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8月14日,以“农民工司令”著称的张全收回到河南。这一次,他打算在老家四处周游,再次说服自己的老乡到南方去。回到驻马店的张全收几乎每天都要到农村作报告:“只要到我公司,管吃管住,无论有无工作,每月都能领到1300元至1800元工资。”从年初经济危机时的四处退工.到现在的大批量招工.张全收大胆放出豪言:“我的金融危机已经度过!”  相似文献   

2.
据媒体报道:河南新密市农民工张海超在郑州打工回乡后,发现身体不适,到北京等多家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尘肺,而具有职业病鉴定资质的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却诊断为“肺结核”.他为证明自己的病情,历尽了周折,最终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开胸验肺”。  相似文献   

3.
肖查 《新闻天地》2010,(4):51-52
2010年1月11日下午4点.高志强被从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重症监护室病房推出,做过CT后,转入泌尿科病房。就在48小时前.农民工高志强因为讨要70元工钱.被包工头叫来的人追着捅了一刀.右侧肾脏主要血管破裂。看着身上插满了导管.高志强说:“被捅的地方很疼.估计流了不少血。”张丽并没有告诉丈夫.为了保住他的命.他的右侧肾脏已经被切除了,“这是他当时唯一的活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媒科技》2011,(7):11-11
5月15日,盛大微杂志平台(http://o.sdo.com/log价.do)上线,满足了“草根杂志”们的发布需求。  相似文献   

5.
童兵先生曾说:“国人有好事者,曾经收集到三百多个新.闻定义,国外更有人扬言,新闻定义在千种之上。”新闻的定义本来就不统一,对正在成长中的草根新闻的理解,业界就更加莫衷一是,草根新闻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驳杂的概念,而实践在先,理论探索在后,正是新闻业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卖身救母”、“最牛钉子户”、“华南虎”、“反CNN”等等发端于网络的草根新闻,产生了预料之外的影响。从今年1月的雪灾到5月的地震灾难,大量与之相关的草根新闻也呈现在我们眼前。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网络是“第四媒体”,而扎根于网络的草根新闻,已在不知不觉中长大,越来越不容忽视。对于草根新闻,我们有太多的未知和疑问,比如,草根新闻究竟包含哪些形态?草根新闻为何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网络媒体的真正影响力是否主要来自草根新闻,而不在于对传统媒体新闻资源的整合?草根新闻是点击率至上P-57面对这一新生力量,监管者应如何对待?怎样才有利于其健康成长?是让草根新闻保持混沌自由,还是对其进行管理、约束和引导?在草根新闻不断崛起的情况下,传统新闻是否逐渐沦为草根新闻的跟班?草根新闻和传统新闻是共生共赢的关系,还是草根新闻会逐渐挤压并侵占传统新闻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他怀着一颗愿为民尽孝的赤子之心,为外出农民工提供新闻支持。他,情系“三农”,多次深入农民工的生活,与农民工同吃同住同劳作;他,责系“三农”,努力践行新闻的“三贴近”,用优秀的文字报道,描述农民工的酸甜苦辣;他,心系“三农”,以一名基层记者的身份,引发整个当地及新闻界对农民工热点问题的思索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他是农民工,却当上了国有企业的车间主任;虽然只有27岁,他却已成为一名市政协委员……赖长春正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80后”一代的风采。 “傻农民工” 赖长春出生在北碚区澄江镇农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1996年,赖长春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的他本想和村里的年轻人一样,到外面闯荡,见见世面。  相似文献   

9.
马美玲 《大观周刊》2012,(18):81-81
2007年中科院的一份人口发展报告中指出.到2010年我国劳动力会出现大范围供不应求的情况。《今日美国》更是惊呼“中国发生了不可思议的现象:即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竟然雇不到足够的廉价农民工为出口市场生产消费品”。  相似文献   

10.
宁夏日报去年10月12日发表的《中铁三局拖欠农民工工资丢了宁夏市场》获得了第16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消息类一等奖。关于农民工讨要工钱的新闻看得多了.似乎可以得出一种报道套路:农民工以各种方式.从合法途径到极端的以自杀相威胁.然后便是政府相关部门反复协调(从最温和的握手言和到刑事处理)。问题解决。多数这类的报道都是就事论事.很少动脑筋改换报道角度。现在看到《宁夏日报》的消息《拖欠农民工工资数百万元被取消投标资格(肩题)中铁三局丢了宁夏市场(主题)》,令人感觉一新。因为它打破了这种套路.  相似文献   

11.
郑怀盛是一位1962年入伍的军队新闻工作者,退休前任解放军报社政治部副主任。从入伍第一天起。他就恪守“当好兵.写好兵”的信条.勤奋创作,笔耕不辍。1965年.他作为基层优秀报道员.被选到解放军报社新闻培训班学习,用他自己的话讲:“没想到25年后的1990年.  相似文献   

12.
网络酷密码     
《时代》周刊2006年评选出的美国50大最酷网站,把网络潮人追捧的新酷站点拉到世界大舞台上,它们,或许是你兴趣正浓的网站,或许有着你从来没有听过的名字。这些都无足轻重,重点在于它们见证了网络的成长。从web1.0到web2.0,从门户网站到个性化网站的兴起,web2.0时代,我们学会的不仅仅是使用聚合器阅读文章,rSS、博客、播客、社交型社区,这些名词代表的是~种新的网络理念:网络越来越把大众当一回事,越来越向“草根”靠拢。  相似文献   

13.
黄颖 《新闻知识》2007,(6):72-73
从2005年开始,以“草根”闻名的博客、维基百科、播客迅速在普通网民中流传开来。一个始于商业会议上的概念“Web2.0”忽然火了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童莉 《军事记者》2010,(2):47-48
21世纪以来,以博客、播客、QQ空间等为代表的草根媒介出现并逐渐壮大,形成与传统大众媒介相对应的传播态势。“中国博客大众化元年”后,草根媒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能让普通民众快速成名.如“十年砍柴”等人的博客。如今,草根媒介的“小道消息”也为网民信息提供来源。本文就新媒介环境下的草根媒介对三大大众传播理论(“把关人”、“议程设置”、“意见领袖”)带来的冲击与影响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5.
韩南教授     
韩南(Patrick anan)教授是我在哈佛大学的同事.也是美国汉学界我最敬仰的学者。他的本行是古典小说.而我的专业是现代文学.本来该是“隔行如隔山”.然而我和他的学术关系却特别密切.最近这两年在哈佛.甚至每隔一两个礼拜必聚会一次。共进午餐.我藉此也向他请教学问。去年(2002年)秋季,我开了一门晚清翻译小说的研究生讨论课。他竞主动前来旁听.于是我邀他主持几场讨论:从林琴南的《茶花女》到《茄茵小传》,从《昕夕闲谈》到福尔摩斯,他如数家珍.而且逐字逐句地推敲对照.使我这个粗枝大叶见林不见树的“学者”不胜汗颜.  相似文献   

16.
吴超 《军事记者》2011,(11):37-38
近些年来.有不少新鲜事儿在新闻圈里冒了出来.不经意间就多了几分思考,有了些许感慨。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算作是对这些热点问题的冷思考。 一、都是谁在发布新闻? 素以能“炒作”而闻名于世的新闻界,现在似乎逐渐哑火了。现象有三:一是不少“硬新闻”都是始于网络后才见诸报端:二是记者总是迟于新闻事件进入:三是记者写的稿子似乎远不如“草根们”写的稿子更能吸引人的眼球。  相似文献   

17.
“问题新闻”写作的一般形式有两种。一是通讯的写法。如今年1月19日中国青年报推出的专题报道《从2240元到215亿元:一场“执法为民”的战役》,就拖欠建筑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作了深入挖掘,并把这一问题提高到执政党“执政为民”的高度来看待,认为这是政府打  相似文献   

18.
由上海市科技情报学会发起的旨在促进web2.0技术应用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web2.0与信息服务”研讨会(简称“web2.O/Lib2.0”研讨会)第三次会议将在杭州召开。本次会议将继承和发扬前两次会议的精神,让更多草根参与互动和交流,恰逢2008,故定主题为“Web/Lib2008:论剑2.0”。会议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9.
王媛 《大观周刊》2011,(47):204-204
近年来,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广受关注,农民工子弟学校对于解决城市中的流动儿童入学问题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本研究从宏观角度,就教育政策、农民工子弟学校两方面,对以往的文献梳理进行了总结和深入的思考.认为农民工子弟学校应成为“两为主”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全面实季包过程中的“缓冲地带”,社会各方面力量应该共同努力推进“两为主”政策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20.
陆轶铖 《新闻实践》2010,(11):34-35
“山寨”从民间的、草根的发展到被官方、权威媒体所关注,除了“山寨机”、“山寨明星”、“山寨春晚”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以外,“山寨新闻”这个新兴词汇也开始进入大众的视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