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6 毫秒
1.
邹泽 《大观周刊》2012,(18):257-257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一个探讨已久,而又言犹未尽的课题。教无定法,教有多法。为改变政治课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考后全忘掉的僵化模式,真正把政治课引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把“说”引向政治课堂;谈几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余朝英 《大观周刊》2012,(49):224-224,195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里.长期以来学生所习惯的学习过程便是由教材、教法把别人“已知”“已有”的东西传授给自己.通常的做法是,在教师的训练下一步一步靠近现成的答案.或者干脆等教师把答案告诉自己之后,化工夫背下来;再就是跟着教师按设定的模式反复物操练,逐步掌握由别人设计好的技能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曹银苹 《大观周刊》2012,(15):132-132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尝试建立的“自主参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指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发展智能、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4.
丁文发 《大观周刊》2011,(15):265-265
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在我们农村中学,中学生物理成绩两极分化现象较为明显。虽然现在中学教师开始打破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模式.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但效果不太明显。我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5.
贾素英 《大观周刊》2012,(19):275-275
把自主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就是要以自主性学习方法为核心,重新构建学科教学。具体操作过程就是,教师在课堂引入自主性学习方式,全面构筑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按照新课程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线,以获取直接经验为主要目的,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做中学”,使学生从实践活动中获得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精神和终身发展为目标,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整合构建后的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6.
王永红 《大观周刊》2013,(2):122-123
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较多。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因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也少。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南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加之一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往往是初一阶段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因此重视对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这里仅对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及形式谈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7.
陈池颜 《大观周刊》2012,(33):293-293
新课标要求课堂摒弃传统“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主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新课标要求改变“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观念。自从重庆市全面推进高中新课改以来,大足中学在教育教学中,积极践行新课改.取得很大的成效。下面将自己的体会总结如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殷爱琴 《大观周刊》2011,(39):125-125
本人2003年参加工作,一直在农村中学教语文。多年来,对于农村作文教学颇有感触。农村的作文课一般为两课时。对作文教学无非足“写前指导——学生构思——学生写作——老师批改”这样的模式。教师根据要求,先做些简单指导后,学生再构思作文,把学生“封闭”在教室中苦思冥想,把作文课教成了纯写作课。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从实际出发,孤立地给学生大讲写作技巧。最终写出的文章枯燥无味,内容雷同,人人都觉得写作文难,使作文成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9.
王丽君 《大观周刊》2011,(45):95-95
当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忽视了对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总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如固定不变的座次,整齐划一的坐姿,教师提问学生作答的学习方式等。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敢于向传统的“规矩”模式挑战.特别注意解放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解放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陈渠 《大观周刊》2012,(38):216-216
数学新课标倡导“自主,探讨,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们对它的内涵.理论基础及其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的本质区别理解不够.仅局限于对“合作”字面上的肤浅理解。教学案教学是以课本为载体,融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于一身,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这种“学导练”的模式秉承课程标准理念。为合作学习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潘晓蓉 《大观周刊》2012,(48):259-259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语文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培养”的活动.往往忽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地位.把学生看成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和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教师精心地设计整个课堂语文教学。而往往出现“费时多而收获少”的状况。教师如何来解放自己,而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教学要求.且又能使学生“愿意学”、“会学”,成为一个个会思考、会分析、能创造的人。笔者认为。必须转换教师的主导地位,探索在课堂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真正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的学习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积极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2.
薛锦 《大观周刊》2011,(52):115-115
“以教师为主导”,对语文教师来说,首先就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尤其是当学生处于消极状态的时候,教师更应把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首要任务.其次才是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游贤伟 《大观周刊》2012,(30):252-252
通过二年新课标数学教学学,我深入的了解到这次课改的内涵,确实感受到这次课改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学习到新课程应该是探寻一种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要使教师尽快地适应新课程,及时解决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促使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把学生的大脑看成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真正体现了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我的心得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4.
吴娱 《大观周刊》2011,(22):108-108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推动学生探求真理与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欲望。为此,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创新教学要讲究课堂教学的激趣艺术,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能力和聪明的才智。才会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马敏 《大观周刊》2012,(1):131-131
自从《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满堂讲的教学模式已渐行渐远,这是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些理念推动的结果.广大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中都在积极压缩“讲”的内容。尽量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这是语文课堂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6.
吴丽娟 《大观周刊》2012,(47):389-389
“新课标”要求我们突破以往传统教材的框架模式.突出以审美为核心.深刻体现“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注重师生双方平等的相互交流.沟通与合作,交流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肯定和赞赏。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对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思考、  相似文献   

17.
王红 《大观周刊》2011,(49):73-73
中学政治教学课堂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更是新课程改革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这就要求政治老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要有重大变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是中学政治教师实现新课程改革任务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提高新闻传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师生“教”与“学”的改变。教师要有大时代观.及时进行角色和功能的转变:学生应树立新的学习观,重塑心智模式,进行多元化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李海燕 《大观周刊》2012,(33):188-188
新课程.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活动的总和:是学生主动与教材、与教师、与同学、与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联互动、共生共创、、整合建构的“生态系统”。新课程的根本价值,在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发展为本,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放在教育首位。  相似文献   

20.
张晓华 《大观周刊》2011,(31):218-218
“自主参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指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发展智能、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