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nature     
正对埃博拉有抗病毒活性的一种小分子药物Nature封面:2014年10月由西班牙红十字会在马德里举行的一次埃博拉病毒培训活动结束之后晾干的保护服。Nature杂志第7594期封面文章报道了一种小分子药物GS-5734。该药物分子对埃博拉病毒和其他线状病毒有抗病毒活性,对试验中采用的100%的被感染猕猴能提供针对埃博拉病毒的接触后保护。现在,在临床试验中,该药物以依赖于病毒RNA的RNA聚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肺内重度感染病毒的抗药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呼吸内科患者入院后12小时内的痰标本共100例,将采集到的受试病毒和标准对照病毒在培养皿中进行活化及培养,静置至干燥后采用标准药敏纸片对其进行检测,依据测量的抑菌圈宽度对受试肺炎链球菌、冠状病毒、埃可病毒以及巨细胞病毒的抗药性进行判断。结果:肺炎链球菌对相关药物较为敏感,对一些药物有较低的抗药率。结论:一些肺内重度感染病毒对药物的抗药性很高,治疗时应谨慎用药,尽量不采用病毒抗药性较高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大众科技》2009,(11):10-10
德国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新的生产工艺,利用转基因烟草生产抗艾滋病病毒药物,这项工艺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成本。  相似文献   

4.
邢勇 《中国科技信息》2010,(10):208-208
由于病毒结构简单,需借助寄丰细胞的功能而繁殖.抗病毒药物必须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始可作用于病毒.不少抗病毒物质对细胞或机体有毒而不能应用,大大限制了抗病毒药物的发展.理想的药物应当不影响细胞的代谢.然而,由于许多代谢步骤为病毒细胞的功能所共有,所以很难研制出一种无毒的抗病毒药物.许多抗病毒药物在体外细胞培养中虽然是病毒复制的强抑制剂,但在动物体内却有毒性.  相似文献   

5.
《百科知识》2011,(19):9-9
美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全新抗病毒药物“DRACO”,几乎可以杀死所有病毒。在实验室利用动物和人类细胞进行的试验中,这种新药能有效对抗i5种病毒,包括感冒病毒、H1N1流感病毒、登革热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以及其他几种出血热病毒等。由于具有广谱性且起效快,未来它或可成为抵抗病毒的“万能药”。这种广谱抗病毒药物的设计原理是引发被病毒侵袭的细胞自杀,从而阻止感染,同时不伤害健康细胞。  相似文献   

6.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1,(8):F0004-F0004
黄文林教授长期从事基因治疗和肿瘤新型药物研究,在病毒基因表达调控、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新型载体及基因治疗药物转化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他发现了腺病毒基因表达调控和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重要机制,获得了基因治疗优于蛋白质药物的系统实验证据,研制出了一种低免疫原性和3种肿瘤靶向性基因治疗载体,建立和规范了基因治疗药物临床前、临床研究标准,并进行了2种基因治疗药物的临床转化研究。黄文林教授的工作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基因治疗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实施进程。  相似文献   

7.
把病毒振死     
形形色色的病毒是那么恼人.科学家只好研究形形色色的药物来对付它,研究一种新药是费时费力的.而且抗病毒的药物一般还对身体有很大的副作用.有没有更简单、有效而安全的方式可以对付病毒呢?  相似文献   

8.
近二三十年来由于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的发展,在治疗细菌感染的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对病毒感染疾病,至今尚无一种可靠的药物。这主要是因为细菌的代谢过程与宿主不尽相同,它们能被某种药物杀死或抑制其生长,而同时不致对人体有严重的副作用。但病毒则不同,它与宿主的代谢过程常交缠在一起,所以很难找到一种仅对病毒有作用,而又不致危及人体的药物。目前在预防方面有效的办法是以病毒制成疫苗,注入人体以产生免疫作用。不过这个方法也有缺点:其一是免疫的期限比较短;其二是免疫作用的特异性很大,即一种疫苗仅能对一种疾病有效。但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种类很多,而且有些病毒迄今尚未分离出  相似文献   

9.
病毒是最小的生物病原体,许多疾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毒可引起多种疾病,一种病症也可由多种病毒引起,病毒可随感染机体条件不同而引起不同的疾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害。就目前抗病毒药物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已持续两年多,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各国科技工作者对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新冠病毒的感染致病机理、诊断技术、疫苗药物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经过两年多的全球流行,病毒持续传播与变异,人类面临着疫苗保护力下降、药物有效性不足等诸多挑战。本综述主要介绍我们团队在新冠病毒的发现鉴定、传播途径、诊断新技术、疫苗药物、亚基因组生成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I0003-I0003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13日在日内瓦发布公报称,最新研究表明,未感染艾滋病病毒者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大幅降低在异性性行为中感染艾滋病病毒风险。  相似文献   

12.
埃博拉病毒自2014年年初开始肆虐以来,相关疫情日益严重.对于埃博拉病毒的预防和治疗,一直以来缺乏有效的药物,多种埃博拉病毒试验性药物都未进入或完成临床阶段.在这些试验性药物中,一种名为ZMapp的试验性抗体药物对两名患者的治疗效果带给了人们极大的期望.本文首先分析了该抗体药物的成份及所述抗体成份的在专利中所公开的关键序列信息以及专利布局,并继而分析了制备该抗体的烟草生产体系,最后给出了目前开展相关抗体研发的建议方向,并基于目前发达国家生物药物领域的开发体系给出了国内相关体系构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1996年,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世界艾滋病"大会上,科学界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那就是抗逆转录酶病毒药物(ARV)可控制艾滋病病毒的发展.这之后,混合第一代抗艾滋病药物和ARV的"鸡尾酒"疗法,又成为艾滋病患者的福音.  相似文献   

14.
德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名为甘草甜素的物质可以有效抑制非典病毒的增殖,有望用其研制出治疗非典的特效药。法兰克福大学医学病毒研究所专家英德日赫·奇纳特尔领导的科研小组发现,从干草根部提炼的甘草甜素在实验室研究中对非典病毒有着良好的抑制效果。与目前普遍采用的抗病毒药物病毒唑相比,其疗效更加明显。科学家相信,利用甘草甜素有望研制出比目前所用的抗非典药物更有效的新药。此前医学家已用甘草甜素作为有效成分开发出药物,治疗丙肝与艾滋病等,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科学家指出,如果利用甘草甜素果真能研制出治疗非典的有效药物,那…  相似文献   

15.
Cohe.  JS 《科学中国》1995,(4):23-29
首次合成的短链DNA正被开发作为药物,这些化合物叫做反意义和三螺旋药物大概能够攻击病毒和癌细胞而不伤害健康的组织。  相似文献   

16.
德国一家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型抗丙肝药物,能抑制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这种名为BILN2061的新药能够抑制丙肝病毒复制所必需的一种酶。在试验中,8名丙肝患者服用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近日表示,他们开发出一种解开致命性禽流感病毒H5N1编码的技术。该技术将帮助病毒专家和药物研究人员在研究H5N1病毒某个重要表面蛋白质时,免受被病毒感染的危险。此外,新技术还能帮助人们快速验证禽流感和其他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可能是目前最让人类头疼的疾病了,虽然医学工作者研究出了各种疗法,比如各种药物混合的“鸡尾酒疗法”,但是依然不能有效地攻克艾滋病。现在,科学家开始考虑用酸奶对付艾滋病了。酸奶中有一种叫做乳酸球菌的细菌,它能够制造乳酸,而且对人体无害,因此经常被人们用来制造奶酪和酸奶。利用基因技术,美国的研究者对乳酸球菌进行了基因改造,使它能够产生一种药物。当这种药物的分子与艾滋病病毒相遇的时候,会与艾滋病病毒上的糖类成分结合在一起,使艾滋病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丧失,艾滋病病毒传染的过程就被阻断了。研究人员正在研制含有这种…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人出现抗药性病毒。自从发现青霉素以来,细菌总是以产生突变来改变敏感性从而达到回避抗菌素的目的。然而现在发现病毒也对药物有抗性。由抗药性病毒引起的第一批严重的进行性感染是在艾滋病人记录到的。虽然目前已鉴定的抗药性病毒株还没有一种会侵袭一般人群,但是一些病毒学家说这一发现表明艾滋病人有可能携带其他的抗药性病毒而引起更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20.
膦甲酸钠(Foscarnetsodium)为非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物。国外首先由Astra公司投放市场,并于1991年9月获美国FDA批准,是FDA最早批准用于治疗爱滋病的抗病毒药物之一,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广谱抗病毒新药。膦甲酸钠是一种焦膦酸盐类物质,能抑制病毒的RNA和DNA聚合晚亦能抑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逆转录酶,对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等病毒有较好的疗效,用于治疗AIDs患者伴发的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耐更昔洛韦的全身巨细胞病毒感染及用阿昔洛韦的单纯疱疹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与齐多夫定、干扰素类有协同作用。目前,临床应用的本品剂型为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国内只有少数几家药厂生产,厂家有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可耐)和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商品名:易可亚)等。本品已临床应用多年,其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