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谷朝众 《兰台世界》2012,(30):64-65
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创举,墨子首次把知识分子和劳动者相结合,把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以培养“兼士”为目的的职业技术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墨子》文本出发,从学生观视角着眼剖析墨子的学生观这一墨家教育思想的根本出发点,进而从孔墨学生观的对比中重新审视和探讨墨子学生观的内容、价值和地位,对于现代教育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3.
墨子学生观探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墨子》文本出发,从学生观视角着眼剖析墨子的学生观这一墨家教育思想的根本出发点,进而从孔墨学生观的对比中重新审视和探讨墨子学生观的内容、价值和地位,对于现代教育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4.
墨子的功利主义思想在中国伦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义利关系是功利主义的一个核心范畴。本文考察论证了墨子义利观的人性论基础,墨子的"义利合一"思想、墨子的"群体利益至上"论,指出了研究墨子的义利观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陆爱武 《兰台世界》2012,(15):59-60
墨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所倡导推崇的教育内容深邃而丰富,教育方法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6.
周婉莹 《大观周刊》2012,(12):188-188
“节用”观是墨子治国方略中重要经济思想之一。《墨子·节用篇》记载了中国古代工艺设计思想的脉络,墨子提出了以“国家人民之大利”为基准的节用原则,与现代设计中反对形式主义,倡导功能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分析墨子的主要观点,对于处理设计应用中美和效用、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他不但能诲人有方、治学有道,而且也有着卓著的道德教化思想。墨子的教化思想是以义利观为其重要依据,并以兼爱作为其主要内容,对中国教化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云玲 《兰台世界》2016,(18):103-105
春秋战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较快,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原有的生产关系难以继续维系,但又没有新的生产关系,从而使得社会变得比较混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很多有识之士都进行了治国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治国思想,这些人代表的阶级不同,提出的治国思想也是不同的。墨子代表的是平民,提出的治国思想是以保护平民利益为主。墨子提出了尚贤、尚同、节用、非攻的治国思想。墨子的这些治国主张对于当前我国的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墨子是先秦诸子百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兼爱""、非攻"思想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在构建和谐、健康、有序社会关系的大环境下,墨子的"兼爱"思想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墨子(约公元前480年~公元前390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以"兴天下利,除天下之害"为宗旨,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十大主张。"兼爱"和"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墨子创立的墨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亟待挖掘、开发的宝藏。  相似文献   

11.
平民阶层思想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派,其"兼爱"思想更是墨子社会思想的核心。通过对"兼爱"内涵的分析,来了解其对古代社会的影响,深究其意,进而寻求它的现实意义,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平民阶层思想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派,其"兼爱"思想更是墨子社会思想的核心.通过对"兼爱"内涵的分析,来了解其对古代社会的影响,深究其意,进而寻求它的现实意义,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墨子的五行养生学说,不但批判了其他的五行学说中强调的形而上学观及相关的神秘思想,这些都为后来的道教辩证地探索自然及科学开辟了一条途径,后世的各种养生学派基本上都吸收了墨子的这种养生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常凤清 《大观周刊》2010,(37):43-44
墨子是古代著名哲学家,是我国哲学史上提出并试图解决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先行者。墨子以感性认识作为认识来源和真理标准,这是一种朴素的经验论。后期墨家在继承墨子唯物思想的基础上,批判了以往认识论的一些错误命题,在论述认识的基础、过程和知识的不同来源和种类的同时,强调了认识的阶段性。后期墨家并没有停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上,而是主张感性,理性并重,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墨子》一书自秦汉衰落,长期无法通读,历代的注释多失传,对墨学的评价争论不休。一直到清朴学兴起,《墨子》一书才整理出来,开始为世人理解。到现代,墨学成为中国古代思想研究中的显学。  相似文献   

16.
墨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早年师从儒家,在批判儒家政治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以"兼爱非攻"为核心的墨家思想,并且成立了以墨家巨子为首的墨家组织,在战国时期的政治以及社会领域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史料太少,后世对墨家弟子所知不多,对墨子的人才思想所知也甚微。从《墨子》文本着眼剖析墨子对人才的认识以及选择人才、使用人才和考核人才的标准,立足现代人才观揭示墨子"尚贤事能"人才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孙冀 《兰台世界》2011,(11):48-49
墨子从劳动者的立场、情感和理性出发,提出了不同于封建君主专制政治逻辑的政治思想体系,并以其独特的思维提出了关于政治正义的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留下了珍贵的政治思想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刘松  夏登山 《出版科学》2023,(2):97-104
自1858年《墨子》首次介绍到西方后,历经百年跨语际翻译出版,跻身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国代表系列丛书》《企鹅经典》《牛津世界经典》等西方权威经典丛书之列。《墨子》在西方的经典化离不开西方出版机构的大力推介。非营利性大学出版社主要面向专业读者和研究人员,强调译本的学术性和权威性,使得《墨子》更容易进入教育场域,获得主流意识形态认可,成为学院化经典。商业出版机构则在图书设计、营销推广等市场化运作方面更具优势,而且十分看重译本的可读性,因而极大提升了《墨子》在普通读者群体中的影响力,使其经典地位得以赓续。考察《墨子》英译出版史,重点分析西方商业出版社市场化运作和大学出版社学术性出版在其经典建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当下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坚力量的出版界提升出版内容吸引力、国际竞争力、传播影响力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墨子,名翟,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关于墨子的生卒年月以及祖籍,历史上都没有详细的记载,所以学者历来对墨子的生平及祖籍都有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