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月潭》板书设计A与B□江苏王康《日月潭》一文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我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设计了以下二种板书:设计A:我国台湾日月潭山林环绕|薄雾轻轻潭深水碧|星光点点...  相似文献   

2.
2月13日晴在语文课本里我们曾经学过《日月潭》,欣赏了台湾日月潭的秀丽风光,从那时起我就期待着有一天能去祖国宝岛台湾游览一下。今年寒假,我的愿望终于实现。第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从太原坐飞机直飞台湾高雄市。高雄在台湾的西南角,导游介绍说高雄是以重工业为主的重要港口城市,是台湾南部的海路大门。第二天离开高雄,我们前往阿里山风景区。阿里山风景区在深山里,去那的路犹如一条螺旋环绕的蛇。那里林木葱翠,有许多千年桧木。走在古木参天的  相似文献   

3.
《快乐阅读》2010,(8):53-57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气候宜人,物产丰富,风景旖旎,被誉为宝岛。 宝岛明珠——日月潭 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在清朝时即被选为台湾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别一洞天”之称。日月潭由玉山和阿里山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日月潭中有一个小岛,  相似文献   

4.
主编的话     
《中学生天地》2011,(3):1-1
终于有机会走进祖国宝岛台湾,终于见到了小时候课本上读到的日月潭和《高山青》里唱到的阿里山。  相似文献   

5.
《日月潭》是一篇描写祖国宝岛台湾风景区的文章,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领略日月潭美丽的风光,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台湾是我国的领土,现在还在国民党的统治之  相似文献   

6.
《日月潭》是人教版教材中的一篇老课文。现行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同样在二年级下册选编了这篇课文。它文质兼美,五个短小的自然段犹如一组精心剪辑的镜头,从全景到局部,再到特写,最后让中外游人与日月潭美景融为一体,和谐而生动地展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姿。教学中,要通过对景之美、文之美的品味,激起学生对日月潭及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和对统一祖国的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青年时代的我读了赞美我国第一大岛的诗篇,就曾暗暗地想,若是有一天能到宝岛台湾去看看该多好;到了80年代初,人到中年的我,在得知台湾经济快速发展、一跃而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消息后,更盼望能到台湾去观光;特别是每次与朋友们一道欢快地唱起《外婆的澎湖湾》时,对这首歌中所唱的“阳光、沙滩、海浪、老船长”等更是心驰神往。后来,进入老年的我,  相似文献   

8.
祖国的宝岛台湾,是一颗镶嵌在茫茫大海之中的灿烂明珠。峰峦挺秀的阿里山和恬静优美的日月潭,更为台湾增添了无限风光。  相似文献   

9.
课文分析《日月潭》是一篇讲读课文,它以生动明快的语言,介绍了我国十大名胜之一的日月潭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热爱日月潭,热爱台湾宝岛的诚挚感情,是一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教学本文,要从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着眼。在引导学生理解词和句的过程中渗透审美因素,在读懂课文的同时抓好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教学目的1、懂得台湾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培养学生热爱日月潭,热爱祖国宝岛的感情。2、学会4个生字,理解“大玉盘、明珠、附近、倒映、湖光山色”等词语的意思。3、联系课文内容,认识比喻句及其作用。4、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描绘了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作者是按照这样的游览顺序描写的 :首先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 ;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异的秀丽风光。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 ,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 ,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文中还配有一幅日月潭风景的照片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思想根据新大纲的精神 ,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 ,结合本教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JIAO 《看雪》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共11个自然段,讲在冬天,我国台湾省很难看到雪,北京却能看到雪,通过侃雪表现了宝岛台湾的儿童与祖国大陆的儿童盼望着祖国早日统一的共同心愿。教学本课,教师应培养学生理解字词句的能力,体会句子的意思,弄清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1.出示日月潭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转入课题:台湾四季常青,很少见雪,只有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才能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美丽的雪景。2.运用课件展示北方雪景图,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下雪的景…  相似文献   

12.
本单元的课文内容都可以与爱国主义教育联系起来。《日月潭》是讲祖国宝岛台湾的可爱;《葡萄沟》是讲西北边陲新疆吐鲁番的可  相似文献   

13.
《日月潭》这课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与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是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它的美丽。其教学设计如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朗读课文,思考问题:你觉得日月潭的景色怎样?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初读情况,引导他们从整体上了解日月潭景色美丽的特点。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带着课后第一题的三个问题,进行默读、朗读和词句训练,理解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4.
文本解读人教版第四册第三单元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组织的。《日月潭》是其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描绘了我国台湾省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作者是按照这样的游览顺序描写的:首先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景,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最后分别介绍了日月潭清晨和中午不同的秀丽风光。  相似文献   

15.
赖丽芸 《云南教育》2003,(10):34-34
《日月潭》描绘了我国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教学时,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一、动感图画创设情境多媒体借助电、光、形、声的神奇配合,可以把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意境中,去感知其境之美。课始,我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小导游圆圆姐姐,并播放《日月潭美丽的风光》片段:碧绿的湖水、连绵的群山、苍翠的树木、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等。在优美的音乐声和动感的画面渲染下,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入情入…  相似文献   

16.
在<随想录>中,巴金关心国家大事,也评论身边见闻.他相信一定能看到台湾回归祖国,盼望能再次踏上美丽的南国宝岛亲眼看一看风景如画的日月潭;他主张汉字改革要更慎重一些;他关心小学生过重的负担,提出"应该废除填鸭式,让他们学会自己思考问题"……这位身患帕金森痘的八旬老人,就这样每天两三百字地用僵直的手完成了自己42万字的总结、"遗书"--<随想录>.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第四册的《日月潭》,是一篇描写祖国宝岛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文章。课文通过对日月潭的环境、形状以及景色的具体描写,赞美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这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美丽河山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那么,如何凭借教材,通过教学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呢?一、观赏画面,感知环境美《日月潭》的彩色插图,画面鲜明,赏心悦目,与课文的第一段第三句内容相配合。由于学生在“归类识字(一)”中已见过此图,因此,教学时教师可先出示放大的彩色挂图,问学生这是什么地方?以唤起情感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了…  相似文献   

18.
月潭的名字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在小学课本上读过,在歌里唱过,可就是没有机会一睹她的芳容。几十年里,日月潭像梦中的情人一样叩动着我的心灵。2005年的深秋,我像去会见多年的情人一样,狂热地拥抱日月潭。那是个傍晚,夕阳的余晖照在万顷碧波上,波光粼粼,霞光闪闪;湖水四周,群山环绕,群峦叠翠,犹如置身仙景一般。站在湖边,我想起了新疆的天池,可天池太冷峻;我想起了杭州的西湖,这个“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啊,又太匠气。而日月潭却有自然、大方、素面朝天的韵致。我正在遐想,同伴们催我上船,我这才匆匆登上旅游船。船老大是位快言快语的汉子,…  相似文献   

19.
我认识一位诗人,他写了一辈子关于台湾的诗,却从未去过台湾。所以,当我踏上这块土地时,我的心格外激动。我惊喜地看着眼前的一切——阿里山、日月潭、经常出现在台湾作家笔下的阳明山、花莲……让这些真实的景观穿越时空与往事重叠。槟榔树算是台湾的标志之一吧?  相似文献   

20.
迟开的花     
正对了即将零落的枯黄我愿掸去逆风中许许的浮尘以石的坚定把这颗动荡的心灵融进那古代童话中的那冰清的世界那苦泉的叮咚于是雪花的飞扬赋予我洁白与沉静我不会忘记在那个偏僻小园的一角我曾无声地埋了一颗泪光中的瘦瘦的籽粒我并不想去问它现在可曾已经发芽尽管它就是我的姓名我的个性和我的魂灵我常常苦思瞑想也许那小园里业已盛开了香香的茉莉火红的石榴以及一切的芬芳一切的姿态而我只是一味地沿着那个无名的信念总在叮咛那弱小的根须当我把意志深深地扎进土壤那就意味着我的周围环境是无比的绚烂一片丰收的晨景哦是了在流行的花谱中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