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怎样给学生讲授解题方法一直困扰着任课教师。其主要表现为解题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学得枯燥,学习效果不佳。如何破解这些问题一直是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一道难题。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归纳总结出了分数应用题教学中的解题方法,包括"拼凑法"、"转化法"和"等量代换法"等。下面,就此详细进行阐述。一、采用"拼凑法"解答分数应用题拼凑法在解分数应用题时非常有用,这种方法往往可  相似文献   

2.
"等量代换"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例2,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代数  相似文献   

3.
“等量代换”在现行平面几何教材中用黑体字排出,这种等式变形在解题证题中经常用到。应用“等量代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等量直接代换和等量间接代换两种情况。这里所说的等量直接代换就是某一量直接用和它相等的量代替。例如下面这道题目:  相似文献   

4.
<正>导数恒成立问题中有一类题由于求导函数是超越函数的形式,造成导函数的零点无法求出,进而导致解题过程受阻。如果我们能利用"虚设零点"的解题策略,就可巧妙利用导函数零点存在的等量关系进行代换,突破解题瓶颈,实现导函数零点的设而不求。一、虚设零点,均值放缩例1 (2018全国卷Ⅰ)已知函数f(x)  相似文献   

5.
沈小芳 《考试周刊》2015,(25):38-39
代换法就是利用灵活多变的方式,简化复杂难题的典型性解题方法,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灵活运用代换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和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6.
代换法也称等量代换,是常用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通过适当的变化,用一种量替换另一种量,使数量关系简单化、明朗化,从而寻求到解题途径。在实际解题过  相似文献   

7.
代换法也称等量代换,是常用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通过适当的变化,用一种量替换另一种量,使数量关系简单化、明朗化,从而寻求到解题途径。在实际解题过程中,若能灵活地掌握并加以运用,不仅能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还能提高思维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等量代换"是一个量用它相等的量去代替的数学方法,它是代数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在小学三年级进行这个内容的教学,教师如果凸显"三味":即,生活味、探究味和生成味,能有效帮助学生认识、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丰富学生的"等量"表象,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证明在同一直线上线段的等积式,显然不能直接利用两个三角形相似来证.这就需要利用已知条件,设法寻找相关量的联系,利用等量代换的方法将其转化.等量代换的方法有等线段代换、等比式代换及等积式代换.  相似文献   

10.
求解“无数据”题的关键是利用题设条件,挖掘出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从而开辟解题途径。由于题设条件各不相同,解题方法也就多种多样。下面介绍七种常用的解法,供同学们参考。一、等量代换法例1铜粉和炭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灼烧后,最终得到的黑色物质与原混合物质量相等,则炭粉  相似文献   

11.
运用数学元素的等量代换来解题的方法称为换元法.它可以用一个新的字母去代换一个数学式,也可以用一个新的数学式子去代换一个字母,还可以用一个数学式子去代换另一个数学式.由于换元法是一种解题方法,常用作工具解决数学问题,根据能够用换元法解决的问题所包含的知识,应熟练掌握以下知识点.  相似文献   

12.
“等量代换”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例2,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代数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由于等量代换需要抽象地想像,对于思维正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那么,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知道"等量代换"是在数学几何中常用的一种推理证明方法,应用于角度或线段相等关系的推导.即甲与乙相等,而丙与乙相等,就推出甲与丙相等.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也有许多地方用了"等量代换"的推理方法,得出一些规律或结论,在物理计算中也有用到"等量代换"的.下面略举几例,谈谈物理学习中的"等量代换",进一步帮助同学们对该结论或规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在平时的试卷习题中,常出现一些反应复杂,数据繁多的计算题.如果不采用简便可行的解题方法,按部就班去解,往往影响解题速率和答题的准确性.所谓等量代换法就是将物质变化时相互关联的等量关系用相关量代替,从而  相似文献   

15.
“等量代换”(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单元“数学广角”例2)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交流中学会初步的等量代换知识,进而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等量代换”是用一个量去代替与它相等的量,它是学习代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称不仅为解析几何赋予了“美感”,同时使其具有特性性质,利用对称特性可进行等量代换、简推坐标、转化图形等,可充分简化解题思路,降低问题的思维难度.本文结合实例探究对称性在解析几何问题中的应用,与读者交流.  相似文献   

17.
六、等量代换(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一)思想方法解读 等量代换,指的是对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这种思想,古已有之.在<几何原本>中,第一条公理就是"等于同茸的量彼此相等".在中国,"曹冲称象"的故事,更是将等量代换演绎得尽人皆知.等量代换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但从其适用范围而言,我们把等量代换作为一种数学方法,或者说作为一种解题技巧似乎更好理解.  相似文献   

18.
将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数量的应用题,用一种数量中的一份或若干份去代替其他数量中的数值相等的若干份或一份,从而求出未知数的方法,叫做等量代换法。用等量代换法解答某些应用题,算理易于接受,解题过程简捷,有利于开拓思路,为中学阶段系统学习方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等量代换是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运用这一方法思考问题,对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拓宽解题思路、发展思维颇为有益。一、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在低年级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一节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例题:“学校里养了7只黑兔,12只白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这道题对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算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减小思维的坡度,教材安排了一幅小朋友在拔河的图画,左边有5个小朋友,右边也有5个小朋友,要求学生认识左边的小朋友和右边的小朋友人数“同样多”,从而出现5=5,帮助学生建立“等量”的概念。学生有了这一知识基础,再教上述例题时,就可借助图形,拿一只只黑兔和一只只白兔一一对应地排列起来,白兔多,  相似文献   

20.
有些数学问题,若从宏观上分析试题的结构特征和内在联系,根据条件引入一个或几个新变量来代换原来的某些量,以彰显问题本质,这就是代换法.利用代换的思想方法解题,方法别具一格,思路简捷且解法独特富有新意.下面给出六种数学解题中常见代换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