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编辑与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作者和读者是书刊编辑加工过程中的三个主体。书刊的编辑过程是组织、处理书稿的过程。书稿是作者撰写的、由编辑组织加工以满足读者需要的。编辑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因此,编辑工作涉及人(作者、读者)和物(书稿和文献资料)两方面。一、编辑与作者的关系书刊是向社会传播文化的精神产品,它不仅包含着作者的劳动成果,还包含着编辑的劳动成果。作者是直接从事书稿的写作活动,制造具有独创性的智力产品的人。而编辑则需从实际出发,修改作品,使之更优秀、更完善、更能为读者所接受。根据编辑学的观点,编辑和作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面3方面:1.编辑与作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作者撰写书稿,编辑对作者的书稿进行选择、整理和修改,从而产生可以公开传播和保存的书刊。作者提供的作品是编辑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作者的劳动,就没有可供编辑修改、读者阅读的书刊;从另一方面来讲,没有编辑人员的加工,作者的作品也不可能成为社会的文化财富、精神食粮。编辑与作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作者的著作活动与编辑密切相关。作者想将他的作品向社会公开发表,想在读者群中传播,首先要经过编辑人员的筛选。编辑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作者的命运:他肯定你,会给你出版...  相似文献   

2.
书刊的整个传播过程由许多环节组成,有人称之为传播链。处于由作者到读者这条传播链中间的编辑,在研究作者的同时,亦应了解读者和研究读者。因为我们的各项工作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为读者服务的工作,书刊编辑的质量和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我们对读者了解的广度、深度以及科学性和准确性。探究读者心态,是我们了解读者的一个窗口。读者心态由两个基本途径积淀而成,一个是历史群体无意识积淀,一个是主体现实性活动和阅历的无意识积淀。也就是说,读者心态既有现实性,又有继承性;既带个体色彩,又有群体影响。过去的文化、传统的因素是读者心态构成中的一个重要方  相似文献   

3.
编后记     
这期刊载了胡乔木同志的一篇讲话,特向大家推荐。要开展编辑学的研究,要在大学中开设编辑专业,都是乔木同志首先提出的。本刊创刊号上就曾刊载了乔木同志《关于编辑学和在大学试办编辑专业》的一封信。本刊创刊后,乔木同志一直是经常翻阅的。这次讲话,又提到了本刊。这对本刊的编者、作者、读者都是极大的鼓舞。这期还转载了卢嘉锡先生的文章。作为著名科学家,在百忙之中,卢嘉锡先生还十分关注科技刊物的工作,并提出了他的看法。这是值得我们编辑同人学习的。卢嘉锡先生的文章原发表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上,我们转载,也是对兄弟刊物的创办表示祝贺和相互支持。有些兄弟刊物由于新办,或专业的面  相似文献   

4.
胡乔木同志一向关心编辑、出版工作,经常针对编辑、出版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发表意见。人民出版社内部刊物《求精》今年第42期集中刊载了乔木同志有关编辑、出版工作的八封信。现转载于此,供同志们学习。认真阅读这几封信,对于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改进出版工作,都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5.
新闻手册     
编辑、记者和读者,读报时常会遇到一些不懂的名词。我们准备选择有普遍意义的名词,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方面的,约请有关部门或有关同志写文解答,供大家读报时参考。同志们如需我们解答哪些名词,请来信提出来。  相似文献   

6.
书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播、积累和不断创新的载体和工具,其生产的基本形式(流程)是创作———编辑———印刷,好的稿件虽然是提供精品书刊的基础,印制是提供精品书刊的保障,但编辑过程辐射和联结着创作和印制两个环节。在作者———编辑———读者的链条中,编辑居于中间环节,是连接作者和读者的纽带和桥梁,起着传递、传播信息的作用。从本质上说编辑是为其连接的两极———信息的生产者与信息的接收者(作者和读者)服务的。2001年第6期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不再是工具而是知识,因而可以…  相似文献   

7.
改稿小议     
柯畏 《编辑之友》1991,(1):23-26
一、为什么要改稿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编辑工作的目的。有的同志认为,文责自负,作者的文章如何,由读者评论,用不着编辑瞎操心。这话有一定道理,但这里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作者不可能直接向读者施加影响,作者的文字必须经过一定的出版、发行机构才能与读者见面。在我国,任何一个这样的机构,都要为其工作的社会效果负责,全力摒弃那些有害于社会的作品,大力扶持有益  相似文献   

8.
胡绳同志在一九八二年四月十二日《光明日报》发表的《致友人书》中,强调在历史研究中必须有一个坚定的哲学基础。对此,杨献珍同志在给文化部党校副校长孟一川同志的一封信中深表赞同,并认为也完全适用于文艺工作者。我们认为,胡绳同志和杨献珍同志对史学界和文艺界提出的这个要求,也完全适用于我们的编辑人员和广大作者。现将《光明日报》今年六月二十四日发表的杨献珍同志的信及胡绳同志《致友人书》的摘录一并转载,以望能引起同志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编辑人语     
“编读往来”是联系编辑部与作者、读者的桥梁。作为主持人,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栏目,把编辑这本杂志的种种想法告诉读者,更希望得到读者朋友的呼应。自杂志改版以来,陆续有读者电话、来信反馈到编辑部,对每一期的精彩之篇给予表扬、不足之处给予批评,为我们的编辑工作提供了诸多帮助。越来越多的读者告诉我们,每期杂志一到,就迫不及待地一口气通读一遍,有的甚至要读两遍、三遍,把全年的杂志装订成册、作为学习资料收藏好。我们在欣慰和感动之余,更多地是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  相似文献   

10.
现代书刊的编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一个业务环节都关系到出版物的质量和品位。本文从编辑的责任、编辑的功力、编辑对作者和读者的真情几个方面,在"细小"的角度进行阐述,剖析书刊编校质量"细小"问题存在的根源及杜绝编校错误的对策,以期引起书刊编辑对"细小"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解放军报《生活与修养》专刊的前身叫做《思想战线》,创刊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是毛泽东同志惟一为军报亲自题写刊名的专刊。20世纪90年代初,为适应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和部队基层广大官兵的需要,更名为《生活与修养》,是全国各大报纸现存惟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专刊。40多年来,这个专刊始终坚守着思想战线的阵地,以其正确的导向、深刻的内涵、新颖的思想、活泼的形式,展现于读者面前,受到普遍欢迎,被誉为“基层官兵的良师益友”、“未曾谋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编辑,应当具备什么样的修养和作风呢? 一、不谋官,不为利,不图名凡有人要到出版社来工作,我都如实介绍情况,说明编辑工作的艰辛,同时郑重声明:为官、为名、为利,别进出版社的门。我这个声明不是多余的,做编辑要有点自我牺牲精神。人民文学出版社原总编辑韦君宜,抗战时期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当编辑,有一次去看胡乔木同志,谈起编辑工作,乔木同志特别叮嘱她:你要当编辑,就别想着要  相似文献   

13.
编发优秀稿件,是我们每个从事编辑工作同志的共同愿望。编辑个人的知识修养,对编发的稿件质量有着关健性的影响. 我在接触《历代军事思想研究》等栏目的编辑任务时,因为不懂业务,知识贫乏,简直有点无能为力.不敢下手。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必须加强自己的知识修养。我大体采用了这样三种办法:一是所谓“临阵磨枪”。就是先把作者的来稿认真地阅读一遍,然后根据作者所提出的问题,所引用的史料,尽可能地把原著找来阅读.这样,对于文章所论述的问题,是否真有道理和研究价值,是否经得起推敲,就大体上有了一点把握。二是结合编辑任务,充分利用业务时间,系统地读一些书。《历代军事思想研究》栏目的文章,常常涉及  相似文献   

14.
组稿是编辑的基本功之一编辑工作大致可以分两道工序:前道工序是订选题到组稿,后道工序是文字加工和审定。一般说,选题和组稿是书稿的先天条件,即选题订得好,作者找得准,书稿的质量就有了基本保证。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后天的条件,即编辑的文字加工和政治上、科学上的把关。在谈到编辑的基本功时,人们往往比较重视编辑的专业修养和文字工夫。这也是对的,如果一位编辑,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驾驭文字的能力,要独立处理稿件,达到  相似文献   

15.
一名合格的书刊文字编辑,需要有多方面的修养,一名合格的少数民族语文方面的书刊文字编辑,我认为,需要具备的修养更多、更高。主要包括:   一、政治理论修养   毫无疑问,每个出版工作者,特别是编辑,都要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出版事业对出版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但是,对少数民族语文的文字编辑来说,这一方面的要求就要更高一些。   众所周知,每当党中央、国家政府有重要文件,都要翻译成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字,以便把有关指示和精神传达到国内每个有自己的文字的少数民族地区。这个重要任务,一般都是由各相关民…  相似文献   

16.
编辑、作者和读者是书刊编辑加工过程中三个相互关联的主体、三个重要因素.书籍、刊物的编辑过程是组织、处理稿件的过程.稿件是作者创作、编著的,编辑组织加工稿件并印刷出版以满足读者需要,编辑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起着桥梁和中介作用,也可称之为"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峙与赞同     
华罗庚教授曾说过:“我们常常遇到这样情况:一个学术权威或技术行家,不一定是一个理想的作者。原因是写作经验不足,或是文字修养较差。前者需要编辑的帮助,后者是编辑比较头疼的问题。”笔者在漫长的编辑生涯中,遇到上述类型的作者是不少的。要修改好专家、学者的著...  相似文献   

18.
作为天天和文字打交道的编辑出版人,您留意过自己或者同行的文字印记吗?2007年《科技与出版》杂志推出“我是编辑出版人,我会撰写好文章———优秀编辑出版应用文征集及选登”活动,真诚邀请您参加。一、参考范围1.选题规划方案2.选题策划报告3.稿件初审、复审、终审意见4.审读报告或者送审报告5.约稿信、退稿信、编读往来信函6.书刊辅文7.书刊宣传文字、书评8.某领域图书细分市场调查报告9.某方面读者调查报告10.营销策划方案11.图书成本预算及核算报告……二、文章要求1.必须是原创作品,文字必须精练,字数以不超过3000字为宜,题目自拟。2.…  相似文献   

19.
贵在深入浅出──关于提高通俗读物编辑学术水平的思考孟庆远大量调查表明,我国的书刊读者,主要是中等文化水平的青年群体。以他们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出版物,我们通常称之为通俗读物。要适应这个读者群体的精神需求,使出版物符合他们的需要,又能为他们所理解、所接受,...  相似文献   

20.
白国应同志编著的《图书分类学》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我们怀着欣喜的心情浏览了这部八十万字的大作。要对这部内容丰富的专著作出中肯的评价,不是笔者所能胜任的。但笔者之一的麦群忠是本书最早的读者,似乎有责任给同志们推荐、介绍。因为本书初稿的一部分曾于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年以《图书分类理论与实践》的名称,在山西的《图书馆通讯》上分期连载过,后来又将连载部分编印成《图书分类理论与实践》和《各种图书的分类方法》两个小册子。作为编辑,第一个拜凑了书稿,受益非浅。我们出自对本书的喜爱和对作者的钦佩之情,以漫评的形式写下这篇评介文章。文中不妥之处,请作者和读者教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