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该文通过对一些菜名翻译语言结构进行研究学习,概述中国菜名的翻译方法,对中文和英文进行比较,分析中国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找出由文化差异,如地方习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等所引起的中文菜名翻译难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中文菜单英译的不统一性困扰外国游客。探讨如何翻译中文菜谱,既要让外国游客明白吃的是什么,也要准确传递菜名所包涵的文化信息。在采用不对等翻译菜名时,恰如其分地把握中文菜名的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3.
刘志高 《考试周刊》2012,(49):15-16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翻译的障碍来源于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文化,主要体现在不同的表达方式上。本文以中餐菜名的法译为例,通过对中餐菜名文化内涵的分析和中法菜名结构的对比,着重指出了菜名的文化内涵对翻译的影响,并以例证给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菜名蕴含着中华名族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命名方式。中式菜名英译中,如果单纯地将中文菜名直译成英文,必然会导致交际上的误解,因此,中国菜名的英译不仅是一个语言问题,还是一个文化问题,对其文化因素的保留在英译中显得尤其重要。该文从文化保留与翻译策略入手,介绍了中国菜名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特色,并分析了翻译主体对中国菜名英译文化因素保留应做的工作。无论是笔译或口译,译者都不可拘泥与直译或意译的定则,而应该灵活处理翻译方法,以保留中国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5.
菜名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翻译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文化的传承。本文通过对现存菜名翻译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运用直译和意译的方法对菜名的翻译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认为,在现有翻译方法的基础上如能加上感官动词并译出菜名原有的文化内涵将会更好地把中华美食文化传播出去。  相似文献   

6.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各式各样的菜名中,虽然富有诗情画意的菜名只占一部分,但却构成了中国菜的艺术品位。一些菜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其声名不仅妇孺皆知,而且远扬五湖四海,有的演变成经典传承至今。通过收集英译中文菜名,该文对菜名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尝试从翻译理论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林嘉新 《海外英语》2013,(15):130-131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各式各样的菜名中,虽然富有诗情画意的菜名只占一部分,但却构成了中国菜的艺术品位。一些菜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其声名不仅妇孺皆知,而且远扬五湖四海,有的演变成经典传承至今。通过收集英译中文菜名,该文对菜名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尝试从翻译理论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郭清松 《考试周刊》2010,(35):115-116
本文分析了中文菜单的语篇功能与翻译目的,并根据中文菜名的命名特点提出相应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秦召霞 《海外英语》2012,(3):135-136,162
近十年来,国内译界学者越来越意识到中国菜名翻译的重要性,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研究。综合梳理和分析后发现,其研究集中表现在菜名的语言特征分析与翻译技巧探讨、翻译理论或者原则探索两大类。而在文化与翻译、多元翻译及地域性特色菜名翻译等方面还显得很薄弱,今后仍需加大重视和加强这些方面的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具有中国特色的中餐菜单往往包含大量的文化负载词汇。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因而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过程中很难在译语文化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词汇。依据《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首先从中餐菜名的命名规则和烹饪方法来分析菜名的构成,再选取书中部分与文化负载词有关的菜名,对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含义进行深度的解析,以期探究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是怎样在菜肴名称英译过程中得到发扬光大的。中餐菜名在英译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菜名中饮食文化的处理,这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由于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以及饮食文化的不同,与英式菜名相比,中式菜名中有丰富的变异现象。本文从变异的角度,列举了中式菜名中的几种常见的语言变异现象:词汇变异、语意变异和语域变异。本文基于这些语言现象,分析了中式菜名中的语言变异现象存在的文化原因和深层语言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的中国菜名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将这些信息传递到目的语文化中去是翻译的重要使命。文章着重论述了中国菜名的文化性及将其传译到西方文化的后殖民意义,提出异化翻译是翻译中国菜名的最重要原则,此翻译策略能有效传播中华饮食文化,对发展中华饮食文化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中的性别歧视不可避免地通过语言的运用体现出来。本文就英汉语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分别从字词的结构、称呼、姓名、词序、词汇和俗语等方面分别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4.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蕴涵本国民俗文化的商品名称更易获得消费者的情感认同。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角度出发,对商品名称进行中华民俗文化方面的解析。  相似文献   

15.
人名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同复杂的社会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也是帮助人们从侧面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语言、心理、宗教、习俗等信息的一个窗口。本文列举了丰富的事例,从英汉语人名的结构和特征以及各自的文化内涵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比较和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在男女人名传统风俗方面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位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中的常见问题,本文首先归纳了英文摘要写作基本要求,然后从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策略入手探讨了中国文学作品名和文化名词术语的英译问题,从而提出了选用既定的英译和采用汉语拼音表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潮菜菜肴命名的文化内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名是菜肴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商业价值和推销功能 ,中国菜肴命名方法多样 ,特别是艺术菜名 ,古已有之 ,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揭示潮菜命名与潮汕文化的联系 ,阐明了潮菜的命名虽然多种多样、各有称谓 ,但是潮菜的命名却具有潮汕海洋文化的共同特征 ,充分强化了潮汕地域性文化的集体特征 ,这对于形成潮菜成熟的文化品牌风格具有积极的意义 ,同时对规范潮菜菜肴的命名方法进一步探讨 ,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思维方式是文化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决定着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角度。中国人以整体、崇古、辩证等思维倾向为主要特征;美国人则以瞻前、分析、逻辑等思维倾向为主要特征。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对中文菜谱和英文菜谱的命名方式必然产生影响。从思维方式分析中文菜谱和英文菜谱的命名,可以更好地指导中文菜谱英译,加深美国对中国文化了解,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搭建更高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英汉习语的翻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从英汉习语的文化的表现,提出了英汉习语文化意义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汉语文学,较之中国文学、华文文学,除了更具准确性与包容性,并可有着中国汉语文学与世界汉语文学的概念构成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体现出汉语文学作为语种文学的超民族性、超国别性、超文化性。通过对汉语文学进行正名,将能从学术研究方面开始来促进汉语文学突破民族文学、国别文学的限制向着语种文学的方向发展,从而显示出汉语文学已经具有的民族文学、国别文学、语种文学这三大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