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邢彦辉 《声屏世界》2008,(12):21-22
“互动”是电视媒体发展的新动力。从我国电视媒体已经展开的“互动”实践看,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现场观众互动、电话互动、手机短信互动、主持人互动、跨媒体互动等。  相似文献   

2.
就业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伴随着电视求职类真人秀节目近年来的广泛传播及其影响力的扩大,本文对其重要组成要素——求职类节目中的主持人进行研究,主要对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主持模式,现场把控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爱足球爱世界杯,这不需要理由,全世界都狂热。但在电视录播现场,有观众居然高喊“我们喜欢主持人!”,这样的情形倒非常少见。6月24日晚上,在看央视5频道“豪门盛宴”时,我却见到了这种极其难见的情景:当一向以稳重大方著称的节目主持人张斌问候在座的现场观众时,观众席上却唰地  相似文献   

4.
关枫 《新闻爱好者》2008,(8):109-109
电视市场的激烈竞争,让“讲故事”、“设悬念”之风横扫全国各家电视台,“悬念”这个原本属于电影艺术手段之一的元素,一下子在中国电视界风靡一时,瞬间变成了攫取高收视率的一大法宝。现在打开电视,几乎每个频道都能看到主持人拧着眉头问观众:“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同时,几乎每个“选秀节目”现场都会回荡一个声音:“究竟谁会成功晋级(或遭到淘汰)呢?”电视市场这种新的变化对电视节目主持人对于悬念营造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殷冉 《新闻爱好者》2012,(12):75-76
今年年初,我国电视媒体被网友广泛关注的事件,非"张绍刚质疑求职女海归刘俐俐"莫属。2012年1月16日,天津电视台《非你莫属》栏目播出了24岁的女海归刘俐俐现场求职的过程,作为节目主持人的张绍刚对刘俐俐的用词、态度进行了一连串的质疑,导致现场气氛相当紧张;刘俐俐对他的质疑有礼貌地给予了针锋相对的回应,  相似文献   

6.
杨先起 《新闻界》2005,(3):92-93
2004年11月20日,“世界电视日”前夕,全国大小媒体纷纷报道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推出虚拟主持人——《光影周刊》的“小龙”,再度引发了人们对虚拟主持人的关注,甚至一度有媒体报道称,“小龙”将亮相2005年春节晚会的现场(众所周知,事实并非如此)。也有媒体称“小龙”为“属于中国的第一位虚拟电视节目主持人”,实际上,“小龙”不是世界上第一个虚拟主持人,也不是第一个电视虚拟主持人,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上他也不是最早亮相的。  相似文献   

7.
2010年3月30日,在北京第三届《综艺》年度节目暨电视人评选结果颁奖典礼现场.主持人代表网友提问:同样是做全球华人的新闻,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跟央视四套和凤凰卫视的策略有什么不同?霎那间,现场格外安静,对很多来自地方媒体的新闻人看来.这个来自网友提问最多的“典型问题”.某种程度上比从中国电视近300个候选节目中脱颖而出拿到“年度节目”大奖的分量更重,  相似文献   

8.
电视发展到今天,节目主持人队伍日益壮大。然而,一项调查的结果,却给主持人行业泼了一头。冷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等单位进行的。六城市青年观众电视收视状况调查报告”,中有这样一项内容:对主持人不受欢迎的理由.结果是,73%的人认为“主持风格做作”;43%的人认为“千篇一律,呆板”;87%的人认为“个人风度差,浅薄,卖弄,油嘴滑舌却说不到正地方”;  相似文献   

9.
李勇 《声屏世界》2010,(2):39-40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央电视台在电视业改革的浪潮中首次推出了“主持人”这一称呼。从此.中国的电视主持业开始了蓬勃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设置有主持人的栏目,同时也造就了一些为干家万户所熟知的“明星脸”,电视节目主持人也随着电视业的发展逐渐走向“核心化”和“明星化”。然而,受传播规律的制约,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一个“二级传播”的“舆论领袖”.其作用的优劣意味着一个媒体的品位、可信度与权威性。在当前的电视荧屏中,  相似文献   

10.
对目前所见的电视评论节目,我们常能听到一些不尽一致的议论.例如:“既然是新闻评论,就应当以说为主,有丰富的言论”;“街谈巷议不能代替评论”;“主持人必须站出来‘主持’讨论,旗帜鲜明地发表评论”;“现在是评论弱化了、主持人淡化了”;“现在是访多谈少、访强谈弱”(“谈”即节目主持人及其“主持”的言论);①这些议论我们姑且概括为电视评论的“主持人语言决定论”.但是尽管如此,以《焦点访谈》为“代表作”的电视新闻评论,至今仍然“义无返顾”地坚持“论证过程的事件性”的表达模式,坚持走“让过程说话”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11.
看了1月7日(星期天)央视《东方时空》题为《祝福》的“直播现场”节目,使我大为失望与遗憾,甚至禁不住由衷谅讶与气恨:不知这个“祝福”节目的策划人、编导人、主持人及全体制作者,究竞在新世纪的头个“直播现场”要“弘扬”什么?“祝福”什么?我想,任何媒体尤其是中央的电视媒体,在党中央十分重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十五”计划付诸实施的今  相似文献   

12.
黄萱 《新闻窗》2006,(2):42-43
我是一名电视主持人。在演播间里呆了很多年。几经辗转进入了“直通现场”栏目组,走上了采访的第一现场。  相似文献   

13.
董卿,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欢乐中国行》节目主持人,2005年入主春节联欢晚会,并在“国际电视主持人论坛暨年度颁奖盛典”上获“最佳电视女主持人”、“最佳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她先后就读于浙江艺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曾在上海东方电视台和上海卫视担任多档栏目及大型综艺晚会的主持人.获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编按]  相似文献   

14.
刘媛媛 《视听界》2013,(1):79-81
“求职”是近些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大学应届毕业生找工作更是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电视作为大众传媒中的主流媒介,一时间催生出了很多求职类节目。如中国教育频道及江苏卫视的《职来职往》、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广东卫视的《天生我才》等,在环节设置、主持人、风格等方面难免雷同。比较而言,《非你莫属》、《职来职往》两档节目虽然环节设置、演播室布置、主持人选择等方面很相像,  相似文献   

15.
2007年鸡西交通广播推出一档全新的社会新闻节目“路边说新闻”.经推出便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喜爱.这档节目通过男女主持人的现场演绎将“死”的新闻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听众面前,使听众在笑声当中了解了新闻,使原本死板的新闻演变成了非常有意思的新闻故事。相对于电视,  相似文献   

16.
舒影 《新闻实践》2005,(6):42-42
一、具有品牌“符号”的电视“明星主持人”电视主持人是电视台自己制造的“明星”,电视因主持人而吸引着观众,主持人也因电视而名扬四海。主持人往往又是和节目、栏目联在一起,相互依存。因此,电视媒体“明星主持人现象”已受到业界越来越大的关注。两年多之前,崔永元因长期失眠不得不抱病休养,引起了媒体的许多关注和猜测。《实话实说》新的主持人虽然也让人接受,  相似文献   

17.
在主持人节目中,主持人亲切地将观众称为“朋友”。然而,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等单位进行的“六城市青年观众电视收视状况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电视“主持人”成为“不受欢迎的人”,主持人似乎是一厢情愿地将自己当作观众的朋友。主持人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那就是主持人在节目中要以自己丰富的学识、独特的风格、真实的情感真正与观众相知、相交,使观众真正想看、爱看你所主持的节目。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电视谈话节目.在专业语言的表达、现场氛围的营造、对话题外延与内涵的把控、“泛财经、泛地产”的主持思维等沟通能力方面,①对主持人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主持人如何将有限的专业水准发挥到极致.如何将房地产的社会性和经济性的双重属性充分表达,是房地产谈话节目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电视的魅力在于它对事件过程的展示.电视的魅力还在于它对事件报道的及时。这种“展示”和“及时”的最高体现莫过于对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这种事件直播再加上与演播室、主持人、现场记者、背景材料的结合,便可以称之为“直播报道.”1998年7月11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国内十家电影制作单位诉北京天都电影版权代理中心等三家单位侵犯著作权一案,中央电视台当天用四个半小时的时间现场直播了这一审理过程.这次直播采取了前后期两级切换的方式,并在庭前由记者进行现场报道。台里设立演播室,由主持人和两…  相似文献   

20.
陈艳 《声屏世界》2005,(5):41-41
节目主持人的现场意识应表现为主持人主持不同栏目的形象设计定位和主持风格定位.从宏观角度看.应明确主持人在社会中的公众形象:从微观角度看,是指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具体形象.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新闻宣传机构,它的性质决定了节目主持人的公众形象就是党的宣传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电视是大众传媒.对于观众.主持人不能以专家、学者的形象出现。更不能以演艺明星的身份出现.而是以能与观众真诚交流的朋友形象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