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林细玉 《大观周刊》2011,(38):197-197
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一大批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新一轮的教改也把发展学生个性列为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任务之一。在学校体育中提倡发展学生个性,并使其逐渐完善化,是提高体育教学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赵清军 《大观周刊》2011,(24):111-111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那么如何发展学生个性,这是我们都在探索讨论的课题,我在多年的高中体育教育过程中也不断探索、思考和实践,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也总结了一点经验。在此就谈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马建民 《大观周刊》2011,(52):223-223
在学校体育改革中.必须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须坚持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开展切实有效的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教学与身心全面发展,使学生学会体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体格: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4.
汪汉强 《大观周刊》2011,(14):34-34
如今,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发展学生个性特点、开发个性潜能;成为了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个性教育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它反映了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那对于我们农村中学来说,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就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我们通过多年的农村体育教学,觉得可以从体育课堂的和谐、尊重学生兴趣和结合农村教学实际,以及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5.
董艳丽 《大观周刊》2012,(20):280-281
体育教学中怎样既能完成学校赋予体育的任务,又能在体育教学中真正实现“健康第一”的思想,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沉着冷静、努力进取的精神呢?是新课程下体育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杨永健 《大观周刊》2013,(11):372-372
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让学生获得体育知识,培养体育技能,收获体育情感,内化体育文化,形成体育素养,锻造体育品质。体育课程设置应该服务于培养健全的人,促进社会进步,增强体质,塑造心态,帮助高素质人的身心特点,加强体质教育,增进竞争教育,服务内容教育,定位优化教育,选定核心教育,重视教育水平,减少重复教育,加强综合教育,重视实践教育,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独特人才。  相似文献   

7.
程文明 《大观周刊》2011,(48):92-92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以育人为宗旨,以增强学生体质、增强学生健康、促进身心发展为着眼点,在教学过程中与德育、美育相结合,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学校体育教学任务与要求中,体育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技能与方法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把健康与生存、学习、生活和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谢建芳 《大观周刊》2012,(4):202-202
摘要:语文教学模式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播知识,而且是学生个性培养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教育者应灵活运用各种有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良好个性。高中语文教育要以人为本,把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学生鲜明个性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作为首要任务和目标。  相似文献   

9.
朱晓臣 《大观周刊》2011,(49):168-168
“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融入体育教育教学之中,是国家教育改革的新思维和新理念,作为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邵远洋 《大观周刊》2013,(3):236-236
体育教学改革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打破学生健康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开发;合理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改革不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1.
刘杰 《大观周刊》2012,(36):154-155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体育多元化功能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现代学生的成长过程,既是一场智力的角逐,更是一场体力的较量,他们渴望有健康美丽的人生。在这种背景下,新一轮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以一种崭新的姿态献身于学校体育教学的舞台,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了学生的素养,达到了教育、娱乐、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的目的。然而,现在的体育课程改革,如同孕育在母腹里的婴儿,遭遇着不该应有a的种种磨难。  相似文献   

12.
李洪波 《大观周刊》2011,(6):197-197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阳光体育”活动属于学校体育,是学生体育权利实现的有效举措。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贯彻“阳光体育”和“健康第一”的理念,确保学校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学生体育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周晓 《大观周刊》2011,(48):75-75
体育教学中的个性,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经常表现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而体育课在培养青少年形成良好个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应采用多种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个性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4.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课题。对传媒学院大学女生在健美操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新颖的教学方法进行素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不仅使学生在体能和技术上得到提高,还培养了学生不怕困难,敢于竞争和创新精神,发展个性,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5.
曹国文 《大观周刊》2011,(37):267-267
怎样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上即得到体育教育又培养能力,并通过课堂教学的积极锻炼来增进体质的不断健康发展,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技巧,对体育教学实现最佳方案,这正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环节,其特点是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体育教学中,其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乔建成 《大观周刊》2012,(39):117-117
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五个领域的目标之一,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我们体育一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赵俊贵 《大观周刊》2012,(6):263-263
怎样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上即得到体育教育又培养能力,并通过课堂教学的积极锻炼来增进体质的不断健康发展,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技巧,对体育教学实现最佳方案,这正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环节,其特点是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体育教学中,其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胡艳霞 《大观周刊》2013,(1):241-241
我国的学校体育一直以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这以不适应现代体育发展要求,随着全面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现行体育制度以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学生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很大程度是被动适应,学习兴趣、个性得不到发挥,多数人自我锻炼能力没有形成,一旦体育结业则体育之缘也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19.
严秋敏 《大观周刊》2011,(24):110-110
学校体育对于健全学生个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体育工作者应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的性格特点,有的放矢的采取教学方法。本文就此浅谈体育与个性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猛 《大观周刊》2012,(29):297-297
本文将通过对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初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分析,结合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探讨,提出了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形式,从而为解决“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理清思路,提供一些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