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张语文教学要淡化语法,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上,在初高中语文课本里略去了语法知识。语文教师也自然而然地淡化了对语法知识的传授,这样的现状大约持续了十几年。如今,积极推广并全面实施的新课程改革,在语文教材的编写上,对语法教学还是"淡去"。淡化语法,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言基础知识全面  相似文献   

2.
实行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理念更加进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关于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论相当热烈,淡化语文知识教学的倾向渐占上风,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一、当前语文知识教学存在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实施建议"称:"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  相似文献   

3.
有些语文教师认为现代汉语语法基础内容又不是考试内容,交了也是白白浪费时间。教师们往往重视英语语法教学,却不去注重汉语的语法教学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都知道,语法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汉语语法知识的掌握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以后升入高中语文能力的提升。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语法知识部分不多,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明确了语法教学不作为主要内容。因而出现了教师们往往重视英语语法教学,却不去注重汉语的语法教学了。  相似文献   

4.
张彦群 《天中学刊》2009,24(5):115-117
大学生语文素质的现状要求人们应重视和加强语法教学.在大学语文语法教学中,教师必须清楚讲授语法知识的目的是什么,需要讲授哪些语法知识,怎样讲授语法知识.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必要重新认识和重新定位语法教学,改进大学语法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优化和提升.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下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突出人文性,增强教材与时代的紧密联系性。但是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还是需要厚实,这就要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本文针对现在初中语文教学忽视语法教学的现象,谈谈如何开展语法教学,如何让语法成为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提高的利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语法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语文实践能力的要求以后,对于教师传授给学生完整的语文知识更是增加了难度。加之,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本中大量删减了语法知识,与传统语文教学相比,汉语语法的教学也是在逐渐淡化。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汉语语法知识,最终帮助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汉语语法体系。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汉字、词汇、语法及艺术表现手法无不是小学生综合语文素养能力提升的基础,更是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必备要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针对汉字、词汇、语法及艺术表现手法在写作中所适用的语境和运用的技巧给予具体性讲述和解析,以便于引导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应用能力,那样他们的写作能力势必会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8.
职高学生由于其基础知识的薄弱,他们在进行语文课堂学习时缺乏主动探究的意识和探究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基础知识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使他们在学习职高语文知识的同时,把初中阶段落下的语文基础知识补上来。同时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究,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职高语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情境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字形、字音、词义、语法、修辞、逻辑教学的载体,也是写作教学的源头活水.然而,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目前高中阅读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仍然把学生的思维活动限制在语文基础知识范围之内.基础知识确实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条件,但远远不是主要条件."阅读能力"的构成中除了所谓"基础知识"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如生活阅历、各种文化知识、思维观点、读书经验、心理素质等.所谓"阅读能力"就是这些诸多因素的集中体现.如果仅仅用掌握和运用基础知识来要求学生,显然不行.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初中语文语法教学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学好语文的语法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诗歌讲解、文言文等知识讲解过程中,采用语法教学方式,而且还要转变思想观念,完善现下语法教学模式,将以往静态知识传授转换成动态训练模式,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初中语文语法教学水平,使之完全符合现代中学生全面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包括语言学、文学、文章学、心理学等。这些知识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目前,中学语文教师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不容乐观。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言,"中学的相关课程和教材,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对语文教学极为重要的知识,或者未予申明,或者未予突出,有的还缺乏研究,因而导致语文教师还不知晓,在语文教学中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下面笔者就从四个方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综合性学科,语文教学既要讲文章的主题,写作特点,逻辑李理,文化知识,还应适当结合课文,讲授有关汉语基础知识,特别是语法修辞知识。加强一些训练,这样对于帮助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都有极重要的作用。然而,通过调查发现,近一个时期以来,部分中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仍基本上是按照应试教育的思路讲课的,结果是学生往往对知识死记硬背,缺乏运用,因而写作中语言单调,病句很多。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上应充分认识到语法修辞教学的重要性,改进教学方法。本文就当前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个别问…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中学生甚至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普遍缺乏语法知识和文学情趣,这与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对语法教学的淡化和文学情趣培养的忽视存在密切关系。在中学初级阶段,语法教学与文学情趣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两项重要任务,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语文教师必须对初中生加强语法教学和重视文学情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正>语法与文学情趣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它们对语文学习的影响是深远的,如果初中语文教学对语法教学与文学情趣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那在往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会感觉很轻松。但现在的教学实践往往淡化语法教学,忽视学生文学情趣的培养,课堂上蜻蜓点水式地讲解语法,机械地分段、概括课文内容等,导致知识掌握得表面化、简单化和僵硬化,出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不良现象。一、淡化语法教学与忽视文学情趣培养的原因分析目前中学语文教师普遍存在汉语是母语、文学离学生太遥远的思想误区。所以,不少语文教师觉得,不用学汉语语法也能把语文学好,唯有英语才要专门学习语法,这是在语文教学中淡化语法的主要原因。汉语是母语,英语是外语,在不学  相似文献   

15.
语言基础知识,主要是包括字的正音正书,字词的正确含义,语法修辞的基本规则以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等。它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所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可是在以前,有些教师认为这是些平庸细小的事,是应该在小学完成的,因而对基础知识的教学重视不够,中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差。我们通过调  相似文献   

16.
正语法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语言中的基础性地位不可动摇。虽然它在高考等各类考试中并没有专门考察,但又在很多试题中有所体现。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语法知识贯穿其中,让学生掌握规范的语法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一、当前高中语文语法教学现状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标对语法知识内容的删减,包括人教版教材在内的各版本语文教材都在不断地压缩语法知识在教材中的比重,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开始将语法  相似文献   

17.
关于语法教学的话题已是一个非常老的话题了。《新课程标准》也对语法教学明确了要求:“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知识教学。”但现实怎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却深切地感受到语法教学已渐渐远离了语文课堂,虽然人教版、苏教版等语文课本在后面的附录里都安排了语法简表,但多数语文老师却是熟视无睹了,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语文知识博大精深,永远不能穷尽;语文能力无穷无尽,永远不能达到顶峰;语文除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需要学习和训练之外,还有学生更加需要的方法的学习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逐步形成;语文除了"预设"的教学目标,还有"生成"的教学目标。因而,语文的教和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语文教学的最佳方式,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语文教学的过程成为师生共享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一道学习,在学习中共同享用,共同享受,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中考语文不考语法,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就不教学生语法知识,导致初中语法教学在最近几年呈现出一种淡化的趋势,渐渐远离语文课堂。笔者认为,语法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懂得语法才会说明白话,会阅读明白文章,会写明白作文。语法是撑起语文庞大身躯的骨架,在初中阶段教学生语法知识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是完全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一、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关键是落实,即让学生不但要理解,还要学会运用.为此,教师就要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