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日科苑》2010,(9):48-48
201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度过了他40岁的生日。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1997航天好运     
新年伊始,回顾去年的航天事业,可以说1997年是世界航天业欣欣向荣的一年。各国航天“精英”纷纷登天,九重天上呈现出一片“丰收”景象,为纪念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4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3.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把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送入太空。这两件大事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的新纪元开始了。贺电、鲜花、赞歌……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  相似文献   

4.
要求完美的人造卫星1986年1月28日上午11时38分,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载着6名科学家和一名女教师发射升空。“挑战者号”升空仅73秒钟就发生爆炸,上千的美国人亲眼目睹了这场机毁人亡的惨剧。这一悲剧告诉我们,航天技术应达到高水平、高精度、完美无缺,不允许有半点纰漏。人造地球卫星在航天技术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从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轨道以后,40年来宇宙飞船、天空实验室、航天飞机等相继进入太空,使人类  相似文献   

5.
正自从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以来,航天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铸就了一系列的太空辉煌。举世公认,航天是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进程中最活跃,最有影响的科学技术领域,也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 1961年,人类第一次离开地球母亲的怀抱. 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另外一个星球.  相似文献   

7.
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 1961年,人类第一次离开地球母亲的怀抱. 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另外一个星球.  相似文献   

8.
人类登月溯源周道其译编这是发生在26年前的奇迹,1969年,也就是在人类第一次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之后仅12年和人类第一次飞往宇宙空间之后仅8年,人类有史以来首次成功地登上月球表面。众所周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前苏联在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196...  相似文献   

9.
2010年4月24日,这看似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子,可谁知道就在40年前的这天,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相似文献   

10.
在浩瀚的宇宙世界中,地球只是一个很小的星体。自古以来,人们仰望着挂满繁星的无限夜空,遐想创造出一个个美好的神话。人类为了把幻想变为现实,从未停止过对宇宙的探索。自人类发明了火箭,并由前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以来,轨道空间站、航天飞船等航天科技迅猛发展,使人类走出了地球村,迈向了无际太空,演奏着一首首令人向往的畅想曲,并逐渐把梦想变为现实,努力广辟人类未来发展的美好新天地。  相似文献   

11.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利用多枚火箭同时点火的技术,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颗卫星重83.6千克,升空3个月后坠毁。人造卫星能够从太空轨道俯视地球,观察发生在地球表面的多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帮助人们了解地球生态变化,勘察自然资源、监测自然灾害、获取气象预报必需的信息,它也被用作新  相似文献   

12.
1957年10月4日这一天将永远记载在人类历史上,在这一天天空里升起了一颗新的“月亮”,它就是苏联发射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现在,这颗直径58公分,重83.6公斤的人造卫星,正在离地面900公里的高空,以1小时36分钟绕地球一周的速度,围绕地球不停地旋转着。这个人造卫星发射的成功,标志着科学发展的又一新纪元的开始,标志着人类已经迈出了进入宇宙空间的第一步。很早以前人们就幻想着飞行到宇宙空间去,但是许多年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很大的进展。这不仅是由于大气高层空气的极端稀薄和特殊环境条件的阻碍,而重要的是由于地球吸引力的束缚,飞行器械必需具有极高的速  相似文献   

13.
自1957年前苏联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通讯、侦察、导航、监视等各种军用卫星不断飞向太空。目前,世界各国发射的4300多个航天器当中,有3300多个是军用卫星。这些军用卫星是各国军事指  相似文献   

14.
正1970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准确进入预定地球轨道,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也掀开了我国向浩瀚宇宙进军的璀璨篇章。  相似文献   

15.
现在,载人航天已经不是什么希罕事了,人类甚至能到月球上潇洒走一回,或在太空连续逗留400多天。而且还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到火星上“观光”。当然,达到今天这样的科技水平,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而是人类世世代代辛勤研究、长期实践的结果。 ●人在太空大有作为 本世纪的50年代,随着火箭技术的发展,人类为了飞向茫茫太空,发射了一系列高空生物火箭,把狗、猩猩和大白鼠等动物送到离地面几百千米的高空。在前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世界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1个  相似文献   

16.
正自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人类开始进入空间时代。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其一经发射,就会围绕地球旋转不停,直至被收回。人造卫星功能多样,很大程度地便利了大众的生活,随之也衍生了多种学科,如卫星大地测量。  相似文献   

17.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进入空间时代。空间时代的到来使人类有能力突破大气层的干扰与屏障,以全新的角度探索和研究宇宙空间。近60年来,通过空间科学探测与研究,人类关于宇宙的教科书不断被改写,重大科学发现与突破不断涌现,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认识;同时,通过空间科学卫星计划,带动了航天技术和相关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开辟了多项新的技术与产业领域,激励和鼓舞了数代年轻人追寻科技梦想。空间科学被公认为是"财富的发电机"、"创新的驱动器"和"新理论新知识的源泉",是各科技强国竞相发展、寻求革命性突破的领域,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18.
和平 《今日科苑》2008,(9):41-42
自从第一个太空垃圾诞生至今已有50余年,太空垃圾与日俱增。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比较有创意性的方法,去清理这些太空垃圾。地球周围充满了许多的太空垃圾据每日科学网站报道,自从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揭开了人类空间时代的序幕,同时也为太空送去了第一批人造垃圾。此后,随着人类太空史上的一次次壮举,  相似文献   

19.
人类最初是通过潮汐、极光、流星等现象来进行空间物理的研究,但这一直以来也只是基于地面的观测工作。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世界上首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人类正式开启了空间观测与研究的进程。在这一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空间物理学。近几十年来,空间已成为人类生存的第四环境,其重要性日益显著,对于日地空间的研究便迅速发展为当代自然科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旨在简要介绍日地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各个部分的特点、各种太阳活动的基本知识、当今研究情况等相关内容,并为初学者了解与学习日地空间以及进行下一步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正>1957年10月,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前苏联拜科努尔基地升入太空,奏响了人类征服太空的序曲。自此,一批又一批火箭将人造卫星送上太空。五十多年过去了,除了载人航天飞行器最后回到地球,其他上天的人造物体都围绕地球运动着。那些曾经辉煌过的"金属体",伴随着使命的结束,被遗弃在太空,变成了金属碎片,最终成为"太空垃圾"的一部分。2008年,欧洲航天局地面控制中心公布的电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