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勇 《新疆教育》2012,(9):78-78
苏教版新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关注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1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想创新创新 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数学课堂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想创新。在教学过程中,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所谓“启发式”教学,往往把学生当作应声虫。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数学课堂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求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以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此进行了探讨,略有见解。1.应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常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发生疑问,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我在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创设这样的情境: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把一根细线的两端各…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堂教学的"新",就是要把课堂变成学生乐于获取知识的好场所,使学生在其中学得"新",在"新"中学,会"新"学,会"新"用.一、要使学生唤起"新"意识,想创新  相似文献   

4.
新的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明确地写入了基本理念之中。现代思维科学认为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没有问题 ,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问题又是创造的基础 ,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而在数学课堂中唤起学生质疑意识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 ,乐于质疑问难 ,教会学生善于质疑问难 ,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之一。一、唤起学生问题意识 ,使学生想问数学课堂教学首先应把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看作创新的动力源。我们从教师为学生写的观察日记和教学反思中了解到 ,学生不敢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教师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有效落实,才能使学生迸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改的着眼点在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并从增强学科意识入手 ,培养其创新思维 ,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一、主动参与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由于小学生数学意识淡薄 ,初学时常感到既抽象又枯燥乏味 ,神秘难懂。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就应结合生活实际 ,引导他们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 ,学会用数学眼光和科学的头脑去观察、认识、思考 ,处理现实生活中蕴含的数学问题 ,从而增强他们的数学意识。我在讲授新知识前常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景。如在教…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标准》)提出,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其中一个方面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创新意识”则是数学眼光的主要表现之一,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有效的载体.文章从新教育理念出发,从“在猜想与验证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质疑与释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动手操作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尝试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和谐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五个方面对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进行了探究,旨在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正创新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不懈追求,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主战场和阵地在课堂上,创新意识的孕育也就必须贯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思维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创新思维是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品质,因此,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营造一种适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文化,这种文化以合作、对话和探究为主要特征,并且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人人与生俱来有创新之潜能,让学生在接受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比较与类比、一般化与特殊、分析与综合、具体  相似文献   

9.
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呼唤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而数学课堂最能实现这一核心。在数学课堂中,依据教材内容以及儿童的认知规律,不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使学生从小形成创新意识,是我们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所以,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1.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数学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下面结合笔者的数学教学实践,就如何挖掘课堂教学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今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经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下面我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这一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要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只有改革数学课堂教学,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兴趣,唤起孩子的创新意识;创设问题,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动手实践,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才能实现学生数学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当前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设法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谈自己的体会。一、营造有效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由于智力水平、行为习惯、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之间必然存在个性差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乐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大声说话,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向教师提出不同的想法。教师要允许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个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努力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开阔思路进行创新实践,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营造空间.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努力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开阔思路进行创新实践,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营造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一、让创造进入课堂。激发学生数学创造思维的动机 让创造进入数学课堂,更现实的意义是激发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动机。数学创新思维表现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独创性的发现新问题,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其特点是思维新颖独特、突破常规和灵活变通。由此可见,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创造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学生数学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思维能力是使学生形成创新意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课堂的创新教育、应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学生的主体潜能,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其创新意识,使学生从小就想创新、敢创新,从而发展到能创新。开展多种数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1 在学具准备中渗透创新意识  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后,让学生自制20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上课一开始,老师就有意提问:你们剪这么多的小正方形不容易吧,请汇报一下你们制作过程?有的说先画一个正方形剪下来,再去按它的大小剪;有的说我是先画一个有20个正方形的大长方形后,再剪成的小正方形;有的说我…  相似文献   

19.
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没有问题提出就不可能创新.高中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对于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起着基础性作用.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然而,目前数学课堂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学生总是被要求去解决由教师提出的问题,很少有机会自己提出问题,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本文笔者试图对数学教学中如何重视提问、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发表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以唤起同行的共鸣.  相似文献   

20.
通过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因此,教师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意创新课堂的教学方法,是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也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