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类型英语差异性内容在教材中的合理编排能降低教师教学的盲目性,促进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作为我国英语教材中出现的主要英语类型,两者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不同类型英语概念模糊。基于教材分析法,对小学、初中、高中通用的英语教材中两类英语差异性内容的输入量以及《大学英语精读》(第三版)和《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两套大学英语教材分析,发现小学、初中、高中通用的英语教材中对两类英语差异性内容的输入量偏少,而两套大学英语教材虽然有一定的输入量与复现率,但内容呈现方式缺乏凸显意识,编排顺序存在不合理性,这些直接影响了内容复现的效果。英语教材对两类英语差异性内容的编排应该从内容的凸显、编排顺序、复现率三个方面合理设置,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习得。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教材是大学生英语课堂实施的重要部分,教材的选择和其质量对教师、学生、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都有重大影响。然而,在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以目标语文化,特别是英美文化为主,而缺少中国本土文化的失衡现象。该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内容为例,对高校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缺失现象和跨文化交流需求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廖燕怡 《海外英语》2014,(19):55-56,78
大学英语教材是大学生英语课堂实施的重要部分,教材的选择和其质量对教师、学生、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都有重大影响。然而,在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以目标语文化,特别是英美文化为主,而缺少中国本土文化的失衡现象。该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内容为例,对高校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缺失现象和跨文化交流需求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工具。教材的内容、设计与编排决定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大学英语教材也在不断更新换代。目前我国用于大学英语的教材有十多套,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论述了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过程、当前大学英语教材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今后大学英语教材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晖 《鸡西大学学报》2012,(2):80-81,89
大学英语教材在大学英语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教材的实际教学进行评估能够为教师在教材选择和教材编写者在教材开发方面提供有效的帮助,甚至提供解决方案或者建议。从2000年到现在遵义医学院已经选用过的大学公共英语教材有好几种,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存在跟风和盲从的现象。在国内外英语教材的编写和教材评估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院现行的两种大学英语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和《创新大学英语》)进行了实际教学的研究,通过数据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提出了如何为我们的学生选择教材的建议,希望能在我院今后的教材选用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标准大学英语》是外研社根据我国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变化和发展而研发的最新一套大学英语教材。为了真正实现英语“一条龙”的教学要求,教材编写立足学生、教师和国家需求,遵循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理念,倡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针对《新标准大学英语》的教材特色、教学理念与方法,教师只有不断提高选择意识,增进教师合作教学,才能推动教师职业发展,顺应大学英语教材改革。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如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大学英语教学的快速发展,使得风格各异、特色不同的大学英语教材不断涌现。教材是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学习工具。据研究,课堂教学信息的98%并不是来自教师而是来自所使用的教材,学生作业的时间安排的90%也是由教材决定的(Suaréz,2001)。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大学英语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似乎成了一项很艰巨的任务。大学教育机构和大学教师在挑选教材的时候,不仅要考虑价格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考虑该教材对大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最终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会带来什么样…  相似文献   

8.
参照Van Elsetal的教材评估体系,本文对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近几年使用的两套大学英语教材进行对比研究,指出大学英语教材在主题设计、版块设计等方面的不同,以便于教师选择教材,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教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由于英语语言发展速度快,与教材出版周期长、更新速度慢的矛盾以及一种教材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各种要求的现状使得教师对教材及时进行增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性别形象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处于人生转折期的大学生的性别意识,因此本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21世纪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性别角色进行研究,发现教材中存在性别性别差异和性别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