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1949年下半年参加解放舟山战役,到1955年1月份解放—江山岛,六年多的时间,我一直作为一个记者生活在浙江前綫。在这期间,我和前綫部队官兵同过生死,共过患难,尝过种种艰辛,享过种种欢乐,这是我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一段岁月。第一课 1949年11月间,当时我是新华社二十一支社兼拂晓报社的记者。支社和报社领导同志要我带一个记者组去一支部队采访。这支部队逐岛攻击,已经打下了六横、桃花等好几个岛子,正在准备向舟山本岛和附近岛屿进攻。我们要去的这支部队首先要过海。经过几  相似文献   

2.
闫吾是我党、我军著名军事记者。他为宣传党缔造的人民军队,为发展新华社的军事报道,整整奋斗了半个世纪。他是全国参加战斗最多,写下战地情景、战斗通讯最丰富的军事记者,也是在前线指挥战役报道最多的军事报道的组织者、指挥者。解放战争期间,他参加过  相似文献   

3.
有趣的阎吾     
阎吾同志是我国著名的军事记者。他15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参加八路军。他从普通战士成为军事记者,从一名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土八路”成为军事报道的权威人物。他一生经历颇为传奇。他虽然作古已经10多年了,但至今依然难以让人忘却。特别是他生前一些奇闻逸事.经常在我眼前浮现。而且岁月愈久,那些有趣的琐事愈发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4.
离开新闻工作岗位好几年了,离开军队更早。现在来谈军事报道,拉了一大截,好多东西记不清了。只能谈谈在战争中的一点感受。我到部队以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报道。我经常考虑一个问题:怎样报道人民战争?头一次参加军事报道,领导指示很简单,只  相似文献   

5.
(一) 抗日战争十分艰苦的年代——一九四一年的深秋到初冬,在鲁中和鲁南沂蒙山区,人们看到在八路军一一五师的部队中,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外国人,他身材魁梧,有着卷曲的深褐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珠,穿一套八路军军装,随军采访,并且勇敢地持枪参加了反“扫荡”。这位外国人的名字叫汉斯·希伯,是知名的作家兼记者,德国共产党的党员,曾经是德国共产党中央委员。这一年,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扫荡”  相似文献   

6.
闻名全国的老军事记者阎百同志今年一月逝世后,新华社播发的消息(首都新闻界朔风之中送阎吾)中写道:“抗战烽火中参加八路军并投身我军宣传事业的阎吾,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记者生涯中,创造了我国军事新闻史上三个‘之最’:参加战斗最多,采写的战地新闻最多,在第一线组织战役报道最多。……他在数十次战役、战斗中冲锋陷阵,不顾疲劳,屡历艰险,采写了大量歌颂英雄、鼓舞人民、揭露敌人的新闻名篇。硝烟远去,他写下的一篇篇动人心魄的战地情景新闻,一直激励着后来人,成为我国新闻院校的教材。”I据我所知,新华社为~名老军事记者…  相似文献   

7.
1955年1月18日的一江山岛战役,是我军首次陆海空诸军(兵)种联合协同渡海登陆作战。战役的胜利,导致了蒋军在美国第七舰队掩护下从浙东海上的战略支点——大陈岛撤逃和浙江沿海所有敌占岛屿的解放。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派出的军事记者,参加了此次战役采访。如今,我已离休,回首往事,当年种种激动人心的情景,犹历历在目,使  相似文献   

8.
在我的记者生活中,随刘邓大军作战采访,受教育最深,可以说是终生难忘。 1945年春,我作为前线记者,参加了对日伪军作战的南乐战役。在濮阳,邓小平政委对我们讲话说,南乐战役打得好,歼灭日军、伪军3300多人,扩大了抗日根据地。这年冬,我随大军进行对日伪的鲁西战役。邓政委赞扬杨勇部队,十天下五城,打得漂亮。我参加打仗,吃了苦,可惜写稿不多。对我来说,是个教训。  相似文献   

9.
部队工作,大都是经常性工作。作为一名军事记者,近年来,我一直把采写部队经常性工作报道当作重点努力的方向,所刊登的稿件,三分之二来自于基层部队生活。我结合自己采写经常性工作的报道体会,谈几点具体感受。  相似文献   

10.
勤快和廉洁     
30年代成立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据 说到现在为止,我是仍留在新闻界的仅存的一个,所以,全国记协在纪念成立60周年时,把我请到北京去参加会议。 过了六十多年的记者生活,坐在会议席上,真有点神游太空,感慨不已。 我一生从事新闻工作,在工作中最大的收获,觉得一个新闻工作者,一是要勤快,二是要廉洁。勤快,要相信新闻是跑出来的,而报道的形式,也是可以创造出来的。我早年在苏州做记者时,有一次有几位名流,在一家饭店宴请几个电影演员,酒醉饭饱之后,把记者找去为他们捧场。我一看当然明白他们的意思,于是用半是调…  相似文献   

11.
“十六从军惜白发,一生未曾下战马;驰骋写军赋,至今笔生情。”老军事记者阎吾的这首自抒诗,正是他离休后的真实情怀。阎吾同志是新华社老一辈军事记者的代表,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同他共事25年了,他那种特有的热爱生活、热爱军队、热爱军事报道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八一”前夕,我来到总政干休所看望阎吾。他刚从部队采访归来,兴致勃勃地谈了在部队采访的见闻和对新时期军事报道的意见。他仍沉浸在部队和军事报道之中,继续活跃在军事记者行列里。阎吾是1983年因年高有病,卸下了新华社解放军总分社主要领导的职务,离休住进干休所的。这位在军事报道战线上奔波了40年的老军事记者,年过花甲,身体不好,总社领导和同志们都劝他好好休息,不要  相似文献   

12.
王明德  张杰 《兰台内外》2006,(3):57-59,63
粟裕大将是我军最优秀的军事指挥家之一。他一生指挥战斗无数。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他的军事指挥天才得到了充分发挥,先后独立指挥和参与指挥了苏中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为中国革命胜利立下了卓越功勋。我作为当年华野指挥部秘书处的一名工作人员,亲历孟良崮战役决策经过,感到在粟裕的军事指挥生涯中,孟良崮战役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他军事指挥才能的充分  相似文献   

13.
1945年9月解放淮阴、淮安战役,是新四军在苏北对日的最后一战。我有幸参加这次战役,并在总攻时和突击队员们一起攀云梯登上敌城头。这是我作为新华社记者生涯中唯一的一次。  相似文献   

14.
李云龙(1919-1965):福建长汀人。1933年参加红军,1936年入党。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宣传员,八路军115师教二旅5团营教导员,鲁南军区5团政治处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8纵特务团、教导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34军100师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33军100师副政委等职,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高炮第63师政委,舟嵊要塞区岱山守备区政治委员、舟嵊要塞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5年因病逝世,安葬于雨花台功德园。  相似文献   

15.
四年多以前,我奉派去华沙担任新华社常驻记者。临行前,总社摄影部通知我参加派出人员摄影训练班。我心里直嘀咕,华沙分社一共只有四人:三名采编人员,一名报务员,那么多的文字报道任务,还有必不可少的资料、会计、开车、生活等各种杂务,现在再增加摄影报道,这又一个“额外负担”,能完成吗? 在结束了四年华沙分社记者的工作回到总社后,我对上述问题所得到的答案是:驻外记者兼搞摄影报  相似文献   

16.
当抗日战争胜利,全国人民都渴望着过和平生活的时候,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指使和援助下又发动了内战。各解放区的人民,在党的号召之下,都紧急动员起来,拿起武器,保卫解放区。我是在一九四六年五月由延安调到山东工作的。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以后,我又调到鲁南前綫作前綫记者。从临沂到鲁南前綫,足足走了五整天,好容易才找到前綫指挥所。还没有卸下背包,部队首长就从容而严肃地告诉我说:“记者同志,现在部队正在按照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付敌人的全面进攻的指示,采取积极的防御作战方针,即在正面作运动防御,主动地放弃一些城市和地方,诱敌深入,然后集中绝对优  相似文献   

17.
我是抗战时期参加八路军的老战士,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下,曾参加了山海关对日寇最后一战。在祖国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四十六军,参加了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南下渡江战役、衡宝战役及伟大的抗美援朝五次战役。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回国后,于19  相似文献   

18.
我从1985年走上新闻工作岗位至今,深感需要多参加战役性报道的磨砺,这有助于青年记者各方面素质的迅速提高。 目前,《新疆日报》各编辑部青年采编人员占50%以上。如何加快这批年轻人的成才步伐,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呢?笔者从实践中认识到,吸收青年记者参加战役性报道锻炼,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笔者曾参加过几次战役性报道活动,体会颇深。  相似文献   

19.
解放战争年代,我在前线作战地记者的时候,曾经历了一次冒险采访,或许由于那次采访的遭遇颇为惊险与奇异,虽时隔40余年仍未忘却。那是1946年7月,我跟随着华中新四军部队投入了反击国民党进攻的战斗。我参加的第一个大战役,是苏中如皋县以南地区歼灭国民党军49师的战斗,通称为“如南战役”。部队  相似文献   

20.
带着春的信息,著名作家峻青风尘仆仆从上海赶来参加“春江笔会”。现在峻青担任上海《美化生活》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但主要精力还是搞文学创作。当天晚上,我就在峻青下榻的南公园饭店拜访了他。峻青,是他用的笔名。一九四一年,他十八岁时,抗日战争正进入紧张阶段,他在八路军部队边打仗边学习,写出了第一篇“战地通讯”,在部队油印小报上发表时,就用了这个笔名。他本姓孙,名叫儒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