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肖天仙 《大观周刊》2011,(48):167-168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因此,在低段教学中,我结合低段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善于表演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儿童文学作品的热爱之情,点燃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灵感,从而使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达到了理想的境界,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姚令 《大观周刊》2012,(40):181-182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习中内因优于外因,快乐学学习将使学习事半功倍。快乐无处不在,学习也是如此,儿童其实是寻求快乐学习的高手。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如果我们的教学是以他们为主体,以他们的发展为本,让他们能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他们就能获得成功的快乐,有了这种快乐的心理体验,学生就会获得学习的巨大热情。鉴于以上认识,在实践中,我进行了”快乐学习”的阅读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3.
江丽 《大观周刊》2012,(3):208-208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来培养学生素质,教会创造思维、自主学习,学生体会到快乐,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4.
《出版广角》给我的快乐,是一种学习的快乐,"现在时"的快乐。有的人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比如柳斌杰、王建辉,我偷偷地学习并快乐着;有的人我认识,又通过《出版广角》走进了他思想的深处,比如贺圣遂、刘东风、缪宏才。打开书本就是师友与我促膝谈心……  相似文献   

5.
蒋志美 《大观周刊》2011,(18):143-143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们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当今这个社会,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我们已无法仅用过去所学的知识教现在的孩子适应未来的世界.仅靠传统的注入式教育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一名语文师应该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快乐地学习语文知识.这是现代教育的呼唤.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呢?  相似文献   

6.
代秋中 《大观周刊》2011,(28):244-244
阅读是人获得理论知识的直接途径,其对人生的影响不言而喻。阅读能够增长知识、增长阅历、增长技能,是提高人综合素质的捷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阅读兴趣是语文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只有让学生拥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让语文阅读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保障.才能真正促进他们热爱学习语文,更是落实新课标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7.
张俊华 《大观周刊》2011,(23):209-210
十多年来的语文教学生活,尽管有坎坷,可总的感觉是幸福的。每天和学生们共同进步,共同感受语文带给我们的清新与快乐。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认为兴趣是学好一切的基础,在此谈一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户曙辉 《大观周刊》2012,(47):272-272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恰当的运用愉快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达到良好的学习目的。在教学工作中我尝试了愉快教学法,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利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二、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课堂。三、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乐中求知。四、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闫爱卿 《大观周刊》2012,(9):196-196
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盲区误区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那些低效无效环节就是“黑洞”。这些黑洞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而无趣,学而无法,学而无果,自然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而出现上面的结果。在此,我想仅从语文学习的第一步——预习环节中出现的诸多黑洞入手,来探究学生有效学习语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周玲 《大观周刊》2012,(4):253-253
在参加工作的这几年来,我常常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创造。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1.
李新庄 《大观周刊》2011,(32):117-117
当前,网吧成了许多后进生消遣、逃避学习的场所。网吧轻松快乐的氛围,成了他们获取知识的天堂。在网吧.他们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从中获得知识.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一番成就感,从而找回自信,尝到成功的喜悦。后进生学习之所以差,其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不能主动获取知识。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让后进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语文素养?营造“网吧式”的课堂气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王应学 《大观周刊》2010,(37):93-93
何谓习惯?习惯是指由于重复或练习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因而语文学习习惯就是学生在语文读、写、听、说过程中。逐步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自动化了的语文行动方式。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适合语文学科特性的,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挥较大促进作用的行为。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刘亚青 《大观周刊》2013,(8):186-186
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能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我结合自己的具体实践.谈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宋春宇 《大观周刊》2012,(1):128-128
语文教育落实素质教育如何,不仅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而且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因此,我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应该是当前语文教学习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韩华 《大观周刊》2012,(16):264-264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理解是;学生是学习的生命体,学生是活生生的一个个体,不可能完全是教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要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最大的动力是“快乐”.在每次成绩的背后都有一种推动力,它是成功的主要因素.做同样的事,,它的出发点可以是恐怖的强制,可以是追求荣誉的好胜心,也可以是对事物出于感兴趣.在学习中最重要动机是学习中的乐趣,要让学生产生学数学是快乐的、有趣的情感.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想让学生天天都愿上你的课,需要钻研常胜不败的教学方法——在“活”中求胜。在学校生活中,愉快的工作和学习是我对教学追求的境界,我从以下两方面注意完善自己的教学,以此达到能够使学生快乐、高效学数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田艾英 《大观周刊》2012,(43):332-332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基础,是打开文学艺术殿堂的一把金钥匙。在小学阶段,学生将要学习3500个常用汉字。对这些常用汉字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其它科目的学习及今后的学习活动。这是一件打基础的大事,任何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不能忽视。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向前走,我越来越感受到:它有着生机勃勃的旺盛的生命力,它给予了广大教师滚滚的新鲜“血液”。在不断地“充电”和“造血”过程中,我和我的学生 一道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一册和第二册”。  相似文献   

17.
宋志升 《大观周刊》2011,(50):142-142
综合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型。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怎样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这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就我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体验后,我觉得,教师应当明确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胡景朴 《大观周刊》2011,(52):129-129
语文学习无捷径可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还是要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向45分钟要质量。可是仅凭课堂45分钟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所以,在教学中采用“延伸学习”策略扩大学生的语文学习范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十分重要。那么,如何进行语文教学中的延伸学习呢?具体来说.我认为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程艳 《大观周刊》2011,(39):285-285
布置课余作业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有些老师并不重视,布置的作业重复性、应试性、单一性的居多,枯燥乏味,缺乏情趣,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有效深化课堂内容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我想:教育改革了,理念是新的,课标是新的,教材是新的,语文作业当然也应该脱胎换骨,焕然一新了。新型语文作业观应当是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许华忠 《大观周刊》2012,(34):296-296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中,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