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学强 《兰台世界》2017,(2):119-123
《召诰》反映了召公的政治伦理思想:宽容节制方能承继大业、律己爱人方能天下太平、敬德保民方能江山永固。召公的政治伦理思想影响了周王治国理政的实践,促进了中国传统思想以德治国理念的形成,也有利于当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在推进治国理政的现代化进程的今天,充分吸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将其成功地嫁接于中国政治实际,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创下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领导人著作海外发行最高纪录,是中国治国理政思想开启全球传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突破了传统的传播模式,探究其海外传播范式,对推广新时期中国特色政治话语,完善全球政治话语体系,为人类发展提供新模式借鉴和选择,谱写人类文明的新篇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全国新书目》2015,(2):27-32
社科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外文出版社97871190908702014—1080.0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谈中国、论世界,为各国读者开启了一扇观察和感知中国的窗口。阅读这本书,可以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品味悠长醇厚的中网历史文化,感受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和梦想追求,进一步增进对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理解,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更加客观地看待中国、更加理性地读懂中国。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发挥档案元素作用,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构建中国思想、中国理论、中国话语优势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用宽广的视角审视档案工作的特点和优势档案是历史结晶和思想精髓。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的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自外文出版社出版以来,已经以中、英、法、俄、阿、西、葡、德、日等21个语种版本发行了642万册,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从文化视角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进行深刻解读,可以从中窥见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形成逻辑及其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6.
董雁  马杰 《传媒》2021,(3):74-7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文版自2020年6月发行以来,引起了海外读者的极大关注,获得了其对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解和赞许,进一步塑造了中国亲仁善邻、和平发展的大国形象.本文着重阐释第三卷英文版翻译过程中所秉承的详略得当的文化翻译策略和与时俱进的海外多元传播模式,通过全面调查国内外网站来探讨海外受众的接受重点、接受反应等.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是指导我们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会议确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相似文献   

8.
《新闻世界》2007,(4):12-12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贤明的皇帝之一,他的很多治国之道久为后世所推崇即便放在今天仍值得我们认真借鉴学习。而在他的所有治国方略中,用人之道又更为重要。唐太宗喜欢人才,也擅长用人,在他理政的23年时间里,所  相似文献   

9.
<正>中华民族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接近实现自己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从中、西方文化比较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国文化传统,特别是政治文化传统,对实现中国梦的影响。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人数千年治国理政的一个核心观念。它把人民看作是国家的基石,把民生问题解决得好坏看成是决定国之命运的大事,看作是"民心向背"和"天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以来党的新闻出版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基本原理与当代时代特征、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的新闻出版工作指导思想的最新内容,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理论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确保我国新闻出版业融合发展、建成新型主流媒体和牢牢掌握舆论主动权的光辉指针与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1.
《兰台世界》2014,(S6):88-89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法治提升到了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全体人民,法治中国目标的实现要求不断提高人民的法律素质和国家主人翁意识,培养人民理性的法治思维方式,这就需要掌握有关法治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基础,用法治的理念、原则和精神来判断和分析问题。一、法治方式是治国理政的必然选择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的科学论断,为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注入了崭新的内涵,是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较长时期曲折探索和与其他社会治  相似文献   

12.
舆情是公众对社会环境变化的反映,是社会心理、社会态度的外部表达。今天,大数据技术与新冠疫情叠加,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代世界的舆情环境,也造成了当前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的变化。在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社会生活、经济环境、社会治理、国家安全和国际交往等方面均出现极大的“不确定性”,舆情研判、舆情治理成为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重要工作。面对网络舆情对治国理政产生的重大影响,中国社会需要深入研究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争取在舆情引导和国家发展中把握更多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3.
纵观2023年广播事业发展,广播业突出体现在治国理政、社会沟通、文化多样等领域的成绩和探索。比较其他年份,2023年广播治国理政类的节目设计和话语体系均有一定发展;在社会服务层面,音频特点突出;在文化多样性传播中,广播凸显出对传统文化、城市文化、本地文化的偏爱与深入参与;在经济贡献层面,广播广告虽下滑,但音频媒体的节目销售和节目制作等相关服务同比增长,长期以来广播媒体在政务服务、车展等领域的服务价值优势仍在,一些老牌的线下活动仍然焕发活力,融合传播的创新案例不断涌现。2023年是广播业自我革新、承上启下的一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英译诗文为研究对象,从外宣翻译的角度,分析了诗文翻译在新时期外宣语境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并在解读诗文的时代价值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翻译方法。本文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中的诗文翻译最鲜明的特点是"坚持中国话语自信和话语自觉",其翻译方法对进一步加强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业界聚焦     
《新疆新闻出版》2015,(3):12-1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全球发行超450万册【本刊讯】当地时间5月28日,作为2015美国书展中国主宾国的一项重要活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研讨推广会在美国纽约贾维茨会展中心举行。这是该书在美国图书市场的首次集中展示推介,吸引了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美国媒体、读者的参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美国著名作家罗伯特·库恩、美国书展组委会负责人史蒂文·罗萨托等出席并讲话。中国驻纽约总  相似文献   

16.
主流媒体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是保持舆论环境稳定的重要阵地。把主流媒体办成社会舆论的稳定器,体现了党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文化自觉、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文化自强和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7.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坚持依法治档,以档案法律规范为依据,科学地管理档案事务,合理地调整档案社会关系,推动档案事业发展进步,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档案事业上的具体实施,也是提高档案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对于加强档案行政管理,促进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面向国际社会出版、发行,具有重要的外宣价值,对加快推介我国社会与文化的世界形象意义深远.本文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图像翻译文本时受到文本叙述和互文修辞的指导,图像运用转喻和对比修辞翻译文本,诠释了文本以外的意识形态,建构出习近平在对外传播语境中运筹帷幄的大国领袖形象和在国内宣传语境中众望所归的核心角色形象.  相似文献   

19.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地方党报新闻工作者是在一个区域、一个省做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至少是大事中一部分的人,要有神圣使命感、强烈责任心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提高舆论引导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文艺工作座谈会、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的讲话、中国对外走出去的批示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出版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新闻舆论理论宝库,体现了习近平同志新闻思想的系统性、创新性和时代性.十八大以来党的新闻出版理论创新成果有其时代背景:新闻出版理论创新成果是因应国际、国内舆论环境挑战的必然结果,是因应新媒体技术挑战的必然结果.十八大以来党的新闻出版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基本原理与当代时代特征、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的新闻出版工作指导思想的最新内容,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理论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确保我国新闻出版业融合发展、建成新型主流媒体和牢牢掌握舆论主动权的光辉指针与科学指南.经过本课题组调研和研究,梳理出十八大以来党的新闻出版理论十大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