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06年.高考过后,我即时对全国高考作文作了一个评述,《高考作文应指向考生的心灵》,阐释了我的高考作文也应该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作文观。检视2007年高考作文。恰如毕淑敏在央视“连线”所说.2007年高考作文。除却人人所言异彩纷呈以外,更有“八面来风”之感。援旧例。一如去年我对全国高考作文的评述.对2007年全国高考作文,这里也同样来一个有分有合的评点。仍然分“简说”与“评述”两部分,  相似文献   

2.
2006年高考过后,我即时对全国高考作文作了一个评述《高考作文应指向考生的心灵》,阐释了我的“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高考作文观。检视2007年高考作文,恰如毕淑敏在央视“连线”所说,今年高考作文,除却人人所言异彩纷呈以外,更有“八面来风”之感。援旧例,一如去年我对全国高考作文的评述,  相似文献   

3.
高考作文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凡是优秀作文都在“发展等级”中大显身手,而材料出新则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怎样使学生的作文材料出新呢?笔者认为,应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文化散文”的概念是从余秋雨的散文出现以后才明确起来的,而“枯骨生肉”是余秋雨文化散文在历史材料使用方面的一个突出特征,并一度催发了高考作文中的“文化”热.能否思接千载、天马行空地联想,把文史等多方面的知识积累融入自己感性的叙述中,成为衡量高考作文是否有文采、有深度、有文化的重要标准.在高考作文中应恰当使用联想和想象,使作文思想深刻,文采斐然.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高考作文突出的亮点和重要的价值追求。高考作文评价指标中,“创新”表述为“有创意”,分为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五点。高考作文创新应着重从立意、构思、选材三方面突破:立意以深度见新意,以温度见真情;构思巧选叙述视角,精心谋篇布局;选材彰显阅读底蕴,体现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6.
话题作文,指的是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像的一种命题形式。如1998年高考作文是关于“中学生心理承受力”的话题;1999年的高考作文是关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2000年春季高考作文是关于“《世纪青年》征稿”的话题;2000年夏季高考作文是由四种图形引出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一话题;2001年高考作文则用寓言故事作为“引子”,激发兴趣,导出“诚信”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7.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要求考生做到“切题”。要想做到切合题意,审题是关键。一般说来,审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高考作文命题的“三性”及对策□兰州市六中张世裕历年来的高考作文试题尽管变幻莫测,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命题的思维导向不外以下三种:即哲理性、现实性和可塑性。因此,高考作文的训练指导应紧紧围绕这“三性”去开展。一、题目的哲理性如1986年的《树木·森林·气...  相似文献   

9.
对于高考作文题,社会舆论向来十分关注,每年高考一结束,最先见诸报端的必是作文题,且往往评论如潮。然而高考作文题的命制实非易事,其中包含着一个“二元对立”的逻辑关系。何谓“二元对立”?亦即高考作文题目既应具备满足测试的信度和效度的规定性,又应具备满足所有考生已有水平发挥的涵盖性和开放性。于是,作文题在检测的效应上就有了“限制”和“张扬”、“规定性”和“开放性”这样相互对立的“二元”特性。而要把这两类对立着的特性统一于一道作文题内,在两者之间搞平衡,就像企图把一个鸡蛋竖着放在平滑的桌面上那样困难,最后的结果,不…  相似文献   

10.
高考作文与高中写作教学杨一经一“3+2”高考作文命题设计并没有离开我国高考作文命题设计的历史发展轨迹。几十年来,我国高考作文都是考能力,考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而从不考“名词术语”,不考写作知识,这跟古代考“帖经”、“墨义”,考八股文,有天壤之别。这是...  相似文献   

11.
高考作文命题的第一原则应是以人为本。从人本立场出发,注重哲理思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重要趋势。在注重哲理语境下,湖南省今年的高考作文算是一则典型案例。题目要求考生根据“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两句诗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相似文献   

12.
“话题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类型之一 ,它能检验考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应重视此类作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正关于高考作文,有人创设了一种“T台”理论,即高考作文犹如走“T台”的模特。批阅一篇高考作文,一般用时不到一分钟。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能紧紧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睛,是取得高分的关键。“T台”上的模特,要吸引住观众的眼球,首先靠外在的长相、身材,其次才是举手投足间流露的气质。高考作文亦如是。高分作文往往是先靠颜值“吸睛”,再靠内涵“俘心”。  相似文献   

14.
高考作文不同于文学创作,不是考生有了良好的语言表达基础并且有了浓厚_的兴趣才会去做的事情,它是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都必须认真面对的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笔者认为,2006年高考作文备考应着重做好下述几点:  相似文献   

15.
我认为,高考作文,应该对文体作适当的限制。这句话,主要是针对高考作文“不限文体”而言。强调高考作文要“淡化”文体, 大概十来年了,真正对文体实行“大开放”,应该从1999年算起,自那年采用话题作文形式以来,高考作文对文体几乎再没作什么限制了,各种体裁都可用,“淡化文体”可谓得到最为彻底的落实。  相似文献   

16.
高考作文有没有秘诀,回答是肯定的。“准、稳、新、亮”四个字就是高考作文得高分的“绝招”与“要诀”。  相似文献   

17.
作文形式大解放作文形式上的“解放”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文命题由“一枝独秀”到“雁阵格局”再到“三足鼎立”,2007年高考作文将沿袭这种轨迹,即“主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三足鼎立。这种演进,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必然,没有这种“演变”与超越,也就没有2006年高考作文的壮丽宏阔。  相似文献   

18.
《如何写好一篇高考作文》增刊是由《高中生之友》编辑部特邀名校名师为有效提升考生的作文水平而推出的一份指导性读物。刊物着重从三大问题出发,即“高考作文是怎么考的”“高考作文是怎么评的”“高考作文是怎么写的”,由此提出富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其一,在综合各位名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刊物对近年来高考写作的命题规律与特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纳,旨在让考生明白高考作文是怎么考的。  相似文献   

19.
一、高考作文形式预测:一树梨花一溪月1.作文形式将由“一枝独秀”而“三足鼎立”,由“一维”向“多维”转化。2004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可以说是话题作文的“巅峰”时期。全国15道高考作文题,除北京卷为命题作文,显出一点“叛逆”外,其余均为话题作文,地位无人撼动。而2005年高考作文试题却出现了由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主题图表作文形成的“三足鼎立”的格局。2006年高考作文命题将延续2005年的发展趋向,进一步拓展“自主命题”的空间和发展潜质。2.“自主特色”重“文化”轻“地域”。探究2004年、2005年各省市卷的作文命题,我们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20.
《如何写好一篇高考作文》增刊是由《高中生之友》编辑部特邀名校名师为有效提升考生的作文水平而推出的一份指导性读物。刊物着重从三大问题出发,即“高考作文是怎么考的”“高考作文是怎么评的”“高考作文是怎么写的”,由此提出富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其一,在综合各位名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刊物对近年来高考写作的命题规律与特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纳,旨在让考生明白高考作文是怎么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