

12.
笑话4则     
孩子们的真理一位年轻的教师刚给她班里的一个小男孩讲完羊的故事,说有一只羊因为离开了羊群被狼吃掉了。明白了吧,她说,如果这只羊老实,不离开羊群,它就不会被狼吃掉,对吗?对,老师。小男孩回答道:但它以后就被我们吃掉了。屋子朝西老师:暑假里你什么时候起床?男孩:当第一缕阳光射进我的窗户时,我就起床。老师:那不是太早了吗?男孩:噢,我的屋子是朝西的。  相似文献   

13.
翻开美国教育家斯特赖克和索尔蒂斯的这本书,第一节的一句话就"击"中了我。"伦理思考与伦理决策从来就不是循规蹈矩。"我疑惑了,教学伦理不就是教学中的一条条制度、一个个原则吗?怎么就不是"循规蹈矩"了呢?作者接着用一个个案例向我发起了轮番"轰炸"。约翰尼打架了,老师想和他的家长谈谈。这位家长冲进了学校,怒不可遏,表示要好好教训自己的孩子。老师为了平息家长的怒火,只好撒谎,说事情并不是约翰尼挑起的。家长马上收起了皮鞭,转变了态度,表示要叫他的儿子像个男人一样学会反击,不能像个软柿子一样任人拿捏。事情虽然就这样过去了,但老师的烦恼并没有消除,撒谎的不安长久地困扰着他,孩子们还会再相信他吗?  相似文献   

14.
引路者     
草原上的绵羊总能找到水草肥美的地方,悠闲地享受美味的"大餐"。它们是怎样做到的呢?为了弄清楚其中的奥秘,我决定亲自去探个究竟。一天早上,我把自己伪装成一只绵羊,悄悄地混进羊群中间。一大一小两只绵羊的对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小绵羊:"老兄,我们今天去哪里用餐?"  相似文献   

15.
咨询顾问     
《课外阅读》2014,(10):27
<正>一群正在林子里四处捕食的狼捉到了一只兔子,它们正准备吃掉兔子时,兔子急中生智,说:"等等。你们这么多狼吃我一只兔子也吃不饱,不如你们放了我,我带你们去找羊群。"群狼觉得兔子说得也有道理,就放开了它,让它在前面带路,它们一起去找羊群。但走了一会后,这群狼越来越饿,就迫不及待地问兔子:"兔子,咱们还要走多远?""你们看,马上就到了,翻过前面这座小山就是了。"兔子回答。  相似文献   

16.
孩子的真理     
一位年轻的教师刚给班里的学生讲完羊的故事,说有一只羊因为离开了羊群被狼吃掉了。然后她说":孩子们,明白了吧?如果这只羊老实,不离开羊群,它就不会被狼吃掉了,你们说对吗?""对,老师。可是,"一个小男孩回答,"它以后会被我们吃掉的。"  相似文献   

17.
【文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农夫养了一群羊。放牧时,他总是放声高唱:“我雪白的羊群啊,多么可爱……”可是.他的羊群里有一只黑羊。农夫为此感到遗憾,盘算着要卖掉黑羊:“这样我的羊群里就都是可爱的白羊了。”一天,在一场暴风雪中.农夫与羊群走散了。当暴风雪停息的时候,漫山遍野银装素裹,哪里还有羊群的影子?  相似文献   

18.
<正>1."导"与"拉"。做拉动学生的"纤夫",还是做生命的"牧者"?这是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牧者不去代替或包办羊群的吃食,而是把羊群带到水草丰盈之处,让它们自主快话的吃草,这意味着既管理着羊群,又尊重着羊群独立的生命活动。表现一种无为而为的人本思想。2."薄"与"厚"。教学就像是一只杯子,杯子的边薄,装的水才多。也就是教少而学多;反过来,教的多,就学的少。但决不能没有杯子,无杯怎么能装水?  相似文献   

19.
在《大灰狼与小绵羊》这本书中,我最喜欢《头羊之争》这一篇。头羊年事已高,有一次在陡坡上一脚踩滑,离开了深爱的伙伴们。羊群必须有一只头羊统领大伙儿,不然羊群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因此,一场"头羊之争"拉开了帷幕。头羊之争在白镰刀羊和黑丝瓜羊之间展开。刚开始,它们只是吓唬对方,但这一招不管用,只好动真格的,打了起来。战斗了好长时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视角     
顾仲晓 《师道》2006,(9):41-41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国王有一大群羊,他雇了一个牧羊人,每天出外放牧。有一天,牧羊人发现一头似羊非羊的动物,混在了羊群里,他便来向国王请示说:“有一只从未见过的动物混进了羊群,该如何处置?”国王说:“你要特别照顾好那个动物。”牧羊人一听,十分不解地看着国王。国王告诉他:“这些羊一向是我们一手养大的,所以没有什么好担忧,但这个动物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却能和我的羊群一起行动,这不是令人高兴的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独特的生活视角可以点化人生,很多出色的东西,都带着鲜明的个性。其实推而广之,教育也是一种视角转化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