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一个学年的即将结束,一年级新生报名开始了。看到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来校报名,一脸的神圣和期望。每到这时,我总觉得有许多心里话要对年轻的父母说,但最为重要的、也是最想说的就是——孩子要入学,您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我们常听一些父母抱怨:“哎,我的孩子不笨,挺有小聪明的,就是不肯好好学习。”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但聪明的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呢?是教育方法问题,还是孩子本身的问题?今天,4位父母对这个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也许能给正为这个问题苦恼着的父母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下面给您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男一号和男二号都是我2011年刚毕业的两个学生。他们很聪明,从分数上来看,他们绝对是班中的佼佼者。按理说您应该会觉得他们非常棒了是吧?但我不这么看,我觉得分数不是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根本标准,应该看孩子的分数是否具  相似文献   

4.
不管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有多长,总会有一些重要的或具有启发性的事情父母未必都知晓。请回答下列二十五个问题,然后找一个适当的时间问问孩子,看您回答得是否正确。这个测验不仅为您提供一个给自己打分的机会,而且可以使您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1、谁是您孩子最好的朋友? 2、他(她)喜欢自己的房间刷什么颜色?  相似文献   

5.
年轻的父母们,当您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后,又忙完了家务之时.您有否想过要抽一点时间陪伴您的孩子?曾有个小男孩在他生日时,父母问他最希望得到的礼物是什么,孩子天真地回答:“我最希望爸爸每天能陪我玩一会儿。”短短一句话,道出了孩子渴望成人  相似文献   

6.
您的孩子能够表里如一吗?您的孩子在学校、在家里表现一致吗?父母不在家时,孩子能够自觉学习和生活自理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有不少父母却是忧心忡忡地说:“唉,让人担心呐,我那孩子经常是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为什么父母不在跟前孩子就要耍花招?甚至包括在学校表现较好、学习成绩较好的孩子,也常出现这样的问题?从家教咨询中的大量个案来分析,孩子出现两面行为,有以下主要原因:①对孩子要求过高,难于兑  相似文献   

7.
没事的时候,我喜欢到我工作单位附近的幼儿园去玩,常常看到接送孩子的年轻父母训斥孩子:“哎呀!你怎么这么笨!人家××就比你聪明!”或者是:“谁打你了?人家为什么不打别的小朋友而打你呢?肯定是你不好!”……每当此时,我就仿佛看到了自己不愿回忆的童年生活。 我的父母是严于律己的人,对我们姐弟五人的管教也十分严格。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  相似文献   

8.
由幼儿园往小学过渡,是每一个孩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大班的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想必家长们早已阅读了有关学前准备方面的书籍,咨询了专家或小学生的父母。但还有些准备您做了吗? 入学思想准备 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上学、怎样对待上学、以“我要上学了”为荣。您不妨和孩子正式谈一次话。 激发孩子上学的兴趣,解决他们心中存在的疑虑,使他们及早就满怀兴奋与期盼,而不是焦虑和拒绝。您可以和孩子探讨以下问题,比如:孩子,你喜欢上学吗?为什么?你知道上小学与上幼儿园有什么一样,又有什么不一样吗?你还想知道小学的哪些事情?您可  相似文献   

9.
每每有年轻父母咨询如何教育孩子,我就会反问他们想要什么样的孩子。尽管说法各异,目标却非常一致:想要聪明的好孩子。我说聪明的好孩子不一定能成长为聪明的好人,我要父母们在聪明好孩子和聪明好人之间进行选择,他们表示迷惑不解。我只好将目标具体化。留美教育学博士黄全愈告诉国人:中国的中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但中国的高校从来没有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与此相反,美国的中小学生学习比中国孩子差得多,  相似文献   

10.
身为教师或父母,您是否感受到来自孩子的挑战?您是否在某一个时刻感受到自卑、感受到孩子的强大?您是否曾经怯生生地让孩子手把手教过您电脑知识?您是否听过孩子大侃特侃因特网而感觉云里雾里?您是否跟着孩子学会了流行歌曲?您身边的年轻人轻易辞去了很稳定但却不太喜欢的工作时,您是否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11.
《今日中学生》2009,(10):18-18
同学们.先讲一个“小孩租房”的故事给你们听:夫妻两个带一个5岁的孩子去租房子.房东遗憾地说:“啊,实在对不起,我们公寓不招有孩子的住户.”聪明的孩子说:“老爷爷,这个房子我租了.我没有孩子。我只带来两个大人.”房东听了哈哈大笑,就把房子租给他们了.孩子考虑的焦点是从父母带孩子转向孩子带父母,即通过逆向思维跨越了“正常”思路不能解决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聪明的妈妈,如果您的孩子这样问您,您会怎么回答呢?是告诉他月亮去了地球的另一面,还是说月亮下班回了家?作为大人,我们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月亮绕着地球不停地转动。”我们会告诉孩子。有责任心的父母.可能还会找出三个圆形的物体,分别代表太阳、地  相似文献   

13.
我的孩子有多聪明?父母多么想知道。其实,孩子不需要依靠智力测试来鉴定聪明才智。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细心的父母就能观察到孩子的能力,这也是有科学方法的。  相似文献   

14.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怎样使孩子更聪明呢? 有位教育评论家说过:“一个人智慧的高低,并不看他知道些什么,而是看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时,做什  相似文献   

15.
我9岁那年的夏天,父母的感情出现了问题,暑假结束的那个晚上,我终于鼓足勇气问父亲:是您不爱妈妈了,还是妈妈不爱您了?父亲惊讶地看了我很久,低着头说:孩子,都是我的错,  相似文献   

16.
企鹅老士: 我爸爸原来有一个诺基亚手机,上个星期我妈妈又买了一部摩托罗拉手机,现在,有什么事联系可真方便。我真想知道,手机是谁发明的?他怎么会这么聪明呢?您能给我讲一讲吗?  相似文献   

17.
亲爱的年轻父母们:您的孩子有病治病当然是天经地义之事;但无病防病更是上上之策。这里给您推荐一种简单易行的保健推拿术。使疾病在它的萌芽状态就得到控制,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并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有的父母为了使孩子更聪明、更优秀,就运用自己认为好的各种方法教孩子,表现为根据自己个人的成功经验,或者借鉴一些优秀父母的具体做法。好的方法就一定有好的教育效果吗?我的回答是:不一定,因为孩子的性格和能力是完全不一样的。以下的故事能给读者朋友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19.
方冠晴 《小读者》2012,(11):4-5
家长和孩子容易出现关系紧张的地方,是孩子的学习状况。"我叫女儿用功学习,她却充耳不闻,我越逼,她考得越糟。怎么办呢?""我的孩子什么都好,也很聪明,可就是不爱学习,真令人头痛!"……怎么做,才能培养出一个衷心喜爱学习的孩子?这恐怕是父母们的最大难题。  相似文献   

20.
父母在考虑给孩子转学的问题时,一定要认清问题解决的目的和手段是否一致。卢:王老师,您好。目前,无论是在中学、小学都普遍流行着孩子在学校出了问题,父母就给孩子转学的风气。甚至有的孩子不止转过一次学。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王:父母希望给孩子换一个更有利于他们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