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道出了教师选用教学方法时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要遵循客观规律性,不要随心所欲,即要“有法”;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要完全照搬,即要“无定法”。总的来说,从“有法”上看,教师心目中只要有一张教学大法系统分类的鸟瞰图,才可能高屋建瓴地掌握各种教学方法,融会贯通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这样,对教学方法合理的系统分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学方法,按不同的标准可进行不同的分类,无须强求统一,这有助于人们对教学方法进行多维度的认识。笔者认为,大体上看,教学方法应该有科学的方法和艺术的方…  相似文献   

2.
“教无定法”是因材施教的实现保障,是教学艺术的具体呈现,是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具体实践中,“教无定法”落入了必须依据之“法”与现实手段之“法”混淆、评价之“有定法”与教学之“无定法”冲突、教师之“教无定法”与学习之“学有定法”矛盾的实践困境中。“教无定法”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的实现,有赖于科学的教学评价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当前,教育最热门的话题非“如何做到课堂教学最有效”莫属,各级各地各校层层组织教学研讨活动,我们的所有教育工作者也多积极投身到这一课题的探讨与实践活动中去。然而在探讨的过程中却常常为何种教学方法最有效而争论不休,最后只好多以教无定法而折衷收场。教学真的就无定法了吗?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学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却需要有法,即教无定法也有法。  相似文献   

4.
现在,教育界流传着一种“教无定法”的说法。这个说法的本意是说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学生情况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这种说法反映了教学中因材施教的规律,说明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的创新改进,鼓励教师大胆地进行教学实验和教学改革。但是,如果认识不全面“教无定法”也会成为某些教师教学随意性的托词。因此,有必要对“教无定法”这一提法从内涵和外延上进行严格的匡定。在教学中,好的教学方法的一个本质特征,应该是遵循教学规律。具体讲,就是要符合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接受科学知识的规律。凡是成功的教学成果,无一不…  相似文献   

5.
读了程顺之同志《我对“教有法,无定法”的看法》一文(载《语文教学与研究》八五年第四期》,有些不同的意见,提出来讨论.程在文章里提出:“教有法,无定法”这一提法,“反映不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更表述不了语文教学的规律性。”理由是:其一,这种提法“否定了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其二,“它反映了教学的随意性”.从而得出结论:“看出了‘无定法’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6.
“教有法而无定法”是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概念”,缺少反思和确证,长期起主导作用的哲学教学论的引导以及以教为要点的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是其认识来源,结果导致教学方法选择的随意和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低下。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制于教学价值观、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的结构体系,应该建立在把握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分类和学生学习的规律基础之上。反思“教有法而无定法”,构建“学有规律,教有优法”的教学方法观是重建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教有法而无定法”是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概念”,缺少反思和确证,长期起主导作用的哲学教学论的引导以及以教为要点的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是其认识来源,结果导致教学方法选择的随意和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低下。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制于教学价值观、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的结构体系,应该建立在把握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分类和学生学习的规律基础之上。反思“教有法而无定法”,构建“学有规律,教有优法”的教学方法观是重建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十条实施原则”,是复兴中学教师长期教学经验的综合。在上海,很多区(县)和学校有这样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本刊将陆续介绍,以供交流。欢迎大家踊跃来稿。对于课堂教学,我们不提倡一种教学模式,因为“教无定法”,但教学又必须“有法”,这个“法”(所谓“教学法”)也就是教学所必须遵循的共同规律。  相似文献   

9.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笔者近几年尝试运用“抓‘点’促教,以‘点’促学”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略谈之。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学》2014,(10):45-46
教学方法的研究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基础性研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方法,遵循自身的教学策略、方式和手段等,它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有法”;依据不同学科、年段、课型以及教师不同教学风格、教学艺术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它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的“教无定法”。本期,我们挑选出一些富有代表性的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方法及课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于教学方法,应认识和掌握“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一重要特点,正确处理好“有法”与“无定法”的矛盾关系。“教学有法”是指任何一种教学,都要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无定法”,是指实际教学活动中,不能总用一个固定不移的教学方法模式,对教学方法不能公式化和模式化,要善于艺术地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既要重视方法的科学要求,又要灵活地处理好教学。根据什么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呢?这是由教学方法,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这一双重特性所决定的。教学方法具有科学性。这是说,任何教学方法的确定和选择,都不是随意的,都是有其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12.
一、“教有法而无定法”认识采源分析 尽管“教有法而无定法”的认识来源非常复杂,但我们认为教师个人的经验认识、哲学教学论引导以及以教为主的教学观是导致这一片面认识的根本来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学习新课程异步教学方式,应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正确认识“教有定规”与“教无定法”的辩证关系,懂得“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教无定法”指的是,解决不同的具体教学问题的具体教学方法是不同的,没有一个具体的教学方法能解决两个不同的具体问题。由此可见,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的具体的教学方法是不固定的,  相似文献   

14.
语文知识浩如烟海,语文教学方法千变万化,文无定法,教无定法。至今,“启发式”教学法仍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不失时机地设疑点拨,启发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材中经典名篇不少,对这些名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教学法原则同样适用。近来,有研究者指出,“当教学文本的文体样式确定下来,‘教学有法’则表现为‘教有定法’”,即“文体既定,教有定法”。[1]那么,是否文体样式一旦确定下来,我们都可以用相同的教法去上课?换言之,诗歌就是这样教的,小说就是这么读的,散文教学可以先这样后那样?显然不是。所谓“文体既定,教有定法”,其内涵也不应被这样机械地解读。不管何种文体,在教学过程中,紧要的一环就是学情调查。学生不同,教法相异,当是语文教师教学的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教学领域中人们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理解仍停留在旧的认知基础上,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厘清"教学有法"的理念,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进行新的解读。"教学有法"既指在教学中存在一种稳定的具体的方法、手段,又可以理解为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教学原则、教学规律,也即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法则;"教无定法"指的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不存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与途径,教师可以自由选择运用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建立在"教学有法"的前提下,教师只有遵循一定的教学法则和教学规律,才能根据自身教学需要自由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会、学会变为会教、会学,互教互学,教学活动成为教学相长的过程.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选挥何种教学方法,要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用最短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使每个学生都动脑动手,学有所得,习有所长.  相似文献   

18.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完成共同的任务,在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有效的方式和一系列的教学手段进行师生互动的工作体系.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说的是选用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教学的实效性,而不妥的方法可能达不到预期设置的教学目标.但是,教学又无定法,只要我们从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所教的内容,灵活机动选取好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取得好效果.下面,笔者结合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的教学,与各位同仁探讨一下高中物理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于漪是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她创造和积累了许多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对于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她始终坚持以服务于教学目标、服务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为宗旨.“教无定法,学无定式”是于漪所追求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变化美,“教无定法”理念运用于她的课堂常常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从于漪的课堂教学思想和案例入手,可以发现于漪教学中的“教无定法”之法是由具体学情、不同课文和课堂情境三个不同方面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言语分析法──语文教学的“基本法”山西省特级教师方熔教无定法,但教须有法。各门学科都应该有适合于自身特点的特有的教学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既无定法,又有“定法”,这后一个“法”既指教学规律、教学原则,也指某学科特有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我们常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