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洪 《职业圈》2007,(12):191-193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有其深刻的自身特点、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的根源.高校"基础课"人生价值观教育的理论灌输和实践环节是切实加强高校"基础课"的实效性,树立大学生正确而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把价值观教育具体落实到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与提高他们整体素质的轨道上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晏景松 《职业圈》2007,(9S):124-124,198
我们的志向教育存在严重误区而往往不自觉,要充分肯定“寻常人生”,引导学生发现和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让学生“自觉”、健康地走好人生。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要求,是构建我国文化治理体系和增强我国文化治理能力的内在需求,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之一。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两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从古代的“四书五经”到近现代叶圣陶的“读整本书”思想,整本书阅读思想一直是我国语文教育值得继承的优良传统。该文认为,在高校以读书会的方式开展“读整本书”实践活动,通过启发式、对话互动式的交流探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审美情趣和跨学科视野,将思考由文本延伸至人生和社会,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相似文献   

5.
张世忠 《职业圈》2007,(2S):56-57
坚持以人为本,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教学理念上,坚持“以学生为本”,强化育人意识;二是在教学方式上,推行“主体性教育”,强化服务意识;三是在教育效果上,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强化质量意识。  相似文献   

6.
张天儒 《职业圈》2007,(6S):66-67
2005年国家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中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这实际上是“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文章通过对西南地区某高校的近几年学生违纪现状进行简要分析,找出深入贯彻落实《规定》“人本理念”的一些切实有效地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价值观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可谓是重中之重。通过高校校园文化这一平台或载体的搭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是高校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方法与手段。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契合是其融入的前提与基础;着力解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其融入的关键;最后,打造"互联网+"的融入方式、发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互动作用、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是其融入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胶东地区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为驻地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无尽的资源。推进胶东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必须遵循文化传承、价值引导、人生导航、道德塑造四个原则,实现胶东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海洋精神、红色精神、创新精神、实干精神和乐观精神的五个结合。  相似文献   

9.
运用案例教学法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增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案例教学,要实现教师从"传道者"到"引道者",学生从"观众"到"演员"的角色转变;要坚持案例选择基本原则,优化案例选择;要以价值观问题为抓手、以师生提问互动为推手组织好案例分析、讨论;要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案例教学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事业持续发展,高校更加注重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紧密结合。高校劳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点学科,如何将高校劳动教育与人文教育紧密结合,成为当前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创新的重点与难点。高校教学工作应该大力开展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创新,将契合学生客观需求、具备人文内涵的教育内容深入整合,切实促进传统高校劳动课程教学创新发展。为此,该文将针对“五色教育”文化资源进行细致阐述,明确其融入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意义与困境,提出“五色教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策略,以便为高校育人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核心素养的培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的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的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该文主要分析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融通的研究现状,阐述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相融通的必要性,探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融通的路径,解析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融通...  相似文献   

12.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特别是隶属于音乐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更多沿袭了音乐专业的培养模式,只注重学生音乐学科素质培养的倾向比较普遍,学生教育素质现状堪忧。而教师职业专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把教师的“学术性”和“师范性”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本课题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明确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素质在教师职业专业化及基础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帆 《职业圈》2007,(8S):100-100,14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提倡“促进学生获得成功”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  相似文献   

14.
杜丽范 《职业圈》2007,(8S):150-151
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针对高职学生价值观的变化从十个方面阐述了高职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意识。  相似文献   

15.
梁晓彬  贾春水 《职业圈》2007,(2S):163-164
文章指出各级领导要加强对高校师生员工的管理和教育,继续深化后勤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和“创安”活动。加强对校园重点部位的监控和信息的收集,妥善处理高校内部群体性突发事件,努力做好高校稳定工作,为教学、科研、工作、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徐伟兰  严永青 《职业圈》2007,(12X):190-191
“感动”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状态。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学生心生“感动”、并在“感动”中得到教育。“感动”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班主任应该改变单纯的道德说教方式,改变工作态度,独具慧眼、感情细腻,在师生情感交流的真实情境里“感动”学生、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17.
浅谈高职教育中职业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针对高职学生价值观的变化从十个方面阐述了高职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意识.  相似文献   

18.
高琼 《现代企业文化》2023,(11):145-14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需求,制造业转型下,企业人才需求背景也日渐丰富,企业人才需求朝着多样化、技术化、专业化方向转变,这就需要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能够按照自己的职业偏好和就业需求进行调整,大学也应该根据市场现状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调整,以保障大学生能够在就业中获得一定优势。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要形成企业与高校共建的良好形式,确保大学生能够适应人生阶段的过渡和人生角色的变化。文章将对企业人才需求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策略进行积极探索,希望能够帮助高校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9.
张鑫 《职业圈》2007,(12S):137-138
目前,某些高校“两课”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以“两课”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分析了现今教学困境的原因以及“两课”教育在新时代下所面临的新形势,本着认识问题、把握时代契机原则,试图寻找“两课”教育教学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谢永顺 《职业圈》2007,(4S):111-112
高校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阶段,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的组织和实施者,辅导员如何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文章通过总结工作中的体会,从六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