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书琴  李洪 《江西教育》2005,(11):38-38
活动内容:动物乐园活动目的:复习10以内数的顺序与大小;复习10以内教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复习“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丁香小学刘宏伟老师在昆明市西山区书林一小执教的“数学乐园”一课,通过教师精心创设的几个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数学乐园”里复习、巩固“10以内的认识”、“数的分与合”、“10以内数的加减法”等知识,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3.
吴斌  武春琼 《云南教育》2003,(34):44-45
“数学乐园”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后的实践活动课。其安排目的在于:通过活动复习巩固一、二单元所学的数学知识(10以内数的顺序,10以内数的加、减法、几和第几、比较多与少等);让学生在趣味性较强的游戏中获取知识,增强能力;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中体味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怎样来达到这一目的呢?教材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联系实际,通过5个贴近学生生活而又简便易行的游戏活动来完成。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差,具体形象思维和感性认识占主导地位,整个活动过程我将充分利用直…  相似文献   

4.
谭孔超 《广东教育》2002,(11):42-42
我设计了一堂《数学乐园》实践活动课。选择了没有桌椅的活动室作为教学的场所,并且把活动室布置得像一个游乐园,把数学迷宫、对口令、送信、投球等游戏安排在合理的位置。把“10以内数的顺序”知识运用于“走迷宫”游戏中,把“1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运用于“送信”游戏中,把“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知识运用到“投球”游戏中去。除了教材的游戏,我还增添了一个“拍手”游戏,渗透了“多些、少些、同样多”的知识。学生通过“走迷宫”,复习了“10以内数的顺序”。我要求学生在“数学迷宫图”里尽可能多的画出不同的路线,…  相似文献   

5.
安吉爱 《山东教育》2003,(25):44-46
好的教学的标志是能够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而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的欲望,并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成为一个自主的、主动的创造“自己的数学”的过程。“10以内数的减法的整理与复习”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79页“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的内容。教学目标是全面整理10以内数的的减法算式,发现“减法表”[见表(一)]中算式的排列规律,进一步密切10以内数的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10以内数的减法的口算能力。在整理和复…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第七册“亿以内数的读法”是学生在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掌握了“个”、“十”、“百”、“千”等计数单位,会正确地读、写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本单元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及“亿”;知道亿以内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会根据数级正确读亿以内的数。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呢?一、复习万以内的计数单位,引出新的计数单位学生知道:“一、十、百、千”叫计数单位。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理解了“相邻…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第七册(人教版)“亿以内数的写法”是学生在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此时,学生已认识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了亿以内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以及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为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奠定了基础。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很快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呢?一、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写整万的数在教学例3前,让学生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如,写出七、七十、七百零八;然后提出怎样写七万、七十万、七百零八万等等。让学生思考:七万、七十万、七百零八万分别是几位数…  相似文献   

8.
10个十是一百是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写基础上教学的。教学目标有三:一、掌握计数单位“十”,认识计算单位“百”;二、能一个一个地数到一百,能一十一十地数到一百;三、初步认识10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过程可按以下顺序进行。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1.听琴声、击拍,集体数数,从1~20,再从20~  相似文献   

9.
“九义”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总复习”包括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认识图形、应用题等内容。复习的重点是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以及学过的加、减法应用题。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深化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正确认识复习中“练习”的特殊作用 复习与练习虽然密切相关,但复习并不等于练  相似文献   

10.
赵玉华 《云南教育》2000,(11):33-33
复习是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达到巩固和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复习时要抓住重、难点,针对学生实际,合理安排,精心指导。一、理解和应用概念1.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万以内数的读写,重点是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难点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中间有两个“0”或末尾有“0”以及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的读写。复习时注意读数、写数的对比小结,引导学生归纳出读、写数的异同。相同点:读、写的顺序相同,都是从高位到低位按顺序读、写。不同点:含有“0”的数的读、写不同,读时末尾的“0”都不读,中…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82~83数学乐园。二、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数学乐园这个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的一种数学实践活动。在此之前,学生已认识了0~10这些数,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已具备了一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本节课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材料,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为此,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1.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充分感受数学来自生活。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98页总复习。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顺序、数位表以及计数单位。2.会正确熟练读写100以内的数,会说数的组成,能用符号和语言描述百以内数的大小。3.在复习整理中,感受分类、极限、估计等数学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4.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教学过程一、构建材料1.揭题。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有关100以内数的知识。(板书课题)2.写数。师:请写一个你喜欢的100以内的数,可以是100。学生写数,教师巡视。3.交流。师:…  相似文献   

13.
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在其中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平等地交流各自的数学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第46页。)[案例一]一节复习课“数学乐园”,让孩子们走进自己最喜欢的玩项:青蛙过河—其实是一道10以内的加减混——合链式计算。小猫钓鱼—鱼中藏着包括10以内数的认——识的全部…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1—33页。教学目标:1.学生能独立地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2.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和100以内各数就在我们身边。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各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教具学具准备:花生、棋子、小方块、糖块、小棒等各100个…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与思考:本节课教材选自浙江省义务教育教材第七册,它是学生认识多位数的数位顺序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在编写时采用了从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 并将读法迁移到“万级”和“亿级”,例题的编写采用直接指导如何去读,这样虽然便于学生自学,顺利掌握读法,但又给我们带来了思考,此课应怎样更好地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为此,我们作了以下的教学改进。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课标教材《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学习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 1.创设情境. "聪聪"和妈妈在回家的路上看见10只动物在比赛打篮球,妈妈问聪聪:你能估计有多少只动物在打篮球吗?  相似文献   

17.
"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等内容。设计以下游戏活动,可以使"10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更有趣。游戏一:我用语言表述数1.教师在黑板上书写46,请学生用语言表述46。要求:不说46,但要让大家知道你说的是46。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3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使学生能独立地数100个物体,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知道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使学生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能力目标:体会数数方法的多样性;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数数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100以内各数就在身边。教学重点:数100以…  相似文献   

19.
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听故事和做游戏,合理有效地抓住这一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有益的。一、对教材的理解“10的认识”与旧教材内容的安排有些不同,它主要要求学生通过数十个物体的实践活动,认识10,会写10。1.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能准确区分“10”和“第10个”,培养学生初步的比较能力。2.通过数、分的实践活动,掌握10的组成,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3.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其中第1和第3点是教学的重点及难点。通过比较教学目标,我发…  相似文献   

20.
本册复习的课时安排如下: 20以内数的认识1课时;20以内数的加减法1课时,加减法的关系和连加连减法1课时;加减应用题2课时,综合练习1课时。总复习共有19道习题,可选择合适的习题穿插到总复习之中去。 (一)20以内数的认识 20以内数的认识既是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也是多位数认识的基础。这部分复习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复习时应强调:(1)突出认识计数单位“十”,明确11—19各数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区别1和10、2和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