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毛恐龙     
清晨,旭日东升,带给大地一片生机。风景如画的湖边,一只中华龙鸟与一只身体臃肿的北票龙相遇。“原始中华龙鸟,你们的种名实在别扭,一个地地道道的鸟名!呵呵!”北票龙忍不住乐了。“那你就把我当鸟看好了。”中华龙鸟不以为然。“行了,我亲爱文王/的恐龙朋友,你可不能叫我睁着眼说瞎话。就算我瞎了一只半眼,用剩下的半只也能看得清清楚楚,你明明白白就是一只恐龙,一只毛长得比我还短的恐龙!”“哇!对了,”中华龙鸟突然话题一转,“刚才我看到一只原始祖鸟,一直在不停地跳高,你猜,他不是想腾飞吧?”“怎么不是,他不仅想,还想得很呢!”北票龙说…  相似文献   

2.
人类早在远占就开始根据用肉跟观测到的天象、物象来判断天气的变化,最早是占埃及人根据土星从地平线升起而预报尼罗河水泛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经验的积累,我国总结出了许多天气谚语,其中不少有使用价值的谚语一直延用至今。如“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其意思是如果早晨云彩  相似文献   

3.
春天来了,迎春花姐姐急匆匆地探着脑袋向人们报告春的来临。所有冬眠的动物也都醒来了,喜鹊乐乐叽叽喳喳地叫着:“春天来了,天气真好啊,又可以和大伙们玩啦!”小乐乐喊着伙伴们,就在乐乐的好朋友欢欢出来的时候,难得一见的日晕产生了。欢欢惊讶地喊着乐乐,支支吾吾地说:“乐乐,你看……看你、你身后!”乐乐转身一看:  相似文献   

4.
正天黑了,鸟儿们叽叽喳喳地叫着往家里飞。缪小小站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拿着望远镜出神地观察着那些鸟儿。我这会儿变成了一棵水杉,矗立在缪小小家的院墙外。一只楼燕远远地飞了过来,在空中自在地捕捉着蚊虫。这时,缪小小拿着望远镜跑了过来,说:“树魔法师,你看那只楼燕。天已经黑了,它还一直在飞,它不回家吗?”我笑了:“楼燕是雨燕科的,它们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能飞,能在空中连续飞上200天。”  相似文献   

5.
“钟”是我们人类发明创造出来的、用以测定时间的一种物体,但你知道吗?在自然界中也存在着形形色色的“钟”,它们有的在准确性上甚至毫不逊色于人造的钟。对于它们如何具有如此神奇的功能,至今科学家尚不能完全加以科学、准确的解释。 鸟“钟” 在南美洲的危地马拉,有一种第纳鸟,它每过30分钟就“叽叽喳喳”地叫上一阵子,而且误差只有15秒。因此,那里的居民就用它们的叫声推算时间。 虫“钟” 在非洲的密林里,有一种报时虫,它每过一小时就变换一种颜色。在那儿生活的家家户户就把这种小虫捉回家,看它变色以推…  相似文献   

6.
正"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蚂蚁垒窝天气变,蜜蜂出巢天放晴""东虹日头西虹雨"……这样的民间气象谚语,广泛用于日常生活,用来预报未来天气变化。不过,这些气象谚语常会出现时灵时不灵的情况。这样的民间气象谚语,有没有科学依据?我们该如何取舍?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试图预测天气。应该承认,老祖宗总结的这些谚语,有一定的科学性。古人经过不断地观察,再配合反复地实证,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气象谚语是古人利用"大数据"总结出来的,凝结了古人认识自然的智慧。凝结古人智慧  相似文献   

7.
巫剑珊 《知识窗》2007,(3):28-29
与神较力的人——以色列 在圣经《旧约全书》的《创世纪》中,有这样一段相关记述,说的是关于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带着妻子儿女,由妻子的国家返回父亲住地的途中所遭遇的趣事:他夜间起来,带着两个妻子、两个使女、十一个儿子过了雅博渡口,最后只剩雅各一个人时,来了一位陌生人要和他摔跤,虽然雅各在摔跤时大腿关节扭脱了,可是直到黎明,那人也无法取胜。那人便说:“天亮了。请放我走吧。”雅各答道:“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放你。”那人问:“你叫什么名字?”他回答说:“我叫雅各。”那人说:“你不要叫雅各了,就叫以色列吧。因为你在与神的较力中都取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8.
漫画幽默     
谷鸟声一辆面包车行驶在乡间公路上,窗外忽传来一声声布谷鸟叫。有一人提议:“你们猜这鸟说的是什么?”一位小学生说:“它说快快减负。”一位宾馆经理说:“它说  相似文献   

9.
闲话作业     
《发明与创新》2014,(12):64-64
什么对你忠贞不二?作业!你再怎么冷落它,它依然对你不抛弃、不放弃! 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少壮不努力,老大写作业! 抄作业其实不叫抄作业,语文上说是借鉴,数学上叫类比,英语上叫copy,地理上是迁移,生物上是转录,物理上是参考系,化学上叫同分异构体,政治上叫求同存异,历史上就是文化大统一!  相似文献   

10.
乐翻天     
《科学与文化》2010,(2):32-33
死几回 母亲对儿子抱怨说:“每天早上你一起床就说‘困死了’,吃饭时让你先洗手你说‘饿死了’,叫你做点家务你说‘累死了’,乘公交车你就‘挤死了’,乘出租车又说‘贵死了’……你这么一天到晚要死几回呀?”儿子把手一挥,说:“烦死了!”  相似文献   

11.
你我生物钟     
清晨早起,鸡啼鸟鸣,如果你留意一下,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如果不借助闹钟,你也会大约在早晨的某一个时刻醒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就是因为人体生物钟在发挥作用。原来,人体生物钟是人们长期规律生活养成的一种习惯,短时间内是建立不起来的。同样,人体生物钟一旦建立,也是很难被  相似文献   

12.
<正>清晨时分,叶蝉藏匿在早已沾满露珠的草叶儿上,等待着阳光出现,焕发新的活力夏季的清晨,阳光斜斜地映照着草丛上的露水,草丛因此而熠熠生辉。湿漉漉的草丛中到处都是还在沉睡的虫子,它们盖着露珠大被,或者四仰八叉地躺在草叶上,或者呆头呆脑地趴在草叶上,毫无知觉。"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奥妙大约就在于此。当然还有一句话,叫"早起的虫儿被鸟吃",那就要看谁的运气好了。  相似文献   

13.
昆虫开大会     
作为会议主席的蝗虫说道:“今天的议题是城市昆虫,人类有一门专门的学科叫什么来着?”“叫城市昆虫学。”苍蝇大声说道。“对,是城市昆虫学。这次召集大伙,一是请大家检讨一下,二是商量怎么应对他们的进攻。”“树木受污染,生长不好,生物合成受影响,氨基酸一多,我们可繁殖得更快。”蚜虫说道。“他们不好好保护鸟,我们就少了一大天敌。”毛毛虫(天幕毛虫)插话,“据说,鸟过城市很小心,一些候鸟过城市时停都不敢停!这样的情况,能说是我们的错嘛。”  相似文献   

14.
小吉 《今日科苑》2004,(4):23-23
我奶奶年轻时是我们镇上出了名的“石嫂”——意思是她跟石头都有话说。后来年纪大了,别人就叫她“石姥”了;再后来有人说我伶牙俐齿,爱管闲事,有不少人就问我是谁家孩子:“不会是石姥家的吧?”“对啊,我就是。”我扬着头。那些大爷大妈就笑:“呃,你真是石姥的孙女?那难怪了!”  相似文献   

15.
春去夏来,乍暖还寒。如果你明天想穿上新买的裙子,如果你打算明天和同学们去踏青、游玩,那么你一定要摸清楚明天的天气情况。你知道明天的天气会怎么样吗?你会说:“嗨!这不简单?听听天气预报就行了!”是呀,我们现在想知道明天或者近几天的天气,打开电视或者收音机,收听天气预报就可以了。但是,古代的人怎么知道明天的天气呢?  相似文献   

16.
开心剧场     
《发明与创新》2009,(8):64-64
吠狗不咬人 父子俩在林荫道上散步。突然,看到一条大黑狗对着他们狂吠。儿子害怕极了,躲在爸爸身后。爸爸说:"别怕,孩子。你知道‘吠狗不咬人’这条谚语吗?” “我知道,爸爸。可是那条狗知道这条谚语吗?”  相似文献   

17.
画中脸     
“我并不知道他的真名叫依奥西弗·巴尼兹金。”老监察员别尔科维奇将一份报纸放在桌上说。“你一向对色彩画不感兴趣,”娜塔莎给丈夫倒了一杯他钟爱的浓咖啡,“哪怕只有一次顺便到他的画展里转一转,你就会知道,奥费尔·贝阿姆是他的笔名,被誉为‘人民之子’……他曾经这样生活过,他同社会上的三教九流都能交上朋友。  相似文献   

18.
服装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可以遮羞、护体、御寒、防暑,还是重要的装饰、美化工具及身份地位的标志。到了今天,仿生学、材料科学和电脑科技的发展,赋予了服装更多神奇功能。可以说,如果未来有“超人”的话,他们超能力的来源可能就主要依赖于身上穿的衣服。“壁虎衣”让我们成为“蜘蛛人”一直以来,人类就很羡慕昆虫和爬行类动物能在陡直光滑的墙壁上行走如飞的神奇能力,现在,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让我们的这种梦想有望成为现实。壁虎之所以能在墙上行走,是因为它的肢体上有一种叫“刚毛”的东西,这种刚毛的根部直径大约是10微…  相似文献   

19.
《科学生活》2014,(2):66-66
国外有句谚语说——“永远不要让人看见你汗流浃背”,似乎这是有失体面的事。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新研究却对此唱起了反调。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组织研究副教授、该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贾里德·科尔汉说:“满头大汗、心跳加速,这往往是有什么事情不对劲,导致你过度紧张、措手不及、,心慌意乱的征象。而我们的研究表明,在事情一帆风顺的时候,你也会有这样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老顽固     
“从前,”老人说,“世界上有美国、俄国、英国、西班牙等许多主权国家。世界上还有许多民族。”“今天,世界上也有许多民族,大伯。”“你是谁?”老人突然问。“我叫汤沐。”“汤姆?”“不,大伯,是汤沐。”“我说是汤姆。”“你的发音有问题,大伯。你是在说另一个汤姆。”“你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