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9 毫秒
1.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用1课时学习“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在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产生、发展及其特征从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技术进步及经营形态等方面作了一定的概括,强调的是知识性、基础性的一面。从宏观的视野看,在古代经济结构中,手工业经济部门虽然属于高端产业,但其发展受到农业、商业以及政府的工商业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如果能从经济史的角度,综合考察这些制约因素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把握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而且能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它们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古代中国经济是历史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从题型上看,本考点的命题多数以选择题为主,特别是材料选择题,以此来考查同学们理解、比较、判断和知识迁移的能力.从内容上看,古代的手工业、商业、主要经济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等都是考查的重点.如近几年的江苏高考,2009年考查了灌钢法,2010年考查了水排、古代饮茶之风,2012年考查了官营手工业生产特点、唐宋时期市的变迁等内容.本文把古代中国经济概括为一项经济制度(土地制度)、两项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三大经济部门的特征(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王金进 《文教资料》2010,(11):85-86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技术具有显著的封闭性特征。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创造主体是一些富有经验的、心灵手巧的工匠,而这些工匠存在自身的弱点与缺陷,这本身就限制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播;我国历史上工匠技术具有非常严格的传承制度.工匠技术只传于家族内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无疑限制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唐宋以来行会的出现与发展,为手工业技术的传播又添一道枷锁.以上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手工业技术封闭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专题复习目标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掌握赋税制度发展变化的情况、特点和走向 ,了解其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2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3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  相似文献   

5.
经济史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本专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一、历代政府发展经济的政策。二、古代的土地、赋税制度。三、农业的发展。四、手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几个盛世时期,还是工商业大国、世界贸易大国,这不仅是因为她有发达的农业作支柱,同时又有发达的商业、手工业作支撑。研究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区域分布的变迁,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乃至整个中国明进化史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吴福生:“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一专题的重点是“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基本特点”。我们知道,古代中国经济的两大支柱是农业和手工业。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其实就是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基础的。自秦汉开始,“男耕女织”这种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形式已趋向典型化,成为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基础。这是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国手工业时代从公元前21世纪夏初期开始至19世纪中叶。技艺教育起源于原始人类对生存技艺的传承。最早的手工业专门著作《考工记》记述了官营手工业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保留有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在中国科技史、工艺美术史和文化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后的儒家经典著作《学记》反映了当时“父承子继,世代相传”的技艺教育制度;私学兴起又促进了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都给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1.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 古代中国手工业主要有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管理方式方面,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家庭手工业则是农户的副业.②产品流向方面,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官府、贵族享用,不在市场流通;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民间消费品,产品主要面向市场进行流通;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只有剩余的一小部分会作为商品在市场上销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学语文课本涉及到大量的古代文化知识。因此,我们应结合语文教学让学生了解一些古代文化知识并挖掘出其中的人文因素,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利用古代文化中的文明礼仪知识。教育学生做新时代的文明人。 中华民族素有文明礼仪之邦之称,讲道德、讲文明是中华人文精神的基石。古代文化知识从多个方面反映出汉民族的风  相似文献   

11.
刘红伟 《天中学刊》2005,20(1):113-114
中国古代家具各时期的发展变化,是与手工业的发展、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同步的。家具从出现到发展成熟,从简单造型到复杂的结构,逐渐系统化、装饰化、合理化、实用化。家具工艺归根到底是经济基础的反映,是生产力发展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中学文科》2007,(2):32-40
中国古代经济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手工业发展、古代商品经济、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等内容,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古代历史考查的热点。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中国古代经济史的考查具有面广、题型全的特点。在内容上既考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史,又考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改革,以及经济思想、经济上的主张等。  相似文献   

13.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知识梳理   农业经济,是相对工业经济而言的经济形式.其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以手工业和商业为次.   ……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诗歌反映了古代生活的诸多方面,长久以来我们更多地关注的是诗歌中表现出来的人文情怀、自然景观、历史抒怀、社会风俗等,而其中包含的不少自然科学元素却往往被忽视。其实中国古代诗歌包含了丰富的气象物候知识、地理学知识、植物学知识、药理学知识等自然科学知识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诗人是一个热爱观察、热爱思考、勇于质疑的群体。  相似文献   

15.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体现了人类对自身存在的一种反省,为古代中国人类精神的觉醒创造了条件,并奠定了整个中国传统化的基础。古代中国人类精神觉醒的鲜明特征主要反映在天人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性等方面。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影响极为深远的思想大解放。  相似文献   

16.
清代是黔东手工业大发展的阶段。文章从农副产品加工业、林产品加工业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几个方面分别考察了清代黔东的手工业发展状况。文章认为,清代黔东手工业的发展已经突破了原有的自给自足的家庭手工业的模式,而带有很强的商品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神话是人类童年的文学。本文从劳动的回音、对大自然的初期认识、对后世文化的影响三方面阐述了中国、希腊古代神话的相同相似之处,从人神关系、对待人与非人的力量、神话所反映的社会关系、神话的系统性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希腊古代神话的差异,并从地理原因的角度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意在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希腊文学发端之差异。  相似文献   

18.
交通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可以看到交通发展的轨迹。交通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在近几年高考历史复习中并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我们在谈到古代经济的表现时,一般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大方面来总结。其实古代交通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有着重大作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修驰道,颁布"车同轨"  相似文献   

19.
徐亚文 《新高考》2008,(2):26-28
一、考点梳理 (一)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1.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所垄断,形成官营手工业一统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教学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同志说:“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贵财富。中国古代教学思想就是其由一枝独树的奇葩。认识和研究它,不但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教学发展状况和水平,而且有助于我们发扬光大其中的可借鉴部分,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以下试从两个方面就中国古代教学思想作一简要述评。一、关于教和学教学过程在实际形态上纷繁复杂、形式多样。但是各种具体形式的教学过程都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使学生掌握知识体系形成技能和促进身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