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DEA-HR-LCV三步法模型,分析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创新问题。研究表明,农业科技研发团队与农户技术效率的提升受制于其规模效率,专业协会组织的技术效率显著高于传统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创新能力,整体处于"协调且一般有效"状态,而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极弱融合"是主要制约因素,科技研发、农业科技推广与社会化服务及农业科技采纳与应用等方面的不足是导致农业科技系统内部未深度融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产性废弃物资源处理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琳莉  张俊飚  何可  田云 《资源科学》2014,36(9):1925-1932
本文基于湖北省农村地区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农户对农膜、农药瓶及化肥包装物等农业生产性废弃物处理方式的选择,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农业生产性废弃物资源的回收利用行为主要受到农业收入、农户受教育程度、务农年限、是否参加循环农业相关培训以及是否建立村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的影响。其中,农户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是否建立村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以及是否参加循环农业相关培训对农户回收行为的影响方向为正;务农年限对农户回收行为的影响方向为负。因此,增加农村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的建立,组织农户参加相关培训,提高农户农业收入以及提升农户的受教育水平,都将引导农户选择科学环保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回收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湖北省农村地区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农户对农膜、农药瓶及化肥包装物等农业生产性废弃物处理方式的选择,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农业生产性废弃物资源的回收利用行为主要受到农业收入、农户受教育程度、务农年限、是否参加循环农业相关培训以及是否建立村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的影响。其中,农户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是否建立村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以及是否参加循环农业相关培训对农户回收行为的影响方向为正;务农年限对农户回收行为的影响方向为负。因此,增加农村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的建立,组织农户参加相关培训,提高农户农业收入以及提升农户的受教育水平,都将引导农户选择科学环保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回收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总结福建省在新时代下把握党中央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制定农业绿色发展决策和实施相关政策的具体措施,分析福建省农业绿色发展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市场环境,从涉及生产者意识的产前阶段、涉及生产过程的产中阶段、涉及生产相关废弃物处理和产品营销的产后阶段研究发现,福建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在引导小农户绿色生 产意识、减少化肥农药和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加强先进农机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技术水平、开拓绿色农产品市场、加强闽台农业科技创新协同和加大农业企业国际化步伐等方面仍面临着挑战.对此,提出明确政府主导作用、重视提升生产者能力和素质、重视技术进步带动作用、建立科学评价方法及认证体系、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品牌、用好"五缘"优势以及推进国际化发展等促进福建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农户技术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11省的农户调研数据发现:农民农业技术需求种类较多,其中优良的菌种、病虫害防治、轻简化栽培、菇床管理等是农户最为关心的技术.调研还发现,不同省区农民食用菌技术需求率差异较大,即使同一省区农民,对不同种类技术的需求率差异也较大.有针对地开展技术指导、加快技术推广部门改革、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民组织氛围营造、因地制宜的推广农业新技术,是我国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徐卫涛  张俊飚  李树明  周万柳 《资源科学》2010,32(12):2407-2412
实现农业自然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循环农业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基于农户经济学的视角,以山东、山西、湖北三省的农户化肥投入为例,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循环农业中的农户减量化投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只有"增量使用"和"减量使用"化肥两种选择下,大部分农户倾向于减量使用化肥;此外,农业生产决策者性别、家庭耕地面积、农户对循环农业的认知程度、政府技术支持力度等因素对农户的施肥行为均有显著影响。为了进一步激励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减量使用生产资料,提出了重视对农业生产大户和妇女引导、提高农户对循环农业的认知程度、加强政府技术支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运用DEA-HR-LCV三步法模型,测度与分析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创新能力、系统内部融合程度及其制约因素。研究结论显示:(1)农业科技研发团队与农户技术效率的提升受制于其规模效率,专业协会组织作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与社会化服务组织,其技术效率显著高于传统农业科技推广部门;(2)专业协会组织的融入显著提升了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创新能力,整体处于“协调且一般有效”状态,但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极弱融合”是主要制约因素;(3)农业科技系统内部子系统间尚未实现深度融合,且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尤其是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间的“极弱融合”,其原因主要表现为科研及研发不足、农业科技推广与社会化服务不足与农业科技采纳与应用不足。据此,作者提出了加快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与完善、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以及构建与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所谓循环生态农业,就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链延伸理念,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为途径,以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为重点,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把传统农业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线性物质流动方式转化成为现代农业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考察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实践逻辑,发现农民对于技术推广存在认识上的"盲区",技术推广路径仍然遵从普适化的模式,非专业推广主体的三重角色使其在技术推广中功能显赫。农业技术推广的功能定位需要和农村社会的政治生态相适应。当前农村社会的劳动力结构之变,农业承担功能之变以及农村发展的动力之变使得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与农村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势差"。所以,重构农业技术推广的功能定位已经成为转型期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2011年3月29日,格林美电子废弃物整体资源化创新联盟在格林美武汉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园投产庆典上隆重启动。启动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教授、武汉市委常委、副市长岳勇、中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考察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实践逻辑,发现农民对于技术推广存在认识上的"盲区",技术推广路径仍然遵从普适化的模式,非专业推广主体的三重角色使其在技术推广中功能显赫。农业技术推广的功能定位需要和农村社会的政治生态相适应。当前农村社会的劳动力结构之变,农业承担功能之变以及农村发展的动力之变使得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与农村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势差"。所以,重构农业技术推广的功能定位已经成为转型期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金秋科苑》2010,(19):56-58
循环农业,是指在农作系统中推进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的活动,以此实现节能减排与增收的目的,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通俗地讲,循环农业就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3.
推进循环农业科技进步,要抓住循环农业关键技术,加大科教创新力度;加强宏观调控,合理配置循环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完善循环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扩散作用机理及改进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农业技术推广的需求,从推广的对象、主体、模式和规律角度分析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扩散过程与内在作用机理,建立基于农业技术供给和接受两大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扩散系统;进一步构建由生产者、研究单位和推广部门组成基于需求导向的农业技术推广扩散体系,探寻最佳的农业技术推广扩散路径及改进策略;并提出促进我国农业技术有效推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实地研究,根据组织特征理论,从组织系统结构,组织运作过程及运作表现等三方面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大学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目标与政府目标的有效结合,以农户的技术需求为服务基础,以基地为平台的扩散式技术推广,形成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农业推广组织特有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保护和利用好黑土地资源,建设粮食产业强国是维持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文章聚焦水-土-种-肥-药等农业资源要素,分析了当前我国东北黑土区在粮食生产、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关键"卡脖子"问题。提出应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黑土地保护和作物增产技术与装备研发;构建土壤障碍因子消减和抗逆作物优化种植模式、黑土地保护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和机械化生产;加快粮食生产向精准化、智慧化转型,构建多种生态系统协同发展安全模式。提出发挥中国科学院科技力量建制化和多学科优势,紧密联合地方政府、企业、农民,组建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团队,以及推动黑土地保护性利用和健康管理核心技术落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循环农业,是指在农作系统中推进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的活动,以此实现节能减排与增收的目的,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通俗地讲,循环农业就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  相似文献   

18.
基于已有文献的回顾,归纳并重新界定农户间知识共享的内涵,建立农户间知识共享要素、过程、功能的三维度分析框架,包括分析农户间知识共享的主体、客体、信息渠道以及共享环境等要素;系统讨论农户间知识共享的知识溢出、知识学习、知识转移及知识创新过程;综合考察农户间知识共享行为推动农户技术采用,进而实现农业技术推广,完善农业产业链发展的积极作用。最后,结合三维分析框架和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提出四点具有潜力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来研究者提供启示与指引。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限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农作物秸秆的资源量非常巨大,从其组成成分来看,秸秆的利用可分为:秸秆还田(肥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燃料化和作为工业生产原料四个方面。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不但能够减少以至消除农业废弃物危害,而且其本身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会对农业生产过程提供丰富的能源和物质投入,从而减少农业生产过程的外部投入,达到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收入,形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作物秸秆利用过程中存在着政策、意识、资金和技术上的问题,本文就其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重新利用和废弃物的再资源化。资源循环利用企业的成本管理需要取得废弃物成本方面的信息,然而现行成本核算方法不能满足此方面的要求,成本核算亟待创新。资源循环利用企业的成本核算应单独计算废弃物成本,并将处理废弃物的费用作为产品成本的一个构成要素,同时也应将不合格产品成本中可再利用部分的价值作为产品成本的扣减项目,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企业成本核算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